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超大沉井平面尺寸大,沉井底部混凝土拉应力易超容许值,沉井开裂风险大。随着沉井接高与下沉,侧壁摩阻力逐渐增大,沉井下沉系数逐渐变小,沉井需要进一步减少支撑面积以保证下沉,且在不排水下沉阶段水下取土施工控制难度大,沉井底部混凝土拉应力控制难度大。为控制沉井下沉过程中底部拉应力,防止沉井开裂,采用预留核心土滞后开挖下沉工艺。随着沉井刚度增大,逐步减少沉井支撑面积,当核心区面积减至最小时,采用空气幕辅助下沉。实践表明,该工艺能有效控制沉井底部拉应力,确保沉井安全下沉至设计标高。  相似文献   

2.
杨泗港大桥1号主塔采用沉井基础,沉井地基处理采用换填处理,采用防护桩对沉井基坑进行防护,底节钢沉井采用现场卧式分块制造拼装,混凝土沉井接高采用翻模法,沉井下沉采用冲吸泥和不排水下沉相结合下沉方式,在下沉困难阶段,通过采用空气幕,水下爆破,高压射水和潜水挖泥机等助沉措施保证了沉井顺利下沉到位。下沉过程根据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沉井下沉姿态,确保了沉井下沉安全。  相似文献   

3.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北锚碇采用特大圆形沉井,沉井立面尺寸为66 m×43 m,沉井的下沉控制和结构应力的监测是施工过程中的难点。在沉井施工过程中,在沉井侧壁的不同高度和第2节沉井底部分别安装了大量的侧壁土压力计和钢筋计,用于监测沉井下沉过程中侧壁土压力和沉井底部应力的变化;同时还使用空气幕助沉系统来克服沉井后期下沉的阻力。监测结果表明:沉井侧壁土压力随沉井的下沉逐渐增大,同时沉井的下沉速度降低,其底部结构的应力减小;沉井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均出现在其初次下沉过程中,在随后的两次下沉过程中沉井结构的应力分布较为均衡。由此可见,对沉井的第1次下沉进行结构应力监测和控制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4.
浅析循环水泵房沉井下沉施工工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冯统宏 《山西建筑》2009,35(1):170-171
结合某循环水泵房工程概况,选择了排水下沉方法进行沉井下沉施工,对下沉系数、沉井封底稳定、下沉阶段嵌套桩基的保护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沉井下沉施工、监测及纠偏要点,解决了大型沉井下沉的一些难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汕头电缆隧道盾构工作井沉井的下沉施工技术,该沉井长细比较大,地质条件复杂,沉井下沉难度较大。通过下沉系数的计算,确定采用排水下沉和不排水下沉2种施工方法;采取的下沉施工措施,保证沉井顺利下沉,并保护了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6.
向家坝沉井群作为向家坝水电站左岸主体及导流工程的一部分,由10个23 m×17 m沉井群组成,下沉深度最大为60 m。沉井群下沉需穿越砂卵石层、砂层、含崩块石砂卵石层等强透水覆盖层,嵌入细砂岩层,沉井群下沉施工难度国内外罕见。针对特殊的地质、水文条件,通过确定合理沉井下沉顺序、下沉工艺,顺利地完成沉井群的下沉施工,并总结出一套沉井群下沉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沉井的功能,分析了沉井下沉前和下沉过程中可能发生倾斜的各种原因,并探讨了预防沉井倾斜的主要方法,旨在全面控制沉井的制作及下沉过程,杜绝沉井倾斜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王研明 《建筑施工》2008,30(4):295-297
泰州电厂大型泵房工程位于长江大堤内侧,沉井平面尺寸大、下沉深度深、重量重,沉井下沉容易发生偏位、管涌、基础桩破坏等工程事故,通过对沉井结构设计合理优化,并对下沉方式和下沉系数的详细分析,实施了有效的深井降水,严格监测沉井下沉,确保了沉井的高精度下沉到位,有效地保护了基础桩,解决了长期以来大型沉井下桩基易发生偏移、断桩的难题,值得推广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彭琦 《广东建材》2007,(5):55-57
广州市南沙经济开发区京珠大道南污水泵站地点靠近南部沿海,地质条件复杂,在流塑状淤泥中沉井施工,沉井易发生突沉、偏沉滑移,沉井涌水、涌泥、超沉不止等现场,沉井下沉的速度和方向极难控制.论述了当沉井在下沉过程中,沉井发生倾斜后,采用预应力管桩作基础,上布设贝雷架或钢桁架做成支吊结构.将下沉沉井由不可控下沉变为可控下沉.  相似文献   

10.
大型沉井下沉过程中摩阻力和底部的端阻力分布是沉井下沉可行性的主要控制因素,基于大直径桩和中、小型沉井的研究成果已不适用。结合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大型沉井下沉过程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了大型沉井基础下沉机理和下沉过程中的受力特性,验证了不同地基极限承载力公式在沉井工程中的适用性;对比沉井下沉至不同深度时,底面阻力和井壁侧摩阻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对现行规范建议的侧摩阻力的计算公式和分布特征进行初步修正,结论可供大型沉井工程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沉井技术是深基础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本文介绍了宜昌红花套长江隧道沉井的设计和施工 ,并对施工中沉井的制作、沉井的下沉和封底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在南京南站附近某送电线路电缆隧道顶管工程中,工作井和接收井均采用了沉井法施工。首先介绍了该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施工工序和施工方法,最后通过监测数据分析了沉井所采用的施工技术未对高铁桥基造成影响。通过计算,确定了沉井的制作和下沉方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沉井下沉姿态,并确保邻近高铁桥基的安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钱峰 《中国市政工程》2012,(2):82-85,104
以太仓市应急水源地取输水泵站沉井施工为实例,介绍了沉井制作到下沉封底的全过程。着重阐述了软土地区大型水工沉井结构的特点及施工技术措施。经实线,在沉井标高和平面位移控制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王彦辉 《建筑技术》2012,43(3):217-219
北仑发电厂雨水泵房沉井施工过程中,通过应用加筋地基垫层、超高井体分节制作、沉井下沉形式自由转化、涌土治理、加强观测实时纠偏等项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节约了成本。  相似文献   

15.
沉井施工具有占地面积小、不需板桩支护、对邻近建筑物影响较小、施工安全等优点,在施工技术和施工机械不断改进的今天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大型不规则双壁沉井在施工中还存在一定难度。结合工程实例,针对排水泵站采用大型不规则双壁沉井作为地下结构,在设计、施工方面应注意的主要问题和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详细介绍,重点对大型不规则双壁沉井下沉工艺、下沉监测和垂直、水平纠偏技术作了论述,以供有关人员在今后施工中参考。  相似文献   

16.
李今保  姜涛  石先旺  徐文平 《工业建筑》2012,(9):167-172,137
介绍某旋流池沉井施工工艺、失稳倾斜原因及纠倾处理过程。针对钢筋混凝土旋流池在施工过程中失稳倾斜事故,对该工程沉井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工艺及地质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并找出沉井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沉井失稳倾斜的原因。对失稳倾斜后的旋流池沉井进行受力分析后发现,该沉井的重心仍在沉井底面刃角圆之内。为保证沉井纠倾后的位置与原设计沉井位置基本不变,确定纠倾方案,并通过在该沉井东南角设置限位桩、西北角设置反力平台后,再在沉井内部不平衡掏土,使沉井在下沉过程中依靠自重和限位约束逐步回正。  相似文献   

17.
马耀兵 《山西建筑》2011,37(9):108-109
结合工作经验,首先总结了沉井施工的总体降水原则,然后介绍了沉井的制作,最后就沉井下沉及封底施工、井鼓的安装与拆除封闭进行了详细叙述,对完善沉井施工工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波早期预制方桩与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工程应用调查与分析,结合现在预应力管桩与沉管灌注桩成熟的施工工艺,提出了采用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结合的新组合桩型,对预应力管桩上接沉管灌注桩组合桩型施工工艺与构造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型方形沉井的特点,沉井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砂岛填筑、刃脚支设、下沉控制、纠偏控制和沉井封底控制等施工控制措施,由于施工措施得当,整个施工过程顺畅,每道工序均为一次性完成到位,达到了设计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汕头华能电厂二期工程过海电缆隧道盾构工作井沉井施工处于流塑状淤泥质土中,为保证沉井在接高、下沉过程中稳定、顺利,采取了在沉井内部区域打设砂桩、在沉井外部进行高压深层旋喷桩围护技术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介绍了沉井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及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