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通过现场原位试验,直观反映了超长薄板构件早期内部水化温度及混凝土应变的变化,对主要施工工况(拆模、洒水养护)对超长薄板构件内力的影响实现了定量评价.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化降温影响集中在混凝土浇筑后的0.5~3d,此时混凝土拉应变增长迅速,薄板早期开裂风险极大;拆模可以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约31%;洒水养护可在高温干燥条件下降低混凝土拉应变水平37%,持效时间9~12h,防裂效果显著.工程中成功的早期防裂控制施工措施包括防裂控制意识及措施的提前,适时拆模及动态养护.  相似文献   

2.
刘艺 《重庆建筑》2013,12(4):46-47
该文结合实例,介绍了超长混凝土薄板结构的裂缝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案例表明,通过提早养护,适时拆模,动态监测,精心组织施工,结合工程具体情况才能解决混凝土薄板施工期的裂缝问题。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水厂建设过程中,控制混凝土裂缝所采取的技术预防措施和过程控制措施.通过采用混凝土布硬管喷淋降温养护施工工艺并配套使用钢模板,将混凝土构件的内外温差控制在10℃左右,极限温升值为12℃;同时对拉螺栓、混凝土浇筑振捣、拆模时间、施工缝、混凝土保护层等易出现渗漏的环节制定了针对性措施,有效控制了混凝土裂纹,闭水试验一...  相似文献   

4.
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工程地下室底板为大体积超长混凝土结构,地下侧墙为薄壁超长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为超长超大面积混凝土薄板结构,设计采用低收缩高防裂高耐久混凝土技术。由于从原材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温度控制、养护等环节采取了有效的抗裂措施,工程达到了预期效果,混凝土质量优良。  相似文献   

5.
结合蓝郡华庭超长地下室工程实例,介绍了地下室设计时采取的几方面措施,其中包括设置组合式伸缩缝、应用膨胀混凝土、设置后浇带、合理配置温度应力钢筋、加强保温隔热措施等;并且在施工措施方面,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混凝土养护、控制拆模时间。探讨了超长地下室的抗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国家海洋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超长混凝土墙体带模养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出了如何通过控制带模时间以保证超长混凝土结构墙体成型质量和控制收缩裂缝的方法。结合工程实际,深入分析、研究了超长混凝土墙体内部温度和湿度变化引起的收缩应变,得出了适合超长混凝土墙体施工的带模养护方法。  相似文献   

7.
超长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化和材料收缩过程中会产生内力和变形,容易使结构水平构件超过混凝土受拉强度而开裂。针对某周长约为670 m环形超长体育场混凝土结构,研究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同措施对主体结构的抗裂效果。使用有限元软件对体育场一层混凝土结构进行三维建模,通过“生死单元”实现结构施工过程,通过子程序定义主体结构的混凝土收缩、后浇带混凝土的膨胀和时变弹模。模拟结果表明当按照环形结构在东西两侧由北向南依次施工并合龙的施工组织顺序,早期浇筑的结构北部两侧转角处混凝土板由于温度降低和收缩原因产生的应力水平最高;而使用膨胀后浇带混凝土能有效补偿拉应力和控制裂缝产生。在环境温度低的时期,调整结构合龙时间能大幅降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合理安排后浇带跳仓施工顺序,也能避免板应力沿结构长度的累积。  相似文献   

8.
王志勇  陈宣亦 《砖瓦》2024,(4):121-124
混凝土的早期开裂问题会危及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容易造成结构受力体系破坏,但目前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裂缝控制与管理方法的效果各不相同。基于此,对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采用不同裂缝控制措施进行现场监测,并比较对象结构的温度和应变发展过程。试验结果表明,在超长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部,管道冷却法通过将管道布置在混凝土内部可以将混凝土水化热降低13℃,但超长大体积混凝土仍存在最大拉伸应变。在诱导接缝法中嵌入工字形钢板,会进一步使混凝土结构产生结构刚性突变区,且在诱导接缝处产生最大应变。而通过计算和设置合理的施工长度,交替施工法可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内部拉应变,综合考虑温度和约束因素的影响,交替施工法是最有效控制混凝土结构早期开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抛免振捣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斌 《福建建筑》2011,(7):64-66
本文通过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模拟试验及钻芯法、超声波法等测试手段,研究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结果表明,在钢管壁合理设置排气孔及控制浇筑速度有利于混凝土密实性;控制原材料入机温度、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及避开高温时段浇筑等措施可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减小混凝土水化温升;采用蓄水覆盖养护可有效防止钢管自密实混凝土早期收缩...  相似文献   

10.
超长超厚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和使用中易产生裂缝,控制裂缝的产生是超长超厚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关键。文中结合中国石油大厦地下结构工程实际情况,讨论了超长超厚混凝土结构的材料选用、设计、施工注意事项、养护方法等抗渗防裂措施,目的在于为其它超长超厚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性能膨胀剂具有早期膨胀能大、水化反应需水量小的特点,用其配制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在合理的浇筑施工和养护措施下,能够大幅度提高轨道交通工程超长梁板结构的裂缝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苏州轨道交通工程胥口车辆段上盖二层梁板混凝土内温度修正后微应变在3 d内达到最大值(+50~+100με),在30 d后降至-100~-20μ...  相似文献   

12.
梁涛  齐春龙 《山西建筑》2005,31(23):133-134
从混凝土防水剂的选择及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细部结构的施工、混凝土的拆模及养护四方面对防水效果的影响因素,介绍了混凝土的防水措施,从而改善混凝土自身的抗渗能力。  相似文献   

13.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长墙的裂缝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卞国祥  孙谨  于军 《建筑技术》2004,35(4):274-276
深圳会议展览中心底板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采用加冰混凝土以及增强自身抗拉性能等方法,有效控制了大体积混凝土各种裂缝的产生,在地下室超长墙混凝土施工中,采取减小水灰比、掺加杜拉纤维、延长拆模时间等措施,基本杜绝了外剪力墙裂缝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曾峥  胡海江 《四川建材》2010,36(2):192-192,194
超长地下室外墙防渗抗裂施工是混凝土工程施工的难点。本文从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外墙板钢筋的布置以及混凝土掺UEA膨胀抗裂外加荆,拆模,养护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简要阐述了超长地下室外墙的防渗抗裂施工技术及措施,为类似的地下室外墙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混凝土》2015,(4)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混凝土结构中早期非受力裂缝是影响其耐久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混凝土养护施工质量对早期非受力裂缝控制起到决定因素。但现有的养护方式存在人工洒水不规范、混凝土温度和湿度掌握不准确、养护用水量不足或过多和养护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已经成为提高混凝土的养护质量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混凝土智能养护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对混凝土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以及水化热等参量分析,自动控制养护过程的用水量、喷淋频率以引导水化热的平稳释放,达到智能养护施工的目的,对保证混凝土质量、提高养护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蒸汽养护和标准养护的混凝土抗压测试结果,研究了蒸养制度对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蒸汽养护温度越高,恒温时间越长,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越快;外加剂类型、混凝土配合比对构件的早期抗压强度也有重要影响;当选用合适的原材料、配比,经8 h加速养护后,混凝土抗压强度可达设计强度50%以上,满足拆模、起吊要求。  相似文献   

17.
从施工缝和后浇带的留设、外墙板钢筋的布置以及混凝土外掺聚丙烯纤维、拆模养护等方面入手,简要阐述了超长地下室外墙的防渗抗裂施工技术及措施,为类似的地下室外墙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混凝土箱梁在分层浇筑施工过程中水化热温度的发展规律及其温度应力,对某主跨230 m的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零号块水化热进行了连续观测,并基于观测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零号块水化过程中底板、腹板和横隔板的温度应力发展规律;同时,讨论了分层浇筑和整体浇筑两种不同施工方案对零号块水化热温度应力分布的影响,研究了拆模时间对结构内外温度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内外温差在结构内部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了材料的抗拉强度,从而导致了温度裂缝的产生;采用分层浇筑施工的零号块将在上下层混凝土交界面附近形成一条拉应力带;过早拆模会使混凝土内外温差迅速扩大,而养护4 d后拆模混凝土内外温差相对较小,建议零号块拆模前养护时间不宜少于4 d。  相似文献   

19.
周水良 《门窗》2012,(6):84
本文对超长结构地下室外墙板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采用抗裂钢筋、优化混凝土的配合比、拆模时间的控制、在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以及对混凝土加强保湿养护等措施,控制地下室外墙板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风速、热量、拆模龄期、气候条件以及模板条件对塔柱混凝土水化温度应力的影响规律。首先基于调研,建立塔柱混凝土温度场与应力场的计算模型;其次,以背景工程常规塔柱为例,考虑不同的风速、热量、拆模龄期、气候条件以及模板参数,对施工过程中的水化温度以及应力效应进行模拟,研究表面应力发展规律;最后,提出常规节段的控制建议。分析结果表明:风速增大会提高开裂风险水平,但在保温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高风速的影响有限;表面最不利拉应力、开裂风险与绝热温升近似呈线性增长的比例关系;早龄期拆模时,表面仍有较高的拉应力,与瞬时效应组合后显著提高了开裂的可能性;冬季抗拉强度上升缓慢,开裂风险显著高于夏季;采用散热较好的钢模板时,会增大前期的受拉效应,防护措施作用较小;建议从降低热量、增加前期保温等方面入手,以最大程度降低表面开裂风险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