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十八胺和环氧氯丙烷作为主要原料,以乙醇为溶剂,通过烷基化反应合成双(1-氯-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对其进行IR、1H NMR、XRD表征。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面法优化,同时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稳泡性能。其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0.23 h、n(十八胺)∶n(环氧氯丙烷)=1∶2.02、反应温度70.15℃。双(1-氯-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的CMC值为1.97×101H NMR、XRD表征。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对合成工艺条件进行了响应面法优化,同时测定了其表面张力和稳泡性能。其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10.23 h、n(十八胺)∶n(环氧氯丙烷)=1∶2.02、反应温度70.15℃。双(1-氯-2-羟丙基)正十八烷胺的CMC值为1.97×10(-3)mol/L,γ_(cmc)为34.61 mN/m,并具有良好的稳泡性能。  相似文献   

2.
对重要中间体3-氨基-6-二氟甲基喹啉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首次以6-喹啉甲酸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二氟甲基化、溴化、钯催化偶联、氨基脱保护等反应合成了3-氨基-6-二氟甲基喹啉,总收率31.4%。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LC-MS确证。  相似文献   

3.
在PdCl_2/CuCl_2/Cy_2NH_2Cl的催化体系中,邻炔基苄基叠氮可以顺利地发生亲电环化反应选择性合成3-取代-4-氯代异喹啉,产率38%84%,其结构经84%,其结构经1H NMR,1H NMR,(13)C NMR和GC-MS袁征。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并且在产物骨架中引入卤原子,为新官能团的引入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4.
以歧化松香为原料,先制得脱氢枞胺,再与丙烯酰氯经酰胺化反应合成了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单体,经提纯为液相色谱纯度97.95%的白色固体。通过 FT-IR、MS、1H NMR、13C NMR、TG、GPC及DSC表征了其结构和性能。结构表征结果显示成功合成了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DSC分析显示,单一单体在151~196℃时发生热聚合,且自由基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的存在可以降低其聚合温度,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在100.34℃。TG分析显示,聚合物在209~483℃发生热分解。对N-脱氢枞基丙烯酰胺聚合物进行GPC分析,结果为Mn=4 301,Mw/Mn=1.56。  相似文献   

5.
以5-氨基-6-氟异吲哚啉-1,3-二酮为原料,通过还原、Boc保护,两步反应合成得到5-氨基-6-氟异吲哚啉-2-羧酸叔丁酯。对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在最佳条件下,两步反应总收率54.7%。产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电喷雾离子源质谱(ESI-MS)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苯酚为原料,经取代、环合、溴代和氯磺化4步反应合成了含有二氢苯并呋喃骨架的杂环类磺酰氯衍生物5-溴-2,3-二氢苯并呋喃-7-磺酰氯。针对氯磺化步骤优化了工艺条件。优化条件为:n(5-溴-2,3-二氢苯并呋喃)∶n(氯磺酸)=1∶6、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2.5 h。优化条件下目标产物收率达8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质谱和IR确证。  相似文献   

7.
研究甾体化合物A环的C1,2-脱氢方法,并对其进行优化。采用正交设计实验方法考察了溶剂、氧气压力和催化剂对A环的C1,2-脱氢的影响。确定最佳在氧气存在条件下,乙酸做溶剂、DMSO、醋酸钯做催化剂进行脱氢效果最好,并通过底物扩展验证其适应性,制备路线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率较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适合工业化生产。所有产物的结构经1H NMR、13C NMR确证。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联苯吡菌胺关键中间体3′,4′-二氯-5-氟-1,1′-联苯-2-胺的适合工业化生产工艺路线,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3,4-二氯溴苯和2-溴-4-氟苯胺为原料,经格氏和Suzuki偶联2步反应合成了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其结构经1H NMR、MS表征确证,并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条件下,3′,4′-二氯-5-氟-1,1′-联苯-2-胺合成总收率61.9%,纯度98%。该工艺成本低,收率高,具有工业化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9.
1-氨基-11-叠氮基-3,6,9-三氧杂十一烷是一种双功能聚乙二醇链状化合物,其具有两个特征官能团氨基与叠氮基,所以可以用于药物传递系统或小分子探针的研究。报道了合成1-氨基-11-叠氮基-3,6,9-三氧杂十一烷的方法,以三缩四乙二醇为原料,经磺酰化反应,亲核取代反应和Staudinger反应的三步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和13C NMR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4-氯-3-硝基喹啉为原料,经取代、脱Boc保护、还原、关环和氧化,合成了苯并氮杂靛红化合物(1H-吡咯并[2,3-c]喹啉-1,2(3H)-二酮化合物Ⅵ),总收率为54.23%。利用1H NMR,13C NMR,高效液相色谱和高分辨质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探讨了化合物Ⅳ、化合物Ⅴ和化合物Ⅵ合成工艺的影响因素。此外还对对中间体Ⅴ和化合物Ⅵ的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以二苯甲酮(BP)与一缩二乙二醇(DEG)为光引发剂引发丙烯酸丁酯(BA)聚合,利用核磁共振波谱1H NMR、13C NMR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Q-TOF)对产品结构进行分析。13C NMR结果表明,聚合物链上存在叔碳及季碳原子。Q-TOF分析结果表明,聚合物主要由DEG自由基引发,聚合度主要为6、7的链转移终止的低聚物构成,此外,链自由基可以经歧化及偶合终止。快速链转移反应及叔碳、季碳原子的存在表明聚合物的形成过程可能经历了自由基在DEG分子链上“游走”的机理。自由基在DEG链上的转移及链增长的相互竞争,导致形成多取代的聚合产物。聚合反应存在严重的氧阻聚效应,链自由基与氧气快速反应形成过氧化自由基,经终止反应及分解反应形成多1~3个氧原子的低聚物。  相似文献   

12.
为获得高效多功能表面活性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萘酰亚胺和长链烷基为疏水基的新型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nNDA,n=10,12,14,16代表长链烷基链长),并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氢谱(1H NMR)、核磁碳谱(13C NMR)和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CnNDA的表面活性、胶束性质、泡沫及抗菌性能。结果表明,CnNDA具有优异的表面活性和泡沫性能。当疏水烷基链长碳数从10增加到16,其cmc值从1.01降至0.026 mmol/L;0.10 g/L的C14NDA水溶液的泡沫半衰期可达16 h。同时CnNDA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C16NDA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杀菌质量浓度分别为3.0和1.2μg/mL。另外,1H NMR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CnNDA能够形成分子间氢键,且萘酰亚胺基团间形成了π-π堆积。Cn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动旋光仪、HRMS、NMR(1H NMR、1H NMR、(13)C NMR、DEPT135、COSY、HMQC、HMBC、D_2O)、TGA/DSC对左氧氟沙星进行结构表征确证,为其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灭蝇胺为先导化合物,通过中间体衍生化法合成了8个未知和1个已知的含氟均三嗪类化合物,对所合成的目标化合物进行1H NMR、13C NMR、HRMS表征,确定了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并进行了杀虫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棉蚜幼虫,试验浓度为5 mg/L时Ⅰ-3c杀棉蚜率能够达到95%,Ⅰ-3d也能达到85%,同时Ⅰ-3c与Ⅰ-3d对红蜘蛛也有一定的活性,在10 mg/L时,化合物Ⅰ-3c与Ⅰ-3的活性分别为96%和90%。作为杀虫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5.
以2,4-二羟基苯甲酸甲酯为原料,经过"一锅法"的Friedel-Crafts反应和Fries重排、亲核取代反应、Wittig反应和酯水解4步操作,合成了非安莎霉素(AT13387)的重要中间体2,4-二苄氧基-5-异丙烯基苯甲酸(1)。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MS确证。探讨了反应体系、投料比、反应温度和溶剂对化合物1合成过程中各步得率的影响,确定了化合物1合成的最适宜工艺条件,其总收率为65.8%。  相似文献   

16.
水滑石(Layered Double Hydroxide,LDH)因其在催化、医药和吸附等方面的广泛应用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由于这些优异的性能与LDH层板中的金属阳离子排列顺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要实现对LDH材料的有效调控,首先,要对材料的局域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其中固体核磁共振(Solid state NMR)是一种可从分子/原子尺度探测局部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采用简单的共沉淀法将Ga3+引入MgAl-LDH层板中,进一步调控Ga/Al比,合成了MgGaAl-LDH系列材料。27Al NMR及71Ga NMR的结果表明,Ga3+的引入对27Al、71Ga周围的局部环境影响很小,因此不会引起相应的局部结构变化,且27Al NMR和71Ga NMR的四极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该结论 可能为设计、制备特定功能的MgGaAl-LDH材料及以MgGaAl-LDH为前驱体的新型功能材料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设计并合成了一种新型吡唑-吡唑啉探针L。用1H NMR、13C NMR、HR-ESI-MS等对L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L对Fe3+具有良好的识别效果,并具有荧光猝灭作用。发现其他金属离子的存在不会干扰其鉴定。探针L-Fe3+形成1∶1络合物。检测限为4.9×10-8 mol/L。加入PPI时,探针L具有可逆性。  相似文献   

18.
宋志国  王敏 《工业催化》2012,20(10):60-62
以质量分数30%的过氧化氢为氧化剂,Na2WO4·2H2O 为催化剂,乙酸为溶剂,在酸性配体存在条件下,进行菲催化氧化制2,2′-联苯二甲酸。考察反应条件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工艺为:菲25 mmol,30%过氧化氢用量20 mL,Na2WO4·2H2O用量0.5 mmol,草酸2 mmol,在8 mL乙酸中回流反应3 h,得到高纯度2,2′-联苯二甲酸,收率达72%。产品结构经IR、1H NMR、13C NMR 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3-亚烯基环戊烯类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药物分子的核心骨架,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本文基于此,探究了该骨架的合成方法,发展了一种以烯炔胺、炔丙醇为原料,金/银共催化下,DCE为反应溶剂合成五取代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反应条件温和,反应普适性较广(43%~69%)。本文共合成了12种新型的五取代3-亚烯基环戊烯衍生物,产物均经过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  相似文献   

20.
项婧娈  沈春晖  孔更金 《化工进展》2015,34(9):3356-3362
综述了固体核磁共振(NMR)技术的特点及其在燃料电池用膦酸基质子交换膜分析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运用1H、31P、29Si固体NMR以及1H、31P变温固体NMR技术表征膦酸基质子交换膜的化学结构、氢键网络和质子传导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该综述表明固体NMR技术是一种研究膦酸基质子交换膜中氢键网络以及局部质子移动性的有效手段,并能进一步探索其质子传导的机理,为固体NMR技术在其他类型质子交换膜研究中的应用给予借鉴,为质子交换膜结构的表征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