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针对现有单一的常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评估方法存在的问题,结合灰色白化权聚类和熵权法,对常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进行评估。根据建立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建立了常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采用灰色熵权法对常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问题的背景对白化权函数的形式进行改进,提出了常规导弹部队作战能力评估的具体过程。模型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评估更科学、有效和可靠。  相似文献   

2.
针对导弹部队作战训练存在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分析了导弹部队作战训练特点以及现有的作战训练评价方法。在确立导弹部队作战模拟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建立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导弹部队作战效能进行综合评价。该方法已成功应用于导弹作战仿真训练。  相似文献   

3.
针对常规导弹部队作战效能评估的问题,分析了常规导弹部队的日常训练和作战特点,应用排队论方法研究了随机服务系统中所发生过程的规律,提出了一种快速评估常规导弹部队作战效能的方法.介绍了该方法的设计思想、结构及其实现过程,并利用给出的样本对该模型进行了训练和仿真,使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不确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元联系数的集对评估方法。对 导弹作战单元保障能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和G1 赋权 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提出基于多元联系数集对评估方法步骤,并结合某部队作战单元进行实例分析。研究结果 表明:该方法能够动态地反映评估结果的非线性特征,对导弹部队作战单元保障能力评估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导弹作战效能直接影响导弹部队的战斗力,科学分析导弹的作战效能对提高部队战斗力及改进导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运用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建立了导弹作战性能的评估模型,并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导弹部队的无依托作战提高了部队快速反应、跨区机动、生存防护等能力。结合现代战争需求,分析了无依托作战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结合现阶段技术条件和作战特点,通过无依托作战对导弹武器本身以及相关作战保障两方面需求,分析了导弹部队无依托作战的能力需求。  相似文献   

7.
炮兵信息作战能力模糊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炮兵信息作战概念出发,建立炮兵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炮兵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模型.通过对信息化炮兵部队的实例评估,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从而为炮兵部队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前指控系统评估存在手段老化、评估准确性差、不贴近战场的问题,基于系统论的思想,构建了C4ISR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指标,凝练出作战过程中的5种核心能力:信息支撑能力、指挥控制能力、协同作战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系统保障能力,分析了各种能力之间的关联关系;基于Lanchester方程构建了C4ISR体系作战能力评估数学模型,实现了系统作战能力的量化。设计了战斗实例模型,仿真验证了本评估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对整个作战过程作战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针对信息化导弹部队作战效能评估问题,建立了评估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混合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详细介绍了这种方法的设计思想、结构及其实现.利用给出的样本对混合模糊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克服人为因素和模糊随机性的影响,使评估结果更为合理可信.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空中远程作战信息对抗能力评估的高效性,在合理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粗 糙集的能力评估模型。利用粗糙集理论分析测试数据,约简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实现了对空中远程作战信息 对抗能力的评估,并对算例进行评估与分析。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减少了评估计算量,提高了评估速率,能够使 评估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对空中远程作战信息对抗能力的评估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军  李进  孙利 《兵工自动化》2008,27(6):38-40
在分析、确定炮兵部队信息作战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三角白化权函数灰色理论并结合多层次分析法建立系统评估模型,从而为评估炮兵部队信息作战能力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能够尽量消除因为评估的主观性所带来的偏差,客观地反映炮兵部队信息作战能力的真实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攻防对抗仿真的飞航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论述、总结导弹武器系统效能的基本概念,综合分析了现有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使用的范围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效能评估的特点和攻防对抗仿真的优势,从攻防对抗观点出发,探讨了飞航导弹体系作战效能评估的实现途径;分析了基于攻防对抗仿真的飞航导弹作战效能分析过程,并根据飞航导弹对抗过程建立了飞航导弹的效能指标体系、模型框架、效能评估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3.
黄大山 《兵工自动化》2021,40(1):71-73,83
为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陆军部队的作战需求,构建一种部队火力优化分配模型.分析信息化条件下陆军部队战时对所属作战力量的编制与编成,将陆军分队从信息分队、主战分队、指挥分队和保障分队4个方向进行编成,并分别对每个分队进行作战效能评估,确定部队的作战准则.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求解出火力最优分配方案,科学有效,已多次用于陆军部队作战仿真.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导弹装备保障的迫切需要,在参考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引入基于性能的保障概念。分析导弹装备保障的特点,针对导弹武器装备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其实施基于性能的保障基本流程与方法。该方法可提高导弹装备的完好性和作战能力;保障费用能得到持续降低;部队对保障事务相关要求减少,保障上更具灵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5.
楮凡  牛玉虎 《兵工自动化》2008,27(1):14-15,18
利用多阶段分析博弈评估算法计算防空战役的效能,将SAGE引入防空战役模型,优化防空战役的兵力分配方案并评估战役效能。其步骤包括:定义状态转换函数及目标函数;定义要求解最优化问题;通过设置双方兵力数量及作战效能初始参数、确定兵力数量及作战效能、定义迭代计数器并进行初始最优解算法。  相似文献   

16.
空空导弹武器系统实战效能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战术技术指标,建立了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评价体系.运用串并联系统理论和灰色层次分析法,对ADC模型及其扩展模型进行了修正,给出了修正扩展模型下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更有效地反映出空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全面综合实战能力,给决策者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舰空导弹的服务能力是其作战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排队论,构建了舰空导弹服务概率模型,并给出了建立模型的步骤.通过想定的算例,运用此模型进行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效能估算,校验了模型的合理性,解决了舰空导弹武器系统射击效能评估的问题.这种方法对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使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为反映战场对抗强度对作战效能的影响,对某型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及仿真分析。将反舰导弹作战效能分成武器系统基本效能和对抗效能2部分,建立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确立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罗法对多发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仿真,得到作战效能随导弹数量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可以通过实施多弹饱和攻击地方法来提高该型导弹地作战效能,为进一步提高该型导弹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影响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发挥的诸多因素,对基于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和模糊综 合评价法的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进行评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效能评价模型,利用层 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综合分析完成维修保障任务的保障效能,评估出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保障体系中各要素 的能力水平,并对模型进行求解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对导弹武器装备维修体系的维修效能进行定 量评估。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型反舰导弹和典型目标的对抗过程,对传统ADC评估模型加以改进,建立了比较系统的反舰导弹作战效能评估模型,确立了相应的评估指标体系。采用蒙特卡罗法对多发导弹作战效能进行仿真,得到了作战效能随导弹数量的变化规律,为进一步提高该型导弹的作战效能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