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实现广州地铁新线建设的施工管理和数字化移交需求,将4D 施工管理理念 引入到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通过研究多种主流建模软件成果兼容性以及信息集成技术,采用 多平台信息管理模式,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轨道交通4D 技术应用架构和信息模型结 构,开发了“轨道交通信息模型管理系统”,并应用于广佛线鹤洞站实际施工管理。该系统实现 了基于二维码的机电设备过程信息管理、基于3D 模型的“按图钉”质量安全管理以及以派工单 为核心的进度管理。同时,为了更好推动系统的落地应用,编写了BIM 标准应用指南。本系统 的应用表明:该研究有助于实现项目参与方信息共享、多专业协同、缩短施工工期、降低运维 成本,提高了地铁建设过程中施工效率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数字信息化是建筑行业提高效率的关键。建筑信息管理(BIM)是建筑、工程和施工行业的主要发展,它提供一种技术和流程,将传统的设计和施工实践带入数字时代。介绍BIM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可视性以及协调性等优势,指出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化程度较低、数据传递方式滞后以及管理模式落后等问题,分析BIM的信息化管理中可视化、信息化以及安全管理等方面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一些建议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为基于BIM的信息化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公路工程是城市交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为城市建设与社会经济起着很大贡献。在现阶段的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因为一些因素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影响到公路施工质量。所以,需要注重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安全监督与管理,了解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明确管理重点,重视工程质量。对此,本文对新形势下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监督与管理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陈远  任荣 《图学学报》2016,37(6):816
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火灾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火灾防治的难度不断 加大,对防火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不断提高。近年来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不断发 展,为建筑消防设计和消防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探讨了基于BIM 的建筑消防 安全管理的应用框架,包含基于BIM 的建筑消防设计子模型、基于BIM 的消防预案管理子模 型和基于BIM 的智能消防系统子模型。通过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验证了BIM 技术在建筑消 防安全管理中的实现和应用价值,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改进提供了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公路、铁路等行业均得到广泛推广,其应用在我国建筑行业也取得一定成果,它的价值与意义已经获得高度认可,在大型工程的各领域中都有极大的应用前景。随着BIM技术在交通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质量管理中,利用BIM技术的可视化、信息化等特点,不仅能让工程信息的传递直观且高效,还能为工程参建方提供更多便利。文章从工程质量控制体系与常见质量管理问题、BIM对工程质量管理的意义、基于BIM技术的工程质量管理、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4个方面对BIM技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做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利工程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水平较低,生产管理手段较落后问题,基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探索研究施工阶段BIM技术的集成应用,以BIM技术为基础,结合其他数字化与信息技术,搭建基于BIM技术的多维度数据管理支撑平台,从态势分析与辅助决策(进度、质量、安全、资金)、基于BIM+GIS的专题应用(盾构机与TBM...  相似文献   

7.
针对长距离引调水工程建设期线路长、现场监管难、参与方多、沟通难等问题,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期为例,根据项目特点及管理要求,建立BIM标准体系,创建建设期BIM模型,实现BIM协同,进行施工模拟及可视化交底。应用BIM技术实现电子沙盘及虚拟漫游,并通过BIM模型将建设期数据整合挂接至“智慧滇中引水”建设管理信息系统,融合GIS技术,进行工程建设辅助管理及文明施工监管,从而对安全质量、投资控制、进度管控、施工形象、现场监控等工程建设期核心内容,进行协同监测及管控并实现可视化图表展示,落实工程建设期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BIM技术在长距离引调水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拓展应用给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虚拟施工 (VC)技术作为BIM 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延伸,能够更好地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与优化,提前检测 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减少返工、提高施工效率。但是,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降低 了施工模拟的效率。本研究为了提高VC 过程中动态模拟、分析和渲染的效率,通过构建多层 次建模规则,首先定义了设计各专业、施工工人和机械在不同阶段相应发展程度(LOD)的BIM 模型,然后结合场景管理的理念对虚拟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地划分与组织,并在不同规模的场景 中调用不同详细程度的BIM 模型加以渲染,以实现不同规模场景中施工过程的高效动态模拟与 分析。本研究期望,可为虚拟施工的有效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中建筑行业非常重要,为了提升建筑施工质量,有必要进行完善的施工管理。在建筑工程规模加大的过程中,施工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一般来说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受到多元化因素的影响,建筑企业要采用合理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的工程管理,需要针对施工阶段的各项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在施工阶段可以发现BIM技术能够体现较强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根据BIM技术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方式进行有效探讨,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提升应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地铁工程在我国发展迅速,许多大中城市有建设地铁的需求。地铁工程成本 大、工期紧,优化进度和成本联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BIM 技术由于其特有的优势,其在工程 项目中得到不断的研究和应用。但目前在地铁工程中,BIM 主要应用于模型建立、检查碰撞、 施工模拟等方面,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还较少,并且各方面的应用相互独立。基于BIM 技术, 根据进度-成本的综合管理方法——挣值管理方法对某地铁车站工程进行3D+进度+成本的综合 施工管理应用,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管理以及进度和成本的跟踪管理,评估项目的实际实 施情况并及时调整,为计划的完成提供保障。拓展了BIM 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尝试了 BIM 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综合管理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协调困难、现场安全与质量难以监管到位、进度因素复杂难以控制等难题,围绕“安全、质量、成本、进度”等工程控制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落地,结合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对工程建设期智慧应用进行总体规划,建立统一的数据、技术及应用标准规范,利用云计算、流程引擎、物联网、大数据、BIM和GIS等关键信息技术,通过搭建所有参建单位使用的统一协同平台,部署覆盖工地现场管控的自动感知与智能预警,汇聚数据资源池,可视化数据综合分析等,实现工程建设管理流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管理手段与辅助决策支撑工具。目前已在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管理中实际应用,可有效落实对工程建设管理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保障工程建设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为行业大型水利工程提供智慧水利建设的典型解决方案和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2.
为促进水利建设行业的数字化技术发展,提高设计质量和效率,加快水利工程建设的数字化转型,以崇明岛堡镇港等 4 座水闸外移工程为例,基于 BIM 技术进行参数化设计研究与应用,通过协同设计、参数化模板库、精细化建模、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实现 BIM 技术在数字设计中的全要素和全过程的应用,推动水闸建设的数字一体化设计的发展,提升设计品质和效率。另外,通过构件数据编码与数字化模型管理平台相连通,实现模型构件、信息的数字化管理及传递,为全生命周期内的智慧工程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有效推进设计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后续其他水利工程项目的 BIM 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湖南省水利管理智慧化,推进水利现代化,以湖南省省水利工程大数据融合为基础,各类水利数字工程和专业分析数学等模型为支撑,智能决策和智慧应用服务为出发点,对现代水利信息技术平台进行探索,主要研究水利信息技术平台中的工程可视化系统。该系统采用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三维地理信息系统、BIM轻量化引擎等技术方法,定制化开发各项功能,通过分析典型堤垸、规划管理及工程建设管理等3个典型应用场景的建设,表明了平台在不同场景下的都可适用。本研究可推动水利数字工程的实施和应用,提升水利信息化应用水平,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电力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电网智能管控的研究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并且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建设层面。为促使电力供应更加稳定和合理化,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电网智能化建设的电力物联网体系,该体系基于基础物联网结构,从电力的输送、变压、分配、使用不同阶段出发,规避了原有物联网和电力物联网在功能和支撑技术上的差异。并基于电力物联网应用框架进行系统构建,该体系以物联网采集数量为基础,结合云计算,有利于实现数据统一处理并分析、电力资源统一调配。最终形成了一套面向电网智能管控的电力信息系统,将设备远程监控、电能质量监测、电力设备监测、实时故障处理、电力资产管理等功能集成于一体,有利于实现电力管控智能化,提高电网企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当前水务工程相关信息分散、参建各方协同难和共享难、建设和运维阶段数据难以衔接等问题,进一步促进水务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提质增效,在综合分析水务工程业主需求和BIM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面向业主需求构建了基于BIM水务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涵盖BIM模型管理、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运维管理等各项业务,实现水务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管理和传递,业务管理全过程横向贯通、纵向比较、在线监控和智能分析,并创新性推动建设全过程渐进式数字化移交,促进实体资产与数字资产双交付。目前平台部分功能已在实际中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水务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粗放、信息集成与协同困难等问题,进一步验证了平台全生命周期理念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申  丁恩杰  徐钊  华钢 《工矿自动化》2011,37(1):105-108
指出感知矿山物联网M2M平台应为应用层服务提供开放的接口,适应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领导带班下井、煤矿灾害监测的需求;给出了煤炭行业物联网的四层结构,指出感知矿山物联网建设是整个煤炭行业物联网建设的重点,其它层次以煤矿安全管理和资源管理为主,并分析了矿业集团级、省级、国家级煤炭行业物联网的应用方式;提出了煤炭行业物联网建设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传统水利工程通常存在管理模式复杂、施工信息繁多、数据收集困难、可视化程度低等问题,研究在复杂管理模式下的信息化的工程管理手段,可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工程精细化管理。以海南省重大水利工程智能建造系统为例,提出 GIS + BIM 的水利工程两层级(集团级和项目级)架构的工程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管理模式,可通过 PC 端和移动端 App 操作,结合工程建设期内各建设、监理、施工、设计及其他参建单位的工程建设管理需求,实现工程进度、质量、投资、安全等全要素的智能化管控。实际工程应用表明:该模式在复杂管理组织模式下能较快适应现场实际需求,发挥作用,为管理模式复杂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群施工期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