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实现异步电动机高性能驱动,提出了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结合的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结合矢量控制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将电流矢量控制和电压矢量开关表结合,控制结构相对简单,避免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一些实现难度.通过仿真模型,并将仿真结果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证实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一种由矩阵变换器供电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空间矢量调制(DTC-SVM)方法.该控制系统结构简单,转矩脉动小,输入功率因数为1.通过使用矩阵变换器空间矢量调制技术及异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两种控制技术的优点得到了综合.用MATLAB软件对该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测试,由仿真的矩阵变换器的输入、输出波形及异步电动机的速度、转矩波形证实了控制策略是有效可行的,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相似文献   

3.
文章研究了一种基于矩阵式变换器的异步电机控制策略,分析了异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和矩阵式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研究了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中,矩阵式变换器矢量电压的选择。这一控制策略同时实现了矩阵式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和异步电机的直接转矩控制。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控制策略的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并且保持了单位功率因素。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一种适用于矩阵变换器供电的异步电机调速系统组合控制策略.同时实现了矩阵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和异步电机的定子磁场定向直接转矩控制(DTC).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和电力电子实验平台上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这一控制策略的调速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性能,并且保持了单位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5.
一种基于占空比控制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   总被引:9,自引:6,他引:9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占空比控制技术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方案。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缺点之一是输出转矩波动较大。占空比控制技术通过在每个采样周期中插入零电压矢量来减小转矩的波动。文中将合成电压矢量的思想引入到占空比控制技术中。推导得出了瞬时转矩改变量与合成电压矢量的关系,合成电压矢量与所选电压矢量及其占空比的关系。联立这两个条件,求解出了占空比的计算公式。最后,对所提出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大大减小输出转矩的波动。  相似文献   

6.
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模糊DSVM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低速转矩脉动大、电流畸变严重、磁链轨迹内陷以及开关频率不固定等问题,基于离散空间电压矢量调制(DSVM)技术和模糊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改善低速性能的控制策略.利用DSVM技术合成19种电压矢量,使低速区可供选择的电压矢量数目增加,提高了转矩调节器的控制精确度,采用模糊控制器选择电压工作矢量,明显抑制了转矩脉动.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DSVM控制策略及模糊控制算法的应用,在保证开关频率恒定的前提下,明显克服了低速磁链轨迹内陷、转矩脉动大、电流畸变严重等缺点,有效地改善了直接转矩控制的低速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7.
VC与DTC在PMSM转矩控制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矢量控制(VC)和直接转矩控制(DTC)作为交流电动机的两种高性能控制策略,在实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对两种控制策略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找到了它们的共同理论基础,然后将两者分别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转矩控制当中。通过Simulink建模与仿真,从对转矩阶跃信号的响应、转矩脉动、定子磁链的波动等方面对两种控制策略的控制性能进行了比较,表明了两者各自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在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中,采用矩阵变换器供电既能实现直接转矩控制的效果,并且还具有矩阵变换器的优点。实现了将矩阵式变换器的空间矢量调制与异步电机基于定子磁场定向的直接转矩控制技术相结合。该控制方式将矩阵式变换器的良好性能和直接转矩控制的优点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异步电动机较好的调控性能,提高了交流调速性能并满足节能要求。仿真结果表明:使用该控制策略的调速系统在加减速运行和负载转矩变化等场合均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为实际研究和设计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策略的缺陷,在分析异步电机直接转矩工作原理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控制方案:引入模糊控制器代替传统的磁链、转矩控制器,采用模糊规则表取代原有开关矢量表。仿真实验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传统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相比,减小了转矩脉动和电流畸变,控制性能得到了较好提高。  相似文献   

10.
异步电机调速系统中,传统直接转矩控制不能满足高精度调速的要求。在分析了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Matlab/Simulink对该系统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直接转矩控制能够有效地减少电动机转矩和磁链的脉动。  相似文献   

11.
预测控制在过程控制中的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不仅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理论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介绍了预测控制算法的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当前预测控制在工业过程控制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可能的发展趋势作了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先进控制策略在分散控制系统中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实现先进控制策略的基本方法、选择依据、实现过程和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运动控制中先进控制策略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丛爽 《微特电机》1998,26(1):2-5,8
动态响应的快速性,稳态跟踪的高精度以及行为的鲁棒性是运动控制应用中的主要性能要求。它们的获得,不仅意味着有执行机构和仪器方面的先进技术,而且重要的是新的控制策略的应用。本文介绍了针对电机速度和位置控制系统中非线性摩擦力进行补偿的几种先进控制策略:基于指数型非线性函数的在线补偿法;基于神经网络的倒控制器补偿法;鲁棒型的重复控制和变结构控制在运动控制中应用。最后,简述了运用其他先进控制策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马林  李玉华 《电气开关》2007,45(1):4-5,8
过程PID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工业控制器.过程PID控制简单易懂,参数较易整定.过程PID控制参数P、I、D可以根据过程的动态特性及时整定,使闭环变频调速达到一个动态平衡.将系统进入闭环运行,利用过程PID控制自动调节达到稳定转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具有网络诱导时延和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中的自适应预测控制问题.考虑传感器与控制器、控制器与执行器间皆有时延和数据包丢失,充分利用网络传输数据包的容量,提出一种方案,在控制器节点获得被控对象的输入输出数据以在线辨识对象模型参数,并利用辨识模型设计预测控制器,给出了算法的推导过程和时延及数据包丢失的补偿方法.校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将多速率采样技术与状态反馈无差拍控制技术结合,用于有源滤波器的电流控制中,克服在单速率采用无差拍控制技术中各采样点之间无法控制和由输出反馈无差拍控制使系统稳定性降低的缺点,提高整个系统稳定性和系统的响应。仿真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提高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糊控制的振动控制方法,针对振动系统,分析了一种振动控制方法,通过传感器将信号采集进来,由最优控制理论离线计算得到理论输出值,并将理论输出值与对应的系统输入值对应起来,从而建立拥有最优解的模糊控制规则表,并在线处理振动输入信号和输出最优的控制信号作用于执行器,产生相应的执行力来抑制悬臂梁的振动,从而达到振动控制的目...  相似文献   

18.
为了保证带钢成品性能指标,同时使带钢顺利卷取并保持良好卷形,必须使带钢卷取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针对莱钢1500mm热连轧生产线,设计了一套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的层流冷却系统。系统采用西门子高性能控制器,并集成了包括遗传神经网络温度预报模型及前馈和反馈控制在内的多种先进的控制模型和控制策略。利用西门子STEP7开发平台完成了软件编程,并开发了界面友好的基于西门子WinCC的人机接口系统,实现了整个系统的全自动控制。系统在现场得到成功应用,结果表明,系统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保证了卷取带钢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高,行车密度不断加大,原有的列车速度控制方法难以满足安全行车要求。本文研究了列车速度的预测控制方法。设计了列车预测控制策略,对列车运行速度进行实时预测及优化。针对列车速度的预测控制策略设计了系统仿真程序并进行了系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预测控制可以根据以后的输入对列车速度和控制策略进行有计划的调整,提高了列车速度的控制效果和控制效率,利用在线估计预测模型,采用在线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策略,减少了由于模型不准确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0.
根据二级电压控制的原理和网络传输的特点,建立了同时考虑不确定信息延迟、数据包丢失和乱序的网络化二级电压控制NSVC(networked secondary voltage control)模型,运用线性矩阵不等式LMI(linear matrix inequality)方法设计了具有鲁棒容错特性的二级电压控制器,能保证控制系统在网络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和稳定性。以经典3机系统为例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了该网络化二级电压控制器的性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