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12)
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直译或音译而借入的词语,其不仅包含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特征,也包含了其他语言的文化特征。笔者在本文中从语言文化学的角度来对俄语外来词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外来词的文化演变,分析俄语外来词对我国本土语言的渗透历程。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2,(6):69-72
隐喻作为语言现象和大脑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一种复杂的、产生于隐喻性思维过程的文化现象。谚语以概念隐喻为根基,是语言中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的对比研究,揭示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认知特征在不同民族的心理和价值观念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32):262-263
外来词也称为借字,是文化接触和与语言接触的产物。汉语吸收外来词历史悠久,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阶段及不同类型的外来词的分析,总结出外来词在语言结构和语义方面对汉语词汇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外在反映,同时,文化又促使语言发展。作为一种语言习俗,称谓语自然是语言机制的重要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简言之,称谓语可被视为一类带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语言现象。通过探究英汉亲属称谓上的差别,我们可一窥这两个民族在宗法观念、等级制度及价值取向等各个文化层面上的巨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2,(3)
渎神语与性亵渎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和社会现象,深深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汉、英两个民族由于宗教信仰、社会形态、哲学传统、文化心理的巨大差异,各自语言中的渎神语与性亵渎语的使用环境、语用动机和语用效果不尽相同。而这恰恰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6.
颜色一词出现是语言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现在文化交流的比较频繁,文化融合现象也存在,但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对于颜色词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还是存在差异的。红色在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中都是基础色,但他们在对红色象征意义的认识上既有相通之处,也存在异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语言的载体,颜色词是一种既具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的词汇,想要理解它就要理解它出现的环境和想要代表的含义,而对于不同民族中出现的相同的颜色词会根据文化背景的不同,其象征意义可能会不一样。下面是红色在汉族和壮族文化中象征意义异同点的比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35)
谐音是运用相近或相同的字音表达特殊效果的一种语言现象。探讨和研究谐音现象,既有助于理解和掌握汉语的表达与交际,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还可以探究词语的文化渊源,发掘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谐音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作用及价值不容忽视,它所带来的语言规范问题同样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5)
大量的汉语外来词汇,成为汉语不断发展创新的重要力量。本文从文化交流和语言交融两个方面分析了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和发展,探讨了外来词对汉语的影响,从构词形式上对外来词的分类进行概说,分析了外来词对留学生的作用和影响,有利于留学生从熟悉的语言环境入手,提高学习汉语的自信心,接触中国的新型文化,提高他们学习汉语的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外来词进行汉语对外教学策略,主要是做好外来词汇的课堂教学,注意外来词在不同阶段教学中的侧重,加大教材中外来词的编排比重。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42)
<正>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因此,要想学好一门外语,我们不仅要关注它的语音、语法等外在形式,更要关注它的内在文化。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还存在着重形式、轻文化的现象,导致许多学生在真正与外国朋友交流时常常会产生障碍。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跨越文化障碍呢?笔者结合自身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析:1.在词汇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词汇是组成语言的基本单位,透过它,我们可以窥见一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关注词汇的拼写、词义和用法,更要引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5,(32)
<正>文化传播造就了语言的发展,每一种语言都是建立在本民族的历史发展中的,所以带有鲜明的民族性。语言的发展丰富了文化的多元素,文化的发展推动了语言的多样性。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然离不开对文化的对比和研究。1.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文化传播及教学的意义1.1理论意义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人类学家Edward就文化的定义时曾说过,"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