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双级矩阵变换器是一种新型拓扑结构的矩阵变换器,它相对常规矩阵变换器更具发展潜力。文中提出了参考输入电压概念,在双级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调制策略中利用参考输入电压来实现无功功率的调节,并给出了详细的调制方法,分析了输入功率因数和双级矩阵变换器电压传输比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能获得优良的输入输出性能、能有效调节双级矩阵变换器输入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以8098单片机为基础的电力参数测试仪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编制。该测试仪能自动监测低压电网的交流电压,交流电流,功率因数,有功功率,无功功率,有功电量,配变负载率等,且具有报警,数据统计及打印功能。  相似文献   

3.
通过构建永磁直驱风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实现网侧变换器输出有功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增加卸荷负载以提高其应对电压跌落等故障的穿越能力,对风电系统运行在单位功率因数、超前和滞后功率因数情况下的跌落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讨论了电压跌落期间风电系统对电网的无功支持。仿真结果表明,直驱式永磁同步电机风电系统具有较强的低电压穿越能力,可以安全运行在不同功率因数下,同时能在电网电压故障期间对系统提供一定的无功支持。  相似文献   

4.
电网不对称时直驱风电机组双电流环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导了电网不平衡情况下直驱风电机组网侧变流器的电磁暂态模型,基于输出有功功率无波动,提出了正负序双电流环控制策略,分析了该策略下直流电压的稳态特性,并设计了可选择的前馈环节.正负序电量的检测通过正负序旋转坐标下分别滤波、瞬时值矩阵运算2种方法实现.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有效地抑制了网压不平衡情况下输出有功功率的二次谐波,避免了故障瞬间直流电压的升高,并且保证了三相电压、电流的高正弦度.  相似文献   

5.
利用MCS—51系列单片微型计算机芯片作为主控CPU的智能式无功补偿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其功能为:测量电网的电压、负载的电流与功率因数角;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容器的投切容量;电容器的投切控制等。这种装置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功率因数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三相电压型并网光伏系统,阐述基于空间电压矢量的控制策略、变步长扰动观测法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有功无功独立控制算法。以上有机结合的综合控制策略,使得光伏并网系统既能实现最大功率跟踪,又能实现任意功率因数调节,有功无功独立控制。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优异特性。  相似文献   

7.
在交流系统故障或者甩负荷等暂态过程中,由于有功功率不平衡,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VSC-HVDC)输电系统直流侧会出现过电压或者欠电压现象,危及换流阀、直流电容器和直流电缆等设备的安全。为了限制暂态过程中直流电压波动幅度,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控制策略,即在外环有功功率控制器中增加了一个依赖于直流电压的电流指令限制单元(VDCCOL),它通过内环电流控制器有功电流指令的变化来反映直流电压的变化。当直流电压异常时,VDCCOL根据预设的特性迅速修正外环功率控制器输出的有功电流指令值,减缓有功功率的不平衡,从而达到限制直流过电压/欠电压的发展、保护设备安全运行和避免频繁切机等目的。仿真研究表明,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能有效地抑制故障条件下直流电压波动幅度,提高系统的运行特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大容量变速抽蓄机组的2种控制模式:交流励磁系统调节机组输出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调速系统调节转速,和交流励磁系统调节机组转速和输出的无功功率、调速系统调节有功功率,推导建立其控制系统,并对第二种控制模式进行优化。在交流励磁系统常规的双闭环控制基础上,对其转速环参考值的给定叠加一个对机组输出有功功率的调节,通过RTDS半实物仿真平台,验证所建立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功率概念的探讨:在传统讨论无功功率时,未加解释下都是以正弦电压、正弦电流出发,并和有功功率、视在功率紧密相连,基本含意由下列各点决定:1、电阻电路无功功率为零;2、电阻电路视在功率等于有功功率;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小型水电站接人系统线路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线路传输的功率与线路首末端电压之间的关系.在实例中,运用发电机的P—Q极限计算了发电机运行于不同功率因数时的有功和无功功率大小,进一步分析了线路输送功率时的电压损耗,及运行时的首末端电压水平的要求。图1幅,表2个。  相似文献   

11.
针对潮流雅可比矩阵的对称性问题,根据零对角元素实矩阵与其对称及反对称矩阵奇异值之间的关系构造实矩阵的对称指标。指标间的比较不仅包括2-范数(最大奇异值)和F-范数的比较,同时也包括奇异值加权和的比较。这些指标同样适用于复矩阵。IEEE 30系统算例表明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高墩是桥梁的主要承重结构,对其进行抗震性能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传递矩阵法是一种新型和高效的计算方法,根据高墩的弯曲、轴向变形,导出了高墩单元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传递矩阵。给出了用传递矩阵法计算高墩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振动频率、振型、地震内力和变形的计算公式和步骤。算例表明,此法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自动化》杂志2008年第20期《根据变电站一次接线图导出闭锁公式的方法》一文从理论上推导出了一种生成变电站五防闭锁规则库的方法。在该文的基础上,文中对该方法做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并着重探讨了生成五防闭锁规则库的具体实现方案,编写了应用软件并完成调试运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由于五防闭锁规则库是在离线情况下生成的,因此,必须以布尔型变量代替实际运行时断路器和刀闸的状态量。将断路器和刀闸的状态与布尔型变量进行映射并对含有布尔型变量矩阵的运算及化简是文中最大的难点和技术关键点。文中找到了一种新的计算可达矩阵的算法,大大简化了化简步骤,提高了运算速度,将理论算法变成了实用软件工具。  相似文献   

14.
论述用矩阵位移法、VisualC 6.0编程计算平面桁架内力的思路及过程,并以实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与清华大学编制的结构力学求解器验算的结果一致,所编程序经设计部门初步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黏弹性人工边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前处理时间长、不易实现等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薄层单元的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模拟方法。利用单元矩阵等效原理,采用薄层单元构造了等效黏弹性边界单元,并通过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MSC Marc中设置等效黏弹性边界单元的参数属性,实现了黏弹性人工边界的模拟。三维均匀弹性半空间算例和某混凝土重力坝工程实例结果表明:采用等效黏弹性边界单元得到的计算结果与理论解、基于黏弹性人工边界的计算值非常相近,相对误差不超过1%。因此,采用薄层单元的模拟的黏弹性人工边界具有足够的精度,且施加方便,这为实际工程进行抗震分析提供了简便且精确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尚新生 《四川水力发电》1998,17(1):27-28,77
选取同类岩石的几个试验指标,作为岩石综合排序的依据,采用相对近度法计算了其综合排序,给出了同类岩石的质量优劣顺序。通过与岩石分级结果比较可以发展,分级方法能给出岩石质量具体属于哪一级,但在分级结果基本相同或差距不大的情况下,究竟孰优孰劣,相对贴近度法排以了则能具体给出其前后质量顺序,这就可以说明排序方法作为分级方法的补充动用岩石质量评价中,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和意义。排序方法可适用于不同类岩石的  相似文献   

17.
胡亚元  王超 《水利学报》2020,51(6):705-714
为了从理论和数值上分析饱和岩体工程的变形和稳定,需要创建饱和裂隙岩体本构模型。根据工程混合物理论,把饱和多孔介质应变分解为骨架应变、固相基质应变和流体基质应变。通过均匀化响应原理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的势函数本构理论,提出Terzaghi有效应力决定骨架应变、固相基质应力决定固相基质应变和裂隙孔压决定流相基质体应变等本构规律。根据经典岩体力学理论,把饱和裂隙岩体视为由裂隙构成孔隙的饱和多孔介质,建立了饱和裂隙岩体的组合本构模型。算例分析表明:根据本文理论建立的饱和裂隙岩体组合模型能够合理考虑裂隙流体的浮托力,具有较小的孔压系数和各向异性的受力特性。饱和裂隙岩体组合模型可用于海底隧道裂隙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流固耦合工程特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基于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对确定权重系数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马农乐  赵中极 《水利科技与经济》2006,12(11):732-733,736
简述了运用层次分析法及其改进方法确定权重系数的过程,并引用算例进行验算,通过两者的对比分析,指出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存在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预报精度,扩展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的应用范围,首先通过理论推导,比较了产流误差动态系统响应曲线修正方法与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的特点,比较结果表明后者具有更强的修正稳定性以及更好的修正效果;然后通过理想案例和实际案例对该方法应用效果和参数选取进行讨论,应用结果显示产流误差平稳矩阵的系统响应修正方法应用于达开水库流域具有较好的修正效果,明显提高了洪水预报精度;参数分析结果显示存在一个最优的权重系数使得修正效果达到最佳,并且在实际流域上权重系数取值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土石坝防渗墙体与坝体间摩擦接触单元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石坝中常存在变形性能相差很大的两种材料相接触的情况,如混凝土防渗墙与两侧坝体的接触等。在一定的受力情况下,有可能在接触面上发生错动或开裂。为反映这种情况,可在接触面上设置摩擦接触单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