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1)
《竹林中》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作品,作者在作品中设置了七个叙述者,通过七个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使整个故事看似完整却又充满谜题,以种种叙述冲突来暴露人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3)
芥川龙之介在其短篇小说《蜘蛛之丝》中通过故事的开展,向读者展示了有关善恶的伦理维度的无限可能性。其让读者总是重新认识人物,不断区分"善"、"恶",引导读者形成自己的伦理判断。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9):11-13
散文集《中轴线》一书中,作者郭冬对往昔旧事的追溯、对故交旧谊的追怀都具有深刻的历史认知价值,本文重点梳理作者历史叙述的文本呈现方式,分析作者如何在历史叙述中注入文学思考,并以何种立场审视过往岁月中的人和事,从而使该作品超越了年代局限,具有了恒久的阅读价值。  相似文献   

4.
《营造法式》是详细论述建筑工程做法的建筑书籍之一,也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著作人是北宋土木建筑家李诫。书中关于传统建筑理论观念的叙述、艺术审美的分析,展现了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穿越时空的美学价值。本文基于建筑技术专著《营造法式》的结构和内容,阐述传统技术条件下建筑结构和装饰的审美意匠"礼制"观念下传统建筑的伦理之美、传统建筑的意境及精神境界,总结该书在建筑史中的美学价值,从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设计美学。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27):252-253
根据接受美学理论,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只有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实现,因此读者的地位尤为重要。本文以茅盾《白杨礼赞》的两个英译本为例,主要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译者在散文英译中应考虑读者的审美接受预设,以及在翻译过程中如何满足目标读者的阅读需求。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考虑读者对英译散文的接受力,关注散文的原文精神的翻译和文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32):84-85
美国现代主义女作家朱娜·巴恩斯的代表作《夜林》中探讨了男性、女性和性别差异问题。贯穿小说始终的是易装者马修·欧康诺医生,他一直在不停地寻求自我性别身份和社会群体认同。笔者将借用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想家朱迪斯·巴特勒的相关理论,从欲望挫败的叙述层次出发,以性别批评的伦理视角对马修这一复杂形象进行探讨,从而揭示其深层的伦理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2)
作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重要特征,不确定性和开放性使读者在文本意义的探索中的地位愈发重要。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福克纳创造了四位叙述者来分别讲述萨德本家族的历史,叙述者的不可靠叙述呼唤着读者对文本进行自己的探索。本文拟从分析四位叙述者的叙事过程出发,探讨在《押沙龙,押沙龙!》的创作过程中,读者的作用以及文本的不确定性带给读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5)
维·苏·奈保尔是当代重要的后殖民作家之一,《半生》是他创作生涯后期的重要作品之一。本文以叙事理论为支撑,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从叙事技巧层面对作品进行分析,探究作者的独特叙事方式。通过倒叙的时间叙事线来探析作者的独特叙述方式对故事表述的高完成度和对读者的阅读理解与兴趣提升的效果。而独特的叙述方法则会使主题更容易被读者了解和接受,从而更好发挥文学作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1)
解构主义的突出特点就是对传统和经典的消解与颠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模式。本文就从《冰与火之歌》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叙事方式的创新方面出发,分析其文本中的解构主义倾向,以期为习惯了传统文学的读者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4)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以其独特的文学与艺术价值,在传入韩国后备受文人学士所喜爱,以至于很多小说对此竞相模仿和借鉴。通过与《西游记》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上塑造上与《西游记》有诸多相似之处,可知《西游记》对韩国古典小说影响之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