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低品位含钾卤水蒸发结晶制备光卤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氯化钾生产规模的扩大,高品位含钾卤水资源过量消耗,而低品位含钾卤水采用传统的溶采-盐田晒制光卤石工艺因成矿周期长、成本高、操作复杂使盐湖企业难以为继。以低品位盐湖卤水为研究对象,以相图为指导,通过真空蒸发控速结晶工艺制备光卤石,研究快速结晶成矿技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蒸发结晶工艺可以制得氯化钾质量分数为13.82%~14.90%的光卤石产品,成矿周期较原工艺加快近1倍。实验考察了镁钾比例、蒸发水量等因素对光卤石产量和品位的影响,结果证实运用真空蒸发控速结晶技术制备光卤石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地下卤水、盐湖卤水及矿石中含有丰富的锂资源,锂的提取多从前两者中进行,所以需要对此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主要对湖北江陵地下卤水蒸发浓缩过程中锂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江陵地下卤水浓缩过程中的析盐规律和锂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分别进行研究。蒸发浓缩江陵地下卤水对其进行常量化学组成分析和锂离子浓度的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氯化钠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先增大再减少,氯化钾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蒸发率为34.80%时,氯化钠开始析出;在蒸发率为66.10%时,氯化钾开始析出。锂离子浓度随着蒸发率的增大而增大。确定析钾点并测出母液中各离子含量,继续蒸发母液研究浓缩过程中锂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为今后从江陵地下卤水中提取锂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4.
磷酸三丁酯萃取体系从盐湖卤水提取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磷酸三丁酯(TBP)为萃取剂,磺化煤油为稀释剂,氯化铁(FeCl3•6H2O)为共萃取剂从盐湖提钾老卤萃取锂。考察了不同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发现,相比(O/A)对萃取率的影响最大,铁锂物质的量比次之,TBP含量(体积分数)影响最小;由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的研究分析得出萃取锂的最优工艺条件:φ(TBP)=80%、相比(O/A)为2.0、n(Fe)∶n(Li)=1.5、c(H+)=0.05 mol/L、振荡时间为5 min;该工艺萃取效率高,单级萃取率可达91.4%,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现性,可为工业扩大化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6.
溶剂萃取法是盐湖提锂的重要工艺方法。采用磷酸三丁酯(TBP)/1-丁基-3-甲基咪唑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C4mim][NTf2])离子液体体系对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的锂进行萃取分离提取实验,对负载有机相的洗涤和反萃过程进行了研究。萃取实验:在TBP与[C4mim][NTf2]体积比为9∶1、相比(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为2∶1条件下,锂离子与其他离子的分离系数分别为β(锂/钠)=94.70、β(锂/钾)=148.85、β(锂/镁)=131.81。洗涤实验:系统考察了洗涤剂种类及浓度、相比、洗涤次数等因素对杂质离子洗脱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氯化锂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是从负载有机相中洗涤除去杂质离子的有效洗涤剂。洗涤过程适宜条件:洗涤剂中氯化锂浓度为4 mol/L、盐酸浓度为0.5 mol/L,相比为5∶1,洗涤次数为2次。反萃实验:用稀盐酸(1.0 mol/L)对负载有机相进行反萃取,在相比为1∶1条件下,单级反萃率达到97.81%。研究表明,离子液体体系作为一种新型萃取体系,在高镁锂比盐湖卤水中提取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钾矿储量主要集中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的罗布泊地区,约占总储量的96%以上。并以卤水钾矿为主,占总量的98%以上。卤水钾矿从矿物类型上可分为氯化物型卤水钾矿和硫酸盐型卤水钾矿两大类。目前国内氯化物型含钾卤水制氯化钾先进工艺技术为反浮选一冷结晶和兑卤脱钠控速分解制氯化钾工艺(4#工艺)。 相似文献
9.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锂在新能源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受到高度关注,锂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世界锂资源以矿石锂和盐湖锂为主,盐湖锂因其储量大成为未来锂资源开发的重点,因而占比最大的硫酸盐型盐湖成为焦点。因盐湖卤水组成差异较大,叠加硫酸盐型盐湖特殊属性,使得锂在盐田蒸发阶段存在多种结晶形式而造成损失,增加了锂的有效富集难度。总结了前人针对富锂硫酸盐型盐湖的蒸发实验研究结果,结合相图分析总结富锂硫酸盐型盐湖蒸发结晶析盐规律,重点关注锂的浓缩状态及析盐结晶形式,为硫酸盐型盐湖锂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铝基锂吸附剂由于其解吸条件温和,不发生溶损,是目前唯一一种成功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然而其在高钠型地下卤水中的应用可行性还有待考察。使用实验室自制的H-LDHs颗粒吸附剂,系统研究了吸附液进料流速、解吸温度及解吸液中离子浓度对固定床吸附和解吸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高钠卤水中,当进料流速从1 BV/h (1 BV/h=0.170 L/h)增加到4 BV/h时,穿透时间缩短了79%,而穿透吸附容量仅降低了17.8%。升高解吸温度可显著提高固定床的Li+解吸量,而增大解吸液中的Na+浓度会抑制Li+的解吸。此外,开发了分段循环解吸工艺,并将其用于四川某地实际地下卤水提锂过程,该工艺能够有效实现解吸工段固定床出料液中Li+的富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