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11):1-3
《活着》作为余华的代表作,出版后在国际国内屡获奖项,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中,功能上的土地为福贵的一生提供了从粮食到树根,从鸡到牛的生活生产资料;而意象上的土地为福贵一生提供了活下去的精神动力及"活着"本身的形而上意义。本文以余华《活着》为文本,探讨人与土地的三种连接渠道:排泄/腐化、繁衍/生殖和死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2)
家珍是余华著名长篇小说《活着》的女主人公,她是福贵的女子版,她和福贵一样有着对生地执着,她温情善良,对福贵和生命都给予了爱与容忍,她是另一类型的女强人。本文主要论述家珍的温情与执着,用她独特的方式对待爱,对待生活。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5):6-10
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小说承载着一种力,抒写了人生的苦难,同时消释生命的苦难。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苦难和死亡的理解就不同。在余华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童年时代对苦难和死亡的体验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使他的作品敢于直面死亡,在余华眼里的苦难和死亡都很平常,因此成为了他作品的一个独特视角,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4)
余华90年代的转型之作《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以浓郁民间性的展示获得了广泛认可。这两部作品民间魅力的彰显,离不开余华鲜明的民间立场。本文通过分析余华对民间伦理的认同,对余华的民间立场以及这两部作品中的民间性特征做一个初步考察。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9)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长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在其前后期小说创作中更有着界碑的意义。这部小说贯穿着对人性的呼喊和应答,它主要通过年少者的成长世界表现出来。本文试通过这种对人性的思索和探究,来阐释其作品的思想和艺术特质及意义,并兼及其间余华创作的转型及其后的流变。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纵观历史,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总会有其消极抑或堕落的一面,不可避免会投射与人性中。而悲剧小说的诞生,就是在社会弊端折射下的人性真实的写照。《活着》是余华苦苦探求人性在苦难中生存张力和极限的写意,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悲剧,文章旨在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悲剧理论来从另一个角度来挖掘《活着》痛苦背后对人性的思考;同时在《活着》的文学启迪下,讨论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对当下文学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6):20-21
在十七年文学"战歌"和"颂歌"的主流创作中,宗璞的《红豆》是为数不多的有关人情与人性书写的作品。小说婉曲动人的笔调和绵密细柔的景物描写,以及独特的女性意识成就了这一篇有关人情与人性书写的佳作。无论是雪花还是那两粒红豆,都饱含主人公深深的情感,情景交融,是《红豆》的重要创作方法,景物描写,亦为小说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小说中景和物的描写还使人物的情感有了节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小说叙述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1)
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在对湘西生活和城市生活的生动表现中,通过血肉饱满的灵魂,表达自己对于人性思索以及对生命的热爱;揭示出人类生命形式里所具有的终极关怀;他尝试通过对人类生命的真切认识与理解来超越这种充满宿命的人性关怀,到达理想的家园。沈从文的文学观,是人的文学观;沈从文的文学形象,是在人性的对比中形成对自然、生命和道德的挽歌;沈从文在他的作品中涂上一层宿命色彩,探索人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莫言的作品,其实抛开揉碎了看,就是一部有关欲望和人性的历史,更是将虚伪的面纱撕得粉碎,淋漓尽致地展现人性的旷世奇作。莫言的书中多是对饮食意象与饥饿的描写,本文拟从"酒"这一意象、以《红高粱家族》、《酒国》为例来深度剖析书中欲望的张扬与泛滥,来更好地研究与理解莫言的作品。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4)
孟京辉,当今剧坛最活跃的话剧导演,作为中国先锋戏剧的代表人物,他不断在话剧形式和思想内容上开辟新路。话剧《活着》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该剧在舞台上运用的显在叙事模式和表达的思想内涵成为该剧最吸引人的亮点,也为当今并不景气的剧坛带去一丝"活着"的希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