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继香  高鲜花 《应用化工》2011,40(6):940-944
针对低渗油藏渗流阻力大、注水压力高及水驱采收率偏低的问题,通过性能评价,优选一种适合该类油藏的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以研制的阴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GJ剂)为主剂,其它表面活性剂为助剂,分别考察其油水界面张力、润湿性、防膨性、洗油效率、驱油效率。结果表明,GJ+YJ体系与原油界面张力为6.15×10-3mN/m,该体系可使油湿岩片接触角由76.80°降低至48.83°,防膨率达66.63%,洗油效率为61.28%,驱油效率提高11.80%。因此,GJ+YJ体系在低渗油藏改善水驱效果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低渗透油藏开采中,采用水驱采收率低和开发效果差的问题,提出一种无碱的阴离子-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为验证该表面活性剂性能,对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合成的表面活性剂体系的界面张力进行实验。通过实验得到SHPC7体系性能最佳,能快速得到界面张力平衡状态。然后,配置不同浓度的SHPC7,并对其界面张力进行观察,从而得到其最佳的实验浓度。最后,通过模拟低渗透油藏环境,就SHPC7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性能、驱油性能等进行评价,并将其与AOS表面活性剂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实验环境下SHPC7的乳化性能要优于AOS表面活性剂,同时随着SHPC7的加入,其采收率可提高15%。由此说明SHPC7体系在提高低渗透油藏开采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开发采收率低的问题,进行了阴非复配表面活性剂的筛选与评价研究。通过对界面张力及乳化性能的测定,确定十二烷基苯基磺酸盐(SDBS)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进行复配,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剂性能。通过阴非复配体系的特点、相渗曲线分析以及岩心驱替实验,发现SDBS/AEO-9阴非复配体系具有降低注入压力、提高最终采收率的能力,能够很好的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确定当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5%时,该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能够降低界面张力至10-3m N·m-1,可提高采收率5.41%。  相似文献   

4.
针对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注入压力高,常规酸化及酸压等措施有效期短,且可能造成储层二次伤害的问题,根据L1区油藏地质特征,研发了一种具有很强的分散性、耐温、耐盐性的降压驱油表活剂JZ-01。通过室内实验评价了JZ-01界面活性、润湿性、吸附性、抑制黏土膨胀性、阻垢性及自发渗析性能,结果表明:JZ-01降压驱油活性剂具有较高的界面活性和改变储层润湿性能力,并具有一定的抑制黏土膨胀能力和防垢能力,以及较好的降压驱油应用潜力。通过在L1区现场试验4个临界高压井组,注水井较前期压力上升变缓,对应油井达到了控水增油效果。研究证明JZ-01表活剂具有降压驱油作用,对姬塬油田超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志丽 《当代化工》2021,50(2):408-413,417
基于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油特点,建立了用来研究低渗透油藏的驱油机理的微乳液驱的三维三相5组分的渗流数学模型,在模型中对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吸附和扩散特征进行了考虑.并且在此模型中,采用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方程表征微乳液驱渗流规律,能够体现低渗透油藏渗流特点.根据室内实验,确定出非达西渗流方程中的有关系数,测定了微乳液...  相似文献   

6.
针对低渗透油藏低渗透率、低孔隙度和后期开采含水率高的特点,对三次采油活性剂驱替方案进行了优化。研究表明:实验室所配制的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在地层的吸附损小于2mg·g-1,当地层温度为45℃时,低浓度活性剂油水界面张力也能保持在10-3mN/m以下,符合油田三次采油要求。当油田含水率在90%以下,活性剂的浓度为400ppm,表面活性剂注入量为0.6~0.7PV时,表面活性剂驱替效果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7.
《应用化工》2022,(6):1105-1108
针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优选,研究不同摩尔比情况下的界面张力和乳化率的大小,优选出复配表面活性剂合适的摩尔比。利用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说明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现场数值模拟应用技术验证微乳液驱油实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微乳液驱油体系是质量分数为4%,摩尔比3∶7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分数为2%的正丁醇,质量分数为0.8%的NaCl。与水驱相比,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可达到13.06个百分点,采收率提高效果较为显著。现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天然岩心的驱油实验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大,整体曲线拟合误差不超过3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靖建歌  刘会娥  丁传琴  陈爽  齐选良 《精细化工》2014,31(11):1319-1323
利用Winsor相图及最佳增溶参数曲线对比了4种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溶能力为SDBS>AES>SDS>SLS。选取增溶能力较小的SDS、SLS分别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复配微乳液,当达到最优复配比时,SDS/OTAC、SLS/OTAC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SP*)较SDS、SLS体系分别增加了150%、170%,最佳盐度(S*)分别减少了91%和95%。研究还发现,当温度在20~50℃时,SDS/OTAC复配微乳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略微减小,最佳盐度稍微增加;温度超过50℃后,最佳增溶参数急剧减小,最佳盐度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9.
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增溶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利用Winsor相图及最佳增溶参数曲线对比了四种常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乙氧基化烷基硫酸钠(AES))微乳液的增溶性能,增溶能力为SDBS>AES>SDS>SLS。选取增溶能力较小的SDS、SLS分别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OTAC)复配微乳液,当达到最优复配比时,SDS/OTAC、SLS/OTAC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SP*)较SDS、SLS体系分别增加了150%、170%,最佳盐度(S*)分别减少了91%和95%。研究还发现,当温度在20~50℃间变化时,SDS-OTAC复配微乳体系的最佳增溶参数略微减小,最佳盐度稍微增加;温度超过50℃后,最佳增溶参数急剧减小,最佳盐度迅速增大。  相似文献   

10.
针对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微乳液体系优选,研究不同摩尔比情况下的界面张力和乳化率的大小,优选出复配表面活性剂合适的摩尔比。利用天然岩心微乳液驱油实验说明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的效果,现场数值模拟应用技术验证微乳液驱油实验的准确性。结果表明,优选出的最佳微乳液驱油体系是质量分数为4%,摩尔比3∶7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与十二烷基磺酸钠,质量分数为2%的正丁醇,质量分数为0.8%的NaCl。与水驱相比,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增幅可达到13.06个百分点,采收率提高效果较为显著。现场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天然岩心的驱油实验的实验值与理论值相差不大,整体曲线拟合误差不超过3个百分点,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中相微乳液优异的增溶能力使其成为大幅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研究的热点。立足长庆五里湾低渗透油藏特点,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与椰油脂肪酸脂聚氧乙烯甜菜碱质量比1∶3的复配体系作为中相微乳液主表面活性剂,选择正丁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利用鱼状相图确定形成中相微乳液所需的醇浓度区间为1.3%~3.7%,对应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为0.3%~0.7%。微乳液开始形成中相和中相消失对应的盐度分别为1.5%,6.0%,形成中相微乳液的盐宽为4.5%。NaCl质量浓度为4.8%左右时增溶效果最佳,界面张力达到10-3 mN/m超低水平。填砂模型微乳液驱实验提高驱油效率23.25%。  相似文献   

12.
针对低渗透油藏注水压力大的问题,研制了一种高浓度表面活性剂体系.以油在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中的增溶为判据,从阴离子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中筛选出一个最佳的减压体系,即13.3%表面活性剂HEX+2.23%正丙醇+4.47%正丁醇,该体系具有良好的耐盐性,在1~200 g/L的NaCl浓度范围内表现出水外相微乳液.岩心驱油结果...  相似文献   

13.
我国低渗透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大部分的油田已进入高含水阶段,油田产量递减较快,单井产量低,传统的开发效果评价方法已不能准确地描述低渗透油田的开发状况。因此,本文运用各个指标对油田开发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通过数学模糊算法赋予各个指标不同的权重来综合评判油藏开发效果,并针对该油藏的地质特征完善了各个指标相关的权重,总结出一套适合该区块的理论系统,这为下一步开发政策的调整给出合理的理论依据,为保证油藏开采拥有最大采收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中,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提高毛管数,使水驱过程中不可流动的油流动起来,从而提高洗油系数,如何合理的确定聚合物浓度是影响聚表二元驱的驱油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W油田聚表二元驱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优选,介绍复杂断块油藏聚表二元驱中遇到的问题,最大程度达到增产效果,为后期同类油藏表面活性剂浓度的优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强1块低渗透裂缝油藏部分层段水淹严重的问题,针对其地质特点,研究了各组分浓度对堵水剂体系堵水性能参数的影响,并进行了浓度参数优选。结果表明,交联剂、引发剂、稳定剂浓度对堵水体系初始黏度、初凝黏度、初凝时间、成胶强度均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陕北低渗透储层表面活性剂驱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洪江  应丹丹 《应用化工》2011,(12):2176-2178,2185
针对陕北延长油田的储层情况,研制出一种以甜菜碱为主的复配驱油体系EPS,该体系配方为:甜菜碱:OP-10:异丙醇=7∶2∶1,使用浓度为0.1%。对该体系的配伍性、乳化性、抗盐性、cmc值、吸附值及采收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该驱油体系与陕北延长油田大部分高矿化度的地层水都有良好的配伍性和乳化性;cmc值较低(450 mg/L);岩心吸附值小(0.910 mg/g);耐盐性能好,当Ca2+浓度高达12 000 mg/L时,该体系与原油仍可达到超低界面张力(约10-3mN/m);在不同低渗透油层的驱替实验中,驱油效率提高6.7%~17.9%。  相似文献   

17.
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降压增注机理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肖啸  宋昭峥 《陕西化工》2012,(10):1796-1798
低渗透油藏是我国重要石油资源组成部分,大多数的低渗透油田以注水开发方式为主,低渗透油藏普遍存在着孔喉细小、渗透率低、渗流阻力大等特征,从而导致注水驱替压力较高、注入速率低、采收率低等一系列的问题。压裂技术对低渗透储层改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作用时间和范围非常有限。因此,对低渗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替及降压增注机理的研究,在低渗油藏开发中意义重大。主要对低渗油藏降压增注用表面活性剂的驱油机理方面做了综述,对低渗透油藏化学驱的现场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表面活性剂驱可以有效地提高洗油效率,减少毛细管阻力,对低渗油藏提高采收率达到理想的效果。利用界面张力仪评价了4种表面活性剂(甜菜碱活性剂、羧酸盐活性剂、石油磺酸盐SS活性剂、DVS活性剂)界面张力稳定性幵优选出了2种(界面张力达到了10~(-3) mN/m)。基于优选的2种表面活性剂迚行了其乳化性能的评价,以达到更好的驱油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CTAB和TritionX-100复配表面活性剂在氯仿作为溶剂时,增溶离子液体bmimBF(IL)时所形成非水微乳液的电导性质,并且与含水体系的微乳液作了比较,发现两者存在较大的差别.在非水微乳液中,随着离子液体质量分数的增加,体系经历了IL/O型微乳液、双连续相、O/IL微乳液三种状态,并且采用循环伏安法对此结论进行了验证.两种表面活性剂复配后,在IL/O型微乳液阶段电导率随着CTAB的摩尔分数(α)增大而增大,在双连续相和O/IL微乳液阶段,体系的电导率随着α增大而减小.在含水微乳液中,只出现O/W型微乳液,而且随着增溶水质量分数的增加电导率下降.增溶水量一定的情况下,电导率随着α值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我国低渗透油藏3次开采的需求,结合当前的表面活性剂的相关理论,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胶束溶液驱油体系。为制备该驱油体系,以非表面活性剂、阴离子活性剂和两性离子活性作为筛选对象,以异丁醇、乙二醇等作为助表面活性剂,以乳化率和界面张力等作为指标,对其性能进行评价,最终得到磺基甜菜碱4%+异丁醇2%(wt)的驱油体系在驱油效率、乳化性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