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海域煤型油气成因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国海区及邻域14个含煤盆地组成的巨型含煤盆地带的煤型油气进行了系统分析。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经历了古新世、始新世、早渐新世、晚渐新世和中新世—上新世等5个成煤期,发育了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潮坪-潟湖3种成煤环境。巨型含煤盆地带以煤型烃源岩为主,煤系与海相烃源岩具有“二元结构”发育模式。通过对烃源岩、凝析油、天然气样品的实验分析,发现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煤成烃具有“四阶段”生烃模式,并且煤型烃源岩生气极限Ro(镜质体反射率)可达到4.38 %,极大地拓展了天然气生成范围。该巨型含煤盆地带煤型烃源岩形成了凹陷边缘煤系和凹陷内部陆源海相两种油气成藏模式,在这两种成藏模式控制下,形成了多个大型煤型油气富集区。  相似文献   

2.
吐哈盆地煤系烃源岩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吐哈盆地是一个聚煤而又富含油气的盆地,己发现了一系列侏罗系煤成烃油气田。中、下侏罗统煤系地层是主要的烃源岩,这套源岩生成的油气具有显著的姥鲛烷优势、重碳同位素以及富含C29甾烷等特征。煤岩作为盆地重要的源岩,有两个成烃高峰期。由于早生早排,早期形成的构造对油气聚集十分有利,而喜马拉雅期形成的构造聚集油条件欠佳。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华北南部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还原型煤(Ⅰ、Ⅱ煤相)的镜质组及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Rock-Eval热解分析,并结合煤岩学鉴定及荧光参数的测试,研究其地球比学特征。研究表明,(1)热解分析是煤成烃潜力评价的有效手段;(2)镜质组类型对腐殖煤生烃潜力有重要影响,富氢镜质体是腐殖谋生烃的主要贡献者;(3)壳质组份对腐殖谋的生烃也有贡献;(4)本研究区Ⅰ、Ⅱ煤相谋实质上是由荧光镜质体与壳质组份共同组成的一种特定腐殖型的生油(富)煤。   相似文献   

4.
1990年4月23—27日美国化学会于麻省波士顿市会议中心举行了第199届年会,包含34个分会的281个专题性学术会议,其中地球化学分会专门召开了《煤和陆源有机物质潜在油气源岩》研讨会。研讨会由美国 W.G.Dow、加拿大 P.K.Mukhopadhyay(印度藉)和 M.G.Fowler 作为召集人,与会者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西德、法国、澳大利亚、英国、苏联和尼日利亚等国的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家,总计提交了32篇学术论文。从会议的论文数目来看,当前美国、中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对煤成烃的学术研究最为活跃;西德和澳大利亚宣读的论文数量虽然稍少一些,但对煤成烃的研究较为深入。会上报告的论文分别从油气地质学、沉积学、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与煤岩学、物理化学及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角度,广泛探讨了煤和陆源有机物质的成烃特征、生烃潜力、煤成油气与油气藏的形成条件等基本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5.
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运移和生油潜力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第藩 《勘探家》1996,1(2):6-11
本文根据中国吐鲁番、焉耆和巴彦浩特这三个煤成烃盆地的研究结果,讨论了含煤地层中石油的生成,初次运移和生油潜力问题,指出沼泽相含煤地层的成烃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方面都不同于湖相生油岩。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对华北南部苏北、鲁南地区,各种还原型煤(Ⅰ、Ⅱ煤相)的镜质组及其组成进行了详细的Rock-Eval热解分析,并结合煤岩学鉴定及荧光参数的测试,研究其地球比学特征。研究表明,(1)热解分析是煤成烃潜力评价的有效手段;(2)镜质组类型对腐殖煤生烃潜力有重要影响,富氢镜质体是腐殖谋生烃的主要贡献者;(3)壳质组份对腐殖谋的生烃也有贡献;(4)本研究区Ⅰ、Ⅱ煤相谋实质上是由荧光镜质体与壳质组份共同组成的一种特定腐殖型的生油(富)煤.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多方面论证了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凝析油属煤成烃,进而剖析和探讨了凝析油气的成因类型与烃源关系,并对其凝点序进行了讨论,指出了富含树脂体及其它壳质成分的涠洲组含煤岩系是本区低熟-成熟富陆源倍半萜类煤型凝析油气的烃源岩。  相似文献   

8.
类比法是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采用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之一.因此.建立符合我国石油地质特点的类比基础库与参数库是进行类比评价的基础,而类比刻度区的解剖是建立类比参数的重要手段,吐哈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聚煤盆地.而台北凹陷是我国煤成烃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地区,对台北凹陷刻度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特征、资源量计算和重点地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台北凹陷煤成烃刻度区类比参数体系。利用该体系,可以对煤成烃盆地(凹陷)进行类比资源量计算.扩充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类比刻度区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的有机物质,生成油气的潜能各不相同。因此,区分有机质的类型对生油岩的评价非常重要。国内外采用的划分有机质类型的各种方法,无论是化学法或物理法都有不足之处。笔者根据岩石中分散有机物质的显微组成特点——类脂化合物的荧光特性,采用荧光显微技术,使白光下不可见的、有利于烃生成的高度富氢物质成为可见的,并区分其种类。根据有机显微组份各自的外形及其光性特征,对分散有机质进行定性和定量鉴定,并依据各组份的百分含量确定有机质类型。  相似文献   

10.
类比法是国外石油公司普遍采用的成熟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建立符合我国石油地质特点的类比基础库与参数库,是搞好类比评价的基础,类比刻度区的解剖是建立类比参数的重要手段;吐哈盆地是一个富含油气的聚煤盆地,而台北凹陷是我国煤成烃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地区,通过对台北凹陷刻度区的油气成藏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特征、资源量计算和重点地质问题的研究,建立了台北凹陷煤成烃刻度区类比参数体系;以便煤成烃盆地(凹陷)进行类比资源量计算,丰富股份公司类比刻度区数据库。  相似文献   

11.
煤成油田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世界上,含煤岩系中是否存在以煤岩为主要贡献组分而形成的油田?在煤岩的分类中,有腐殖煤和腐泥煤之分。本文通过对世界煤成油研究史的考察,指出了腐泥煤不但能生油,而且生成的油能形成煤成油田;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没有争议的以腐殖煤为主要贡献组分而形成的油田。   相似文献   

12.
大庆探区煤系烃源岩的生烃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庆探区主要包括松辽及其外围盆地,勘探实践证实这些盆地在晚侏罗系、早白垩系和第三系广泛发育的煤层和煤系烃源岩层是油气生成的潜在物质基础。探讨这套烃源岩的生烃潜力对指导各研究区块的煤成烃勘探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因此,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岩石学和热模拟实验技术并结合地层的沉积史和热演化史分析,系统研究了大庆探区煤系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及其勘探潜力。结果表明,煤系烃源岩的生油潜力分为好、中、差、非4种类型,各类煤系烃源岩的生烃特征、有机质结构和成烃模式均存在明显差异,从而影响了煤成油气的勘探方向。地质与地球化学综合研究表明,海拉尔盆地煤成油的勘探前景相对较好;汤原断陷煤成油的勘探以低熟油为主;鸡西盆地煤成油的勘探以寻找次生油藏为主:松辽盆地煤成油的勘探前景不大.以寻找煤成气为主。  相似文献   

13.
根据对准噶尔盆地典型低演化阶段侏罗系煤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所产烃类气组分碳同位素的分析测试,研究了盆地赋存天然气的类型、热演化程度和赋存的地质条件。认为:盆地腹部陆南凸起以高演化阶段煤型气为主,源岩可能为盆地东部发育的石炭纪煤系;低演化阶段油型气主要赋存在盆地东部油气区;盆地南缘特殊构造地质条件和烃源岩热演化条件是构成不同演化阶段天然气分别聚集或混源聚集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济阳坳陷孤北潜山带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组分、碳同位素及轻烃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表明,孤北潜山带天然气主要有3种成因类型,即油型气,煤型气和混合气。其中,义155、孤北古1井天然气为煤型气,渤601、渤深6井天然气为油型气,孤北古2、渤古4、义132等井天然气为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合气。结合该区地质特征研究认为,孤北潜山带天然气碳同位素和轻烃呈规律性变化,自西向东从第一排山至第四排山碳同位素逐渐变重,甲基环己烷指数和苯指数逐渐增大,天然气成因类型从油型气过渡到煤型气。结果显示,该区天然气的分布明显受气源岩和断层的控制,其中油型气主要分布在第一排山,油型气与煤型气的混合气分布在第二、第三排山南部靠近孤北断层地区,煤型气主要分布于第二、第三排山北部远离孤北断层地区及第四排山。  相似文献   

15.
通过成藏温度、压力及生、储、盖、运、圈、保的数值模拟,建立了成藏史数值模拟系统,并以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为例说明了这一系统的应用。研究表明,渤海湾盆地文安斜坡古生界煤成烃油气藏的形成有两期:第一期发生在中生代末,但成藏后被其后的燕山运动破坏;第二期在老第三纪,是油气藏形成的主要时期。本区的油气藏形成主要取决于生、排烃史与圈闭形成期的匹配和油气藏形成之后的保存条件,所以冀中坳陷古生界原生油气藏的勘探应集中于那些喜山期形成、且位于二次生烃区内及其周围的圈闭。   相似文献   

16.
鄱阳盆地是在古生代海相盆地之上发育起来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南鄱阳坳陷是其次级单元。南鄱阳坳陷油气显示活跃,且主要以油显示为主,乐探1井是显示最好的一口浅层油气探井。从南鄱阳坳陷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新疆非树皮煤成因的煤成油对比可以看到,南鄱阳坳陷原油既具有煤成油的一般特征(如原油物性、族组分、姥植比、碳同位素特征),又有树皮煤的特殊性(如轻烃甲基环己烷指标MCH-Ⅰ、规则甾烷和萜烷的组成特征等),认为南鄱阳坳陷原油是一种主要由树皮煤形成的煤成油,且与该区广泛分布的海陆交互相的二叠系龙潭组树皮煤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煤成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煤层广布,厚度较大;根据对煤的有机显微组分测试及综合统计分析表明,在西北地区,煤岩尽管并不普遍具备高含量的壳质组,但其高含量的富氢基质镜质体却具有普遍规律,富氢基质镜质体的含量占有机显微组分达18%以上,具备了煤成烃的物质基础。另外,本文提出了煤的有机地化参数类比系数法,并对煤生烃潜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西北地区主要盆地煤具有较好-好的生烃能力。煤成烃具有广阔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特征及资源潜力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地层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发育和显微组分中富氢组分含量高。据计算,大港探区煤系地层二次成烃的天然气资源量为1994×10~8m~3;可见,煤成气勘探潜力大。介绍了大港探区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的分布、显微组分特征、有机质丰度和有机质类型。认为:黄骅坳陷南区烃源岩保存最完整且具有持续深埋和二次成烃条件好等特点,该坳陷是寻找煤成气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9.
汤原断陷煤成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汤原断陷下第三系地层几年天然气勘探中发现了煤成油显示,展示该断陷具有煤成烃的勘探前景。应用有机地球化学和有机岩石学分析技术,结合地质研究认识,探讨了汤原断陷下第三系煤系烃源岩的发育特征及生烃条件,研究了煤成油的有机地球化学性质和生源特征,建立了煤成油和油源岩的关系,对指导汤原断陷下步煤成烃勘探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海海域烃源岩和油气分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烃源岩的分带性表现为"内带腐泥,外带腐殖":内带主要为腐泥型的中—深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低等生物,陆生高等植物的贡献很少;外带烃源岩类型较复杂,有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海相烃源岩和湖相烃源岩,以前二者为主,有机质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以腐殖型烃源岩为主。油气的分带性表现为"内油外气":腐泥型烃源岩具有倾油性,因而内带以油为主,天然气主要为油伴生气;腐殖型烃源岩具有倾气性,因而外带以天然气为主,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和凝析油伴生气,部分盆地或凹陷存在数量有限的原油。南海北部深水区处于外带,是天然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