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4)
当前性侵犯罪中,熟人性侵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陌生人性侵,法院在裁判熟人性侵案件时,始终没有一个清晰的判定标准,因此在裁判时必不可免的会出现裁判错误。熟人性侵案件中的核心关键是如何判定是否违背妇女意愿,即妇女同意与不同意的识别与认定。笔者旨在通过大量案件分析与研究实际裁判等方式,归纳总结出对于同意的识别与认定,明确是否违背妇女意愿的评判标准,为今后公安、司法工作提供一个指导意见与方法,促进熟人性侵案件的裁判更加正确与公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7)
近日各地连发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不仅是对师德和校园安全的拷问,更是对法律的亵渎。本文通过对性侵未成年案件的特点及成因分析,旨在对实践中司法机关处理性侵未成年案件提供更合理的应对方式,既打击、预防性侵未成年的人犯罪行为,又更好地保护未成年的隐私。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5):15-17
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出台《关于依法惩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规定了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基本要求、办案程序要求、准确适用法律以及其他事项。但是对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对犯罪嫌疑人的惩治上,现有的对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的保障措施及机制较少,需要从人性关怀、司法救助济、心理救助等方面全方位的加强对性侵未成年被害人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
文学少女林奕含的自杀引起了大众的关注,林奕含用话语对抗话语的强权,甚至用死亡来向人们宣告,性暴力和社会规训联手完成了对女性的屠杀。所有人关注性侵与受害者心灵创伤的时候,林奕含关注的却是书写是否优雅,复调阅读里,现实中的林奕含和书中的房思琪形成了互文,她们用语言解构了自圆其说的思想体系,祭奠有文学痴情的绵羊少女们。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建筑媒体为对象,在建筑学科现有框架内,结合媒介学视角.分析了它们的演变历程,以及互侵、美颜影像、层级化部落、网红建筑等四种突出现象,并借此对中国建筑学的独特性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3)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民工向城镇转移,传统的以儿童为家庭私人附属品加以保护的家庭保护失灵,社会保护和法律保护机制未能及时补充,加之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运行机制的失灵,导致留守女童遭受性侵的案件频发,且呈现上升趋势。本文在对留守女童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提出解决好留守女童性侵预防问题的关键在于摒弃传统的政府残补角色,变传统的家庭中心主义为完善家庭关爱、强化政府责任、健全社会和法律配套制度等,解决好留守女童性侵预防与干预问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3)
随着未成年权益的保护意识的提升,未成年性侵案件逐渐被社会关注,该类型案件特有的隐蔽性、性侵未成年人的"猥亵行为"的认定、以及行为人与未成年人关系对案件定性的影响是司法实务中常见的问题,这也在理论界引发了激烈的探讨,期待日后实务中能确定统一的证明标准、认定标准,从而更好地、准确地打击性侵未成年人犯罪,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
近年来,儿童性侵事件屡有发生,儿童性侵及其保护话题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媒体在呈现这些事实方面,有着一定的框架:在报纸呈现方面,儿童保护框架是最基本的框架,在儿童保护框架之上呈现出多维视角:首先国际框架转向国内框架的趋势明显;其次党报和都市报框架区别明显,党报采用维稳框架,都市报采用司法和制度框架以及教育框架等多元主义视角。框架的转变体现了社会主流话语的转变,报纸在维护社会稳定基础上逐渐向舆情监督、人文关怀和社会引导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3)
近年来,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的娱乐生活方式发生变化,性侵未成年人案件也出现了新的犯罪手段。对此,笔者对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新型犯罪手段进行归纳并对其中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0):90-91
诗歌是文化传递、传承的重要载体,在构建诗歌美学范式的过程中,本文将基于生态批评视角,以自然书写、交融性审美、主体间性、整体性原则多个维度,对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诗歌美学范式构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