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渤海海域新近系是重要的勘探层系,但不同构造区带的新近系油气成藏差异很大。通过渤海海域新近系不同构造带油气分布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研究,提出在古近系中发育"汇聚脊"是造成上覆新近系有利圈闭成藏的关键。"汇聚脊"是有利于油气聚集的低势区,包括高凸起型、陡坡沉积砂体型和凹中古地貌隆起型3种类型。新近纪晚期,在凹陷内的掀斜断块构造和缓坡区的断块构造中,由于古近系不发育"汇聚脊",新近系难以形成商业性油气藏。依据新近系的有利构造圈闭与"汇聚脊"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建立了油气成藏模式。油气运移的"汇聚脊"及其控藏模式的建立是对渤海湾盆地浅层油气成藏理论的丰富,可指导渤海海域新近系较高成熟勘探域的勘探。 相似文献
2.
张—扭断裂与油气运移分析——以渤海油区为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油气运移是油气成藏的核心,也是当今世界油气地质学中最难研究的一个课题,是油气勘探中最难预测的一个因素。渤海油区上第三系为河流相沉积,不能生油,其圈闭中聚集的油气来自2000?5000m之下的下第三系烃源岩,因此油气运移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断层是渤海油区主要的运移通道,经过十几年的理论与勘探实践的探索,认识到继承性发育的大断层可作为大—中型油田形成的运移通道,晚期活动的小断层运移能力有限,直立的走滑断层运移能力较差,地层—断层的产状配置控制了油气的聚集部位,凹陷内上第三系油田绝大多数分布在大断层的下降盘。 相似文献
3.
4.
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以济阳坳陷新近系为例 总被引:103,自引:12,他引:103
根据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成藏特点,提出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概念。该体系为3层结构:下部为油源通道网层,中部为仓储层,上部为油气聚集网层,这种岩相结构由河流层序发育过程中可容空间的变化速率从小到大所决定。在济阳坳陷北部,油源通道网层由古近系和断裂网构成,切入烃源岩的油源断裂起油气向上运移的单向阀作用,为新近系提供它源油气;仓储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下段低位域辫状河流相砂砾岩,连通性好、分布广、厚度大,蓄积来自古近系的油气形成毯状聚集;油气聚集网层为新近系馆陶组上段、明化镇组的退积域和高位域沉积,以曲流河相为主的砂体平面呈树枝状,剖面呈透镜状,油气通过砂体-断裂输导网络运移聚集。对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中石油运移、聚集过程的二维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源断裂幕式活动的地震泵作用下,周期性沿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向上输送的油气首先充注仓储层,呈毯式以放射状方式运移,通过沟通仓储层与上覆岩层的断裂进入上覆砂层的油在断裂两侧的砂体聚集成藏。济阳坳陷新近系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已发现3类9种油(气)藏类型,潜山披覆构造主体及其周围分布均构造型油气藏组合,储量丰度大;岩性型油气藏组合受河道控制,分布范围广,横向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缓坡构造带分布地层型油气成藏组合。第三纪渤海湾盆地沉降、沉积中心向渤海迁移,是济阳坳陷新近系油气富集于邻渤海的沾化凹陷的主要原因,凹陷中受断裂控制形成的低凸起是油气富集的最有利场所。存在巨毯状输导层在下、树枝状砂岩透镜体在上的河流层序结构,是形成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的前提;存在油源断裂网和将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沟通的断裂网,是它源油气向上输导的关键;仓储层与油气聚集网层中存在圈闭,是形成次生油气藏的核心。具有类似条件的沉积盆地,可能也存在网毯式油气成藏体系,这一石油地质新理论为勘探次生油气藏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研究——以渤海A油田新近系低阻油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渤海A油田新近系低阻油层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毛管压力资料并由J函数计算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方法。利用本文方法,成功地解决了A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的难题,也为今后其它类似油田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的定量解释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含油气盆地砂岩目的层油气富集主控因素与基本模式——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新近系砂岩油气藏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探究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并建立地质模式对于提高勘探成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为例,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了822口探井中8520个砂岩目的层段油气富集程度的影响因素与变化特征。分析表明,含油气目的层的孔渗结构、毛细管压力差以及周边源岩的排烃条件是影响油气富集的关键要素。源岩的排烃提供了物质基础,目的层的孔渗结构决定了容积空间,毛细管压力差是油气运移聚集的关键动力,三者缺一不可。在3种要素联合作用下,油气的富集程度随埋藏深度增大呈现出规律性变化。在初始埋藏阶段,目的层的孔隙空间大,但由于内、外毛细管压力差太小且源岩供烃量不足而不利于油气富集;在中等埋深阶段,源岩供烃充足,目的层的孔隙空间较大,内、外毛细管压力差大而有利于油气富集;在埋深较大阶段,源岩供烃潜力减弱,目的层的孔隙空间小,内、外毛细管压力差低,油气富集程度变差;在埋深非常大的阶段,源岩供烃潜力枯竭,目的层中束缚水的饱和度达100%,内、外毛细管压力差消失,油气不能富集成藏。油气的富集模式从机制上解释了高孔渗目的层不一定富集油气、低孔渗目的层有时能够高度富集油气的地质现象,为复杂条件下评价和优先钻探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受大规模生排烃期控制,辽东湾油气充注主要发生在中新世之后。将晚期成藏与断层封闭性研究相结合,探讨了油气输导系统中断裂和储层二者对油气输导能力(排驱压力)的影响,并建立了两类典型输导系统运移模式。通过对10个油田油气运移特征、条件和模式的对比研究表明,新构造运动及其断裂活动带的东移控制了辽东湾油气晚期成藏:在新构造运动不活跃的辽西带,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在深层断砂耦合的低势区阶梯式成藏;在新构造活跃的辽东带,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在近源浅层低幅构造区贯穿式成藏。 相似文献
8.
胜利油区新近系整装油田翼部的油气分布规律——以孤东油田为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方旭庆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6,13(4):45-47
胜利油区发现多个新近系整装油田,油田主体油气的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已比较清楚,但油田翼部油气的控制因素研究较少,油气分布规律尚不明确。通过对孤东油田翼部构造特征和沉积特征的分析,将油田翼部划分为断裂翼部和斜坡翼部2种类型,断裂翼部新近系断层发育,河道展布复杂,油气以立体方式运移,油气分布受构造运动影响明显,且含油层段多变;斜坡翼部断层不发育,河道展布较稳定,河流走向和孤东油田主体有一致性,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且油气层段单一、稳定。断裂翼部和斜坡翼部都具有不同于油田主体的“半独立”成藏特点和油气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
河流相砂体是埕岛地区中浅层主要的油气输导层和储集层,研究其输导性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断层相连是中浅层河流相砂体输导油气的前提,构造背景影响着油气输导方向;河道沉积砂体输导性最好,堤岸沉积砂体次之,泛滥平原沉积的砂体最差。不同岩性中细砂岩输导性最好,中砂岩次之,粉砂岩第三;输导砂体物性下限随着埋深增加而减少;砂体连通性越好,输导性越好。根据砂体宏观连通基本类型,建立了厚砂体直接连通型、微断层连通型和薄砂体或物性较差砂体连通型三种输导模式,并提出中浅层河流相砂体输导性的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10.
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研究是勘探目标评价的重要内容,其形成主要受输导层的非均质性、通道产状和运移动力3种“要素”控制。结合计算分析和针对苏北盆地高邮凹陷XJZ油田的油气运移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述了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形成中“三要素”的作用机理。“三要素”中“动力”要素是核心,控制着油气运移的趋势和方向;“产状”要素对“动力”要素起约束作用;“非均质性”要素决定着油气能否运移以及运移速度。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实际上是“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成因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制探讨,总结出沙一段和沙三段的微咸水—咸水介质环境、丰富硫细菌和含硫化合物为临清坳陷东部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证实该区未熟—低熟油气形成是低活化能的富氢腐泥组分受到硫细菌早期低温降解作用的结果,明确该区未熟—低熟烃源岩硫细菌降解的有机质早期生烃阶段的Tmax 值为400~435℃, RO值为0.2%~0.5%,生油高峰Tmax值为420℃,RO值为0.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上河流相砂岩油田单砂体厚度薄,井间储层横向变化快,纵向上油气水间互,平面上连通性差等特点,渤海通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和实践,发展完善了定量描述砂体展布的储层描述技术。该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在海上探井井距大,井控程度低,取心资料较少等情况下的储层横向展布问题,并基于已钻井资料,总结出如何在探井之间寻找潜力砂体的经验。随着渤海越来越多的河流相油田投入开发,储层描述技术的可靠性也得到证实。大量实例证明,该技术是渤海油田新近系河流相砂岩储层预测与描述的有效技术手段,其思路和方法也可借鉴到类似地质背景下的河流相岩性油气藏评价。 相似文献
13.
渤海海域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分析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渤海海域新近系长期被认为属于冲积河流相沉积, 然而近年勘探成果表明, 渤海海域渤中凹陷、黄河口凹陷新近系广泛存在浅水湖泊沉积, 其中还发现了一种优质储集体---浅水三角洲砂体。笔者从古生物组合、泥岩特征、岩电特征、砂岩百分含量、砂岩粒度特征、沉积构造等方面证实了渤海新近纪存在浅水湖泊沉积。在河流入浅湖处则发育浅水三角洲, 可以从沉积层序、沉积微相类型等方面加以识别。浅水三角洲不同于经典的Gilbert 型三角洲, 有其自身的特点, 表现为垂向上相序不连续; 骨架砂体为分流河道砂体; 河口坝厚度较薄; 前缘相带十分宽广; 砂体具条带方向性; 三角洲形态表现为鸟足状等。 相似文献
14.
渤海上第三系油藏成因机制及勘探效益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渤海油区是渤海湾陆相裂谷盆地的一部分。断裂发育、凸凹相间是其主要的构造特征,多"旋回"是其主要的沉积特征,"复式油气藏"发育是其主要的石油地质特征。近年来在渤海上第三系发现了多个大油田,储量约20×108t,据圈闭幅度、断层特性、油藏特征、勘探-开发效益不同,可将凸起上的油藏分为高-中幅度背斜油藏、低幅度背斜油藏,凹陷内油藏分为大断层伴生的背斜油藏、小断层伴生的背斜油藏。文章较深入地分析了这些油藏的成因机制、油层特征及勘探-开发效益,以期对今后的勘探、评价、开发有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5.
16.
储层敏感性分析是判别储层伤害程度的重要手段,对后期高效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具有重要意义。选取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垦西油田新近系馆陶组储层岩心样品,结合薄片观察、X射线衍射分析及压汞测试、流动水驱实验,对馆陶组上段和下段储层伤害指数和敏感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新近系馆陶组储层岩石胶结疏松,孔隙结构总体孔径较大,孔喉分布较均匀,连通性较好;岩石矿物组成以石英、斜长石、钾长石和岩屑为主,黏土矿物主要包括高岭石、伊利石、绿泥石及伊蒙混层;馆上段以细粒为主,馆下段以中粒为主。(2)馆陶组储层普遍具中等速敏性、弱碱敏性、弱盐敏性特征;上下两段的酸敏性特征差异较大,上段具有非酸敏性特征,而下段具有强酸敏性特征,酸敏指数达78.28%;(3)研究区馆陶组铁白云石、绿泥石含量及孔隙结构对储层敏感性具有控制作用。(4)控制注采流速是研究区开发方案中的重要内容,对馆下段酸敏带来的储层伤害要进行防护和治理。 相似文献
17.
18.
临清坳陷东部构造迁移和反转对油气运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临清坳陷东部的构造迁移和反转现象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构造的迁移与反转对油气运聚的影响。指出正是由于频繁的构造迁移与反转导致该地区没有形成统一的沉降中心和沉积中心,生油岩的沉积厚度及成熟演化都受到了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