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复杂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严重影响地震资料的质量,特别是近地表火成岩区对下伏地层产生强烈的屏蔽作用,以及复杂断裂带的复杂断块会引起地震波能量分布的严重不均匀性。通过运用波动方程照明分析技术,分析了火成岩区和复杂断裂带的照明能量特征,确定了面向勘探目标的最佳激发范围,提高了照明阴影区的照明强度,优化了地震采集观测系统参数,从而确保了目的层成像效果,提高了野外施工效率和三维地震数据采集质量。  相似文献   

2.
双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面临地表、地下地质条件复杂,采集观测激发、接收困难等问题,极大地影响地震资料品质。提出的双复杂地区三维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方法是通过波动方程正演、基于地理信息采集观测优化、采集观测波动方程照明分析、目标目的层能量均衡优化设计等技术的综合应用。该方法在辽河油田DPF地区进行了实际应用,达到了提高采集资料品质、改善成像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海陆过渡带地震资料采集面临的不仅仅是水深的变化,还要面临海底海流、海浪、外界施工环境等复杂因素的影响。渤海A区块过渡带海底电缆地震采集作业采用8L4S176T观测系统,针对野外采集作业中施工效率低、陆检资料品质差、检波点点位精度难控制和浪区施工环境恶劣等难点,提出了沿检波线放炮、合理规划以减少大搬排列次数、放缆定位一体化、提前多铺设两根电缆、分时放炮、增加电缆配重、"三低一高"法作业等相应措施,成功完成了该区块复杂过渡带的地震资料采集,取得了高品质的地震资料。  相似文献   

4.
FireFly无线地震采集技术在复杂敏感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线地震采集技术是因为能够适应和满足各种复杂地表条件和自然条件而不断发展的,包括能够适应沙漠、山地、沼泽、水网、茂密植被区等各种严峻地表条件,高寒、炎热、潮湿等恶劣气候条件,以及具有复杂地下结构需要采用复杂精细勘探方法进行勘探的地区。本文列举了ION公司推出的FireFly无线地震采集系统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复杂地表条件下;怀俄明州的沙漠区、德克萨斯州炎热潮湿阴雨的气候环境下的勘探实例,充分证明了无线地震采集系统无可置疑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江苏复杂水网地区地震采集方法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朱相雨  王远见 《石油物探》2003,42(3):355-360
结合江苏油田多年的复杂水网地表条件下的地震采集经验,从激发、接收、采集设备、施工方法、现场资料质量控制等方面对该地区地震采集方法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一套适合江苏地区复杂水网地表施工的地震采集技术系列,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6.
针对喀什-西克尔地区山地地震勘探罕见复杂的地貌以及二维地震采集资料信噪比低、构造成像差等特点,对该地区二维地震采集方法进行了分析探讨,分别就其表层调查、激发、接收、观测系统等方面提出了改善该区地震资料质量的方法,即在表层调查中通过“循环迭代”流程加大控制点密度以加强表层调查精度,在激发中采用单井和大面积组合井适当药量的高速层中激发,在接收中采用检波器大面积组合接收,同时利用动态法优化观测系统与宽线大组合的接收技术。经现场采集实践检验,改善后的采集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资料的信噪比。  相似文献   

7.
SK地区目标地震勘探采集设计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标地震勘探采集技术是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质构造特点进行针对性采集设计的方法。在SK地区,地下地质构造非常复杂,以前所采用观测系统炮检距分布不均匀,方位角较窄,覆盖次数较低,使该地区义东大断裂系统及潜山构造资料的信噪比较低,无法进行精细的构造解释和油藏描述。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复杂地质构造进行精细目标地震采集的设计方法,并在野外实际生产中运用一系列的高精度采集技术手段和措施,使目标区域内的资料品质整体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最终获得了可用于精细构造解释的地震剖面。通过该地区成功应用的实例表明,目标地震采集技术对于解决复杂地质构造区域资料较差的问题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对以后类似工区的采集也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无线节点地震勘探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在部分地区节点地震勘探市场占有率高达60%以上,具有巨大市场前景。尤其在复杂地表条件下,常规有线地震采集受地表障碍物、通讯条件等因素制约无法完成勘探任务,但节点地震可灵活部署突破这些限制,更具技术优势。通过在某项目应用无线节点地震勘探技术,研究节点设备参数设置、野外布设、数据回收合成及节点采集质控方法,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及适用性,相信越来越多地震勘探项目将采用节点地震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宣汉-达县地区山地高分辨率三维和涪陵地区山地二维地震勘探项目中,根据川东北复杂地区地表起伏剧烈、断层发育、地层倾角变化大等特点,针对波场复杂、地震波衰减严重、反射能量弱等问题,在观测系统设计、激发井的选位和设计、炸药优选、资料处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试验,通过模型计算,制定出相应的地震采集施工和资料处理方案,经实际应用,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在分辨率、信噪比等方面得到改善,满足了勘探需要。  相似文献   

10.
平原地区复杂地表三维采集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胜利油田复杂地表的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状况,系统分析了复杂地表地震勘探所涉及的测量,检波器埋置,震源类型选择与布设,环境噪声,观测系统设计等环节存在的具体技术难点及其原因,从而提出了全面的解决方案。包括:制定相位的测量工作方法;对检波器进行改造使之适应多种复杂地表并具有抗50Hz干扰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曹军 《海洋石油》2018,38(4):72-75
套管内测井资料录取技术区别于常规裸眼井测井,是固井作业结束后,在套管内进行的测井资料录取技术。该技术可以解决井况条件差、无法在裸眼井安全有效获得测井资料的问题,保证测井作业安全,还可以作为裸眼测井的补充。渤海油田近几年的套管内测井作业实践证明,套管内测井资料能够满足开发调整井的油藏需求,该技术是复杂井况条件下测井资料录取的有效方法,对海上油田尤为重要,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渤海油田部分区块沙河街组常压储层,因注采不平衡,地层压力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储层压力亏空较为严重,直接影响了射孔时负压放喷对孔道的清洁效果。为更好实现射孔孔道的清洁,提高孔眼流动效率,研究了一种可实现在孔道形成后极短时间内产生高压气流冲刷孔道,清洁射孔压实带,有效反排射孔孔道岩石碎屑和射流残体,使孔道保持高度清洁的自清洁射孔技术。该技术已在渤海油田沙河街组储层完成2口井的现场应用。应用表明,自清洁射孔技术有效提高了负压射孔放喷效果,为渤海油田沙河街组压力亏空储层达到理想的放喷效果,提高油井产量提供了经验和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13.
司念亭  周赵川  陈立群  李跃谦  高尚 《石油机械》2014,42(11):138-141,146
套铣存在施工持续时间长、卡钻风险高、受井况及落鱼材质影响制约施工效率等缺点。为此,针对渤海油田井况,通过数学建模和室内试验模拟井下套铣作业,对套铣管柱进行力学、水力学和材料学分析计算,得到了适合井眼直径、轨迹及落鱼材质的套铣工具尺寸、钻具组合的选择方法,以及影响套铣时效的钻压、转速和排量等重要参数的优化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套铣技术进行优化,优化后的套铣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在防砂井和注水井大修施工时,采用分段套铣解卡技术成功率很高,而且对于出砂、结垢和落物等造成的卡钻适用性较强;现场下入套铣筒数量一般不能超过10根,应根据现场条件随时调节套铣参数;若套铣落鱼产生大量钻屑,则套铣液黏度应达到45 s以上;若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将套铣管柱起出到生产层段之上,并活动管柱以防止卡钻。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渤海油田存在的细菌种类及危害;分析了目前渤海油田杀菌技术的优劣点,并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现场试验的对比,指出生物抑菌技术将是今后渤海油田杀菌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套适合渤海油田海上作业的花岗岩酸化工艺,并对曹妃甸1-6-1井和渤中27-4-2井的施工工艺、酸化原理、酸液配制等进行了详细说明。通过两口井酸化前后原油产能对比分析,证明花岗岩酸化工艺是提高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渤海油田实施一口调整井E8S1井,在实钻过程中发现目的 层无开采价值,为降低综合开采成本,决定开采过路油层.由于过路油层厚度小、含底水,根据目前现有压裂充填技术工艺,易压穿底水且无法实现地层压力的实时监测,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实现开发开采需要,决定对压裂充填工艺进行适应性改造.通过对该压裂过程使用软件进行精准模拟、压裂液体系优选、压裂充填服务工具改进,提出了造短宽缝,优化设计裂缝几何形态,合理调整缝高的方案,最终成功避开了目的 层下部水层.投产初期,该井产量超过了预期配产产能,生产状况良好,为渤海油田开创了新的完井增产工艺措施,也为该同类型油气藏开发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针对渤海油田疏松砂岩储层常规酸化易导致储层岩石骨架破坏,且受管柱结构和修井作业的限制残酸无法及时返排产生二次沉淀,同时高电导率的返排液无法直接进入处理流程,严重制约酸化工艺现场应用等问题,研究出一种兼顾油层解堵和油层保护,且具备较低残液电导率的非酸解堵体系。该体系主要含有20%复合多羧基螯合剂A及5%含氟络合物C,缓慢释放出H+、F-,体系pH值在6~7之间,具有高效缓速性,同时有效保护岩石骨架,通过螯合金属离子达到阻垢抑垢、减少二次沉淀的效果,且具有较低的腐蚀性,返排液具备较低的离子浓度及电导率,可实现返排残酸直接进入平台流程就地、高效地处理。该体系在渤海油田进行了现场试验,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复杂砂岩储层储量参数计算及流体识别困难,渤海A油田尝试应用岩性扫描测井技术。与元素俘获能谱测井利用中子俘获反应获取地层元素相比,岩性扫描测井(Litho Scanner)可通过中子非弹性散射反应获得Al、Mg、C等元素。岩性扫描测井能确定复杂砂岩储层矿物类型和含量,估算岩石骨架密度和计算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利用岩性扫描测井计算得到的饱和度与基于常规电阻率测井计算得到的饱和度相结合,能够有效判别储层流体性质。岩性扫描测井技术为今后其他类似油气田的参数计算和流体判别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王晶  徐超  呼文财  魏强  程艳 《油田化学》2022,39(2):355-359
通过实验研究了用四乙烯五胺交联直链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生成的多乙烯多胺类清水剂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该类型清水剂清水过程为破乳过程,温度高于一定值后,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左右的该类清水剂的清水效果主要受药剂自身浊点的影响,当温度高于浊点温度时,清水效果显著变差;药剂浊点温度主要受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的影响,药剂浊点温度随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的增加而升高,因此可通过增加环氧乙烷与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而扩大该类药剂的适用温度范围;通过降低药剂的有效含量,也可提高药剂的浊点温度,从而扩大药剂的适用温度范围。在油田现场开展了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物质的量比为(5∶2)的清水剂Q-03与Q-03(有效含量11%)的加注试验,加注浓度均为200 mg/L时Q-03(11%)的清水剂效果明显优于Q-03,大幅改善了油田现场的污水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20.
杨凯  王新亮  陈旭  樊虹  王冬  任强 《海洋石油》2022,42(4):48-51, 56
随着渤海油田的开发,注入水与储层水质不配伍,引起井下管柱腐蚀、结垢,造成储层污染、堵塞和注水压力升高等问题。常规酸化手段存在二次沉淀、有效期短等问题,通常需多轮次解堵,导致解堵费用较高。为达到注水井降压增注的目的,借鉴油井压裂增产的原理,提出通过清水微压裂解堵且不加砂的方法在储层附近形成微裂缝,再复合螯合酸化技术,提高酸液波及系数和指进,阻止成垢离子二次沉淀。该技术在渤海某油田注水井现场应用结果显示,该井作业后注水压力显著下降,日注水量及视吸水指数均大幅度提高,生产7个月后日注水量依旧保持平稳,无明显波动,表明微压裂酸化复合解堵技术具有改善储层渗透率、降低注入压力、增加注水量,且作用周期长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