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废旧辊环,通过重熔和离心铸造法制备了再生复合材料辊环,重点研究了离心机转速为800r/min和1000r/min时制备的再生复合材料辊环的组织和性能。样品的微观组织检测表明:再生复合材料辊环由WC颗粒大量分布的外层和Fe-C合金内层组成,离心机转速高的外层内WC增强颗粒体积分数较大。力学性能测试表明:800r/min转速下制备的再生复合材料辊环,其外层和内层的硬度分别达到HRC49、HRC42,冲击韧性分别为3.1J/cm2、5.1J/cm2。离心机转速提高到1000r/min时,外层和内层的硬度分别增加达到HRC58、HRC49,冲击韧性分别降低为2.3J/cm2、4.1J/cm2。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辽镁公司进口的对辊式压球机,其中两台运转1700小时和2905小时后,压辊的压环表面产生裂纹和剥落。而其保证寿命为2年。对辊式压球机用于压制氧化镁粉成椭球形原料。压环材质据记录为56NiCrMoV7,其化学成分列于表1。硬度HRC48~50。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利用贷车轴余料45钢做辊芯表面埋弧自动堆焊2Cr13的工艺方法,并对堆焊层硬度,组织及其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常温下HRC43~50,450℃回火2h后HRC45左右,圆火6h后HRC40~42,完全满足了轧钢生产中对辊道辊的要求,已投产使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高铬耐磨铸铁辊套的生产工艺.通过合理选择Cr20材质的化学成分、结合高铬铸铁的凝固特性制定铸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实现了辊套在铸态下硬度>53 HRC,热处理后硬度>61 HRC,确保辊套无损检测合格.铸件品质达到国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5.
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辊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用离心铸造工艺制备了WCp/钢基复合材料辊环,并对所制备的复合材料进行了分析与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离心铸造工艺制备的复合材料辊环表面复合层与芯部基体结合良好,表面复合层硬度达到63~65 HRC,WC颗粒发生了溶解-析出作用,复合层的最大厚度为3.9 mm,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较基体材料提高了3倍.  相似文献   

6.
冷轧辊断裂分析与工艺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1所示冷轧辊材料是Cr12MoV钢,加工工艺流程是:下料→机加工→淬火、回火→机加工.要求具有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正常使用寿命半年以上;辊面要求淬火硬度58~62 HRC,辊颈硬度28~32 HRC.该冷轧辊实际生产中使用几天至几月不等,就会发生断裂,断裂比例占每批次的90%以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分析冷轧辊产生断裂的原因,从轧辊设计和热处理工艺等方面寻找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广州钢铁集团公司热电厂中速磨煤机磨辊使用寿命较短的情况,分析磨辊的磨损失效机理,提出适合磨辊使用工况的选材依据,试制一种新型高硬度高铬铸铁磨辊,宏观硬度62~64HRC.结果表明,该铸铁抗磨损性能优异,其磨辊使用寿命提高1.6~2倍.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940℃淬火450℃、535℃回火,两种热处理工艺下Cr5型支承辊用钢的线接触滚动疲劳性能,测定了其P-σ-N曲线。结果表明,Cr5钢450℃回火后硬度为51~52HRC的试样,比535℃回火后得到硬度为45~46HRC的试样能承受更高的疲劳应力。  相似文献   

9.
白口铸铁磨面辊齿等离子弧重熔组织和耐磨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等离子弧重熔技术对离心铸造白口铸铁磨面辊齿面进行强化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观察测试重熔层的组织结构及硬度,并对重熔前后试样表面的耐磨性进行了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辊齿经等离子弧重熔组织由亚共晶白口转变为共晶和过共晶的混合组织,拉齿破坏的离心铸造的"流线的连续性"得到恢复,辊齿齿顶的硬度由原来HRC58~60提高到了HRC64~65,耐磨性是重熔前的2~3倍.  相似文献   

10.
蒋志强  符寒光  冯锡兰 《铸造技术》2005,26(11):1029-1032
普通合金铸铁轧辊硬度低、耐磨性差,而硬质合金轧辊尽管具有优异的耐磨性,但成本高,且脆性大,使用中易开裂和剥落。以高碳高钨高速钢为主要合金成分,采用离心铸造方法,开发了耐磨性能优良的高速钢轧辊,并着重解决了离心铸造高速钢轧辊生产过程易偏析和产生裂纹的难题。高速钢轧辊硬度达63~65HRC,辊面硬度差小于2HRC,冲击韧度大于14J/cm^2。用于高速线材轧机预精轧组和棒材轧机精轧机组,使用寿命比合金铸铁轧辊提高6~10倍,接近硬质合金轧辊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