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吴福初  徐寅  蓝天 《兵工自动化》2016,35(12):45-48
针对不同战术行动方法下单舰巡逻反潜作战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在分析单舰巡逻反潜战术行动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水面舰艇使用拖曳线列阵声纳对潜警戒的行动特点,建立了单舰往返巡逻、"8"字型搜索的对潜警戒能力计算模型,并对2种模型的量化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单舰巡逻反潜战术行动方法的选择主要取决于水面舰艇与潜艇的航速比.对于低速的常规动力潜艇,单舰"8"字型搜索的对潜警戒能力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曲延明  杨军  周明  姜凯峰 《鱼雷技术》2011,19(4):303-306
针对舰机协同使用火箭助飞鱼雷对潜作战中的兵力安全问题,通过分析火箭助飞鱼雷射击禁区及目标定位对舰机协同兵力位置的影响,从舰艇安全和目标定位的角度出发,重点研究了水面舰艇编队反潜队形配置、队形变换及脱离禁区的方法,为火箭助飞鱼雷对潜作战中水面舰艇合理占领阵位提供了依据。本文研究成果对火箭助飞鱼雷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以水面舰艇及其舰载直升机协同反潜作战为背景,根据舰机协同反潜作战的典型过程,建立了舰机协同立体反潜作战能力指标体系;然后结合变权理论,建立了基于目标熵值变化的指标权重计算方法;用区间数理论表示舰机协同反潜作战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区间数排序方法,通过加入评估人员心态指标和评估人员对属性区间数的修正系数,建立了完整的人在回路控制的舰机协同反潜能力评估系统;最后通过算例说明了模型和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舰载反潜直升机蛇形机动前方护航搜索方法及其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舰载反潜直升机进行护航反潜是保证航渡过程中的水面舰艇编队对潜防御安全的重要方法。针对编队前方护航反潜的实际需要和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纳搜索的特点,提出了蛇形机动前方护航搜索方法,建立了同步模型,提出了提高搜索效能的基本方法。通过建立仿真模型对蛇形机动搜索方法的搜索效能进行了仿真,得出了一些有益结论,为舰载反潜直升机护航反潜的作战使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基于敌水面舰艇不同的反潜巡逻样式,系统地给出了补充侦查搜索的两种方法,并根据情报获得敌反潜水面舰艇的具体巡逻样式,针对性的提出了确定不同巡逻线样式的位置、正面宽度与纵深、敌舰速度等要素的方法,并对潜艇突破敌水面舰艇反潜巡逻线的补充侦查搜索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高技术海战中,超视距导弹攻击成为水面舰艇反舰作战的主要作战样式.根据水面舰艇超视距导弹攻击作战需求,对水面舰艇超视距导弹攻击的几种远程目标指示方法进行解析,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对作战的影响,为深入理解和分析水面舰艇超视距导弹攻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反潜作战是现代海战的重要作战样式之一,建立了对潜直线往返巡逻搜索发现潜艇概率计算模型,计算了3种典型搜潜方案下的发现目标概率,对指挥员拟制搜潜方案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编队使用火箭助飞鱼雷齐射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现代海战的反潜作战中,编队准确的判明敌我情况和战场态势,合理的选择反潜武器及其射击方法,是实施对潜艇打击的关键.针对火箭助飞鱼雷这一反潜利器,本文根据其作战使用特点,参考舰空、舰舰导弹及管装声自导鱼雷齐射的定义、使用时机和组织实施方法,分析了与实际训练和作战相契合的火箭助飞鱼雷齐射相应的定义和概念,对火箭助飞鱼雷的作战使用及发挥我方水面舰艇编队反潜作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给指挥员拟制对潜直线巡逻搜索方案提供决策支持,建立反潜直升机吊放声呐对潜直线巡逻搜索搜潜概率计算模型.以2架反潜直升机为例,拟制不同的直线巡逻搜索方案,对3种典型搜潜方案下的发现目标概率进行计算,并给出搜潜方案优选建议.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指挥员拟制搜潜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可推广至多架反潜直升机使用吊放声呐对潜直线巡逻搜索.  相似文献   

10.
对水面舰艇鱼雷反潜火力分配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在正常攻潜与应急攻潜2种不同样式下,利用模拟法对火箭助飞鱼雷、管装鱼雷命中概率进行了仿真计算。通过对仿真结果的分析,依据火力分配原则,得出最终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反潜巡逻机传统应召搜潜效能,提出采用反潜巡逻机应召布放多基地声纳阵的方法.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知的潜艇信息,利用多基地声纳的优势建立反潜巡逻机应召布放圆形、方形、三角形多基地声纳浮标阵搜潜模型,依据声波衰减原理,通过Matlab仿真初始距离,潜艇初始概略分布、潜艇经济航速、布放半径和被动浮标布放个数对各方案搜潜效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3种多基地阵方案的搜潜效能随着初始距离、初始概略位置分布、潜艇经济航速的增大而减小.在相同条件下,圆形多基地阵的搜潜效能最佳,且相比同样基于传统方法的圆形被动浮标阵搜潜效能提高明显,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布放半径和被动浮标布放个数.该方法适用于反潜巡逻机应召搜潜,对反潜作战具有一定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张献  任耀峰  王润芃 《兵工学报》2015,36(12):2386-2395
针对连续时空最优搜索者路径问题,利用随机微分方程描述Markov运动目标,建立了同时优化搜索者方向和速度的规划模型,并考虑了搜索速度对探测能力的影响。设计了一种新颖的自适应变异遗传算法,算法采用较高的变异概率作用于父代精英个体组,通过引入3种控制因子对变异方向和幅度进行自适应控制,动态调节局部搜索和全局搜索的平衡。在对方向未知的逃离目标搜索算例中,得到了近似对数螺旋曲线的搜索路径;在直升机搜索多目标的路径规划中,提供了合理有效的搜索方案。算法对比表明所给出的算法在全局优化能力和稳定性上有明显的优势,适用于求解连续搜索路径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用不同战术行动方法时单舰检查反潜搜潜效能存在差异的问题,在分析单舰检查反潜战术行动方法及拖曳线列阵声纳战术使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单舰3种典型战术行动方法下的检查反潜模型。结合潜艇运动模型与搜索概率及时间模型,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进行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相同仿真条件下,单舰采用包围方形搜索方法进行检查反潜的搜索概率及时间具有优越性。该结论对正确评估单舰反潜作战能力及合理运用反潜作战兵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根据水面舰艇编队对空防御作战特点,构建基于Multi—Agent火力分配优化方案。舰艇编队对空防御是一个双方兵力激烈对抗的过程,为解决编队防空火力动态分配问题,采用基于Multi—Agent系统对编队防空火力分配策略进行研究。将舰艇抽象为具有适应性的演化Agent,在各Agent相互协同下不断调整火力分配策略,最终到达优化目的。与采用静态数学模型的传统遗传算法相比,MAS更多的考虑各舰艇间协同配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解决火力分配问题提供有效解决方案,为舰艇对空防御作战目标分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多UAV协同搜索问题,建立了基于搜索概率图的UAV环境信息描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蚁群算法的协同目标搜索算法。该算法由多个蚂蚁种群构成,每个蚂蚁种群负责搜索一架无人机的路径。蚂蚁个体在搜索路径时通过其所在群体的信息素的引导以趋向最优路径,同时,受到来自其它种群的信息素的排斥作用进而避免无效搜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实现多UAV之间的协同,实现路径搜索,减少路径交叠,提高了搜索效能。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海战兵棋推演中多目标路径规划的需求,解决传统A*算法无法在兵棋推演中直接运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供类似兵棋推演环境参考、基于改进A*算法的路径规划方法.建立一种映射机制,实现了A*算法在兵棋推演环境中的初步运用.构建一种既能满足多目标需求又能保证生成最优路径的估价函数.为验证算法有效性,在实际推演平台上进行了相关实...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水面舰艇编队担负对海搜索与导弹攻击任务时的兵力编群与编组方法以及各自的作战指挥 .分析了水面舰艇编队对海搜索导弹攻击作战的特点 ,并对其作战指挥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在导弹防御中,除了导弹防御系统中的反导导弹和多管近程速射炮以外,无源和有源诱饵是装备在各国海军舰艇上应用最成功的反导武器。介绍了3种主动(有源)舷外诱饵,其中包括以色列拉菲尔公司研制的C-Gem、澳大利亚和美国政府联合资助由澳大利亚BAE系统公司研制的Nulka以及英国研制的Mk 251主动诱饵弹(ADR)或称"海妖"有源诱饵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