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制备及微胶囊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溶剂十六醇、显色剂对羟基苯甲酸苄酯为原料制备有机类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并确定了隐色染料、显色剂和溶剂的最佳配比为1:3:30。在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中,溶剂主要决定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变色温度,显色剂主要决定可逆热致变色材料颜色的深浅,隐色染料本身决定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颜色及隐定性等性能。微胶囊化结果表明,微胶囊产品能增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热稳定性,可增加材料的抗溶剂性,且材料不易流失。  相似文献   

2.
可逆热致变色是指一种颜色受热升温时变为另一种颜色,冷却后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的现象。热致变色材料主要由电子给予体、电子接受体和溶剂性化合物3类物质组成。其中决定颜色的是电子给予体,决定显色深浅的是电子接受体.溶剂则决定变色温度。当电子给予体与电子接受体之间发生电子转移平衡反应时。表现为可逆热致变色现象目。国内在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研究方面报道较少,近年来,国内有关科研单位,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科院化学所等已研制出了几种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四。研究开发出具有灵敏度高、可逆性好、稳定性强、使用寿命长、合成工艺简单实用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已是备受国内外关注的研究领域。 对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化包覆。对其变色性能没有明显影响,但这样可将热致变色复配物与外界隔离。减少外界物质对其变色性能的影响,同时可避免受热变色时组分材料的流失,较好地保持其变色性能等刚,这将大大促进此类可逆热致变色性材料在测量、电子、医疗等领域的应用。本试验对热敏玫红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微胶囊化采用原位聚合法,其壁材选用脲醛树脂。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用孔雀石绿为发色剂,硼酸为显色剂,并分别选取丙二酸、草酸作为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并进行加热合成孔雀石绿-硼酸体系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考察不同质量配比样品的变色性、可逆反应的复色时间以及不同溶剂与用量对热致变色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硼酸体系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最佳溶剂为丙二酸。确定了孔雀石绿∶硼酸∶丙二酸复配物最佳质量配比为1∶100∶10。该复配物在67℃时,颜色由浅绿色变为米白色,整个变色过程色泽鲜艳,变色敏锐,复色时间短且可逆性良好。  相似文献   

4.
戴平望 《应用化工》2013,(12):2147-2150
以隐色染料结晶紫内酯、酚酞、苯酚红、甲基红为电子给予体、显色剂双酚A为电子接受体和十二醇为溶剂,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以密胺脂为壁材,通过原位聚合法进行微胶囊化研究,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法等对微胶囊进行了结构与性能表征。  相似文献   

5.
采用结晶紫内酯(CVL)为发色剂,十六醇(CA)为溶剂,焦性没食子酸(PA)和4-甲氧基苯酚(MP)为显色剂,所形成的复配物具有可逆热致变色性质。实验证明所形成的热致变色复配物的特征吸收波长为610 nm,复配物的蓝色强度用复配物的吸光度定量表示。当复配物中CVL质量确定,MP和CA按比例变化时,复配物的熔化温度和变色温度几乎不受组成影响。复配物变色温度低于其熔化温度。  相似文献   

6.
通过差热扫描仪及熔点测试研究了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发色机理。结果表明:复配物中溶剂对热变色温度,变色温度范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三种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DSC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晻  杜江燕  周志华 《化学世界》2001,42(12):627-629
利用 DSC技术对甲酚红 -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溴酚蓝 -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溴甲酚绿-碱土金属离子 -十六醇可逆热变色复配物的可逆热变色过程进行研究。探讨了在加热、冷却过程中复配物发生的各种相变及变色敏锐性。分析了不同的溶剂含量对三种复配物变色温度、变色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宋健  李光天 《染料工业》1998,35(4):11-13
通过差热扫描仪及熔点测试研究了可逆变色复配物的发色机理。结果表明:复配物中溶剂对热变色温度,变以温度范围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9.
以热(压)敏玫红TF-R1、双酚A、十六醇为原料,制备了TF-R1可逆热致变色复配物,然后以复配物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制备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探究了原料配比对复配物变色性能的影响、转速及SiO2对芯材乳化液粒径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微胶囊成型的影响,并评价了微胶囊的变色性能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比m(TF-R1)∶m(双酚A)∶m(十六醇)为1∶5∶60,复配物的温变区间为47.4~52.7℃;最佳转速为2 000 r·min-1,加入适量SiO2能够有效分散芯材乳化液;当n(尿素)∶n(甲醛)为2∶3时,脲醛树脂预聚体的性能最佳;在预聚体浓度为25%、芯壁比为1∶3.5、缩聚时间为2.75 h的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微胶囊的温变区间为50.1~56.3℃,变色时间为70.7 s,复色时间为65.1 s,变色可逆性良好,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10.
陈雅清 《当代化工》2015,(4):752-753,800
三组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由于其材料选择的多样性,是目前在染料、印刷、示温材料、记录材料等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有机可逆热致变色材料。专利申请中涉及三组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优化技术主要包括了组分的选择、助剂的添加、粘结剂的改进、添加保护层、微胶囊技术的改进。本文综述了专利申请在三组分可逆热致变色材料的发色剂、显色剂和溶剂上的研究以及相关性能的改进状况。  相似文献   

11.
用环氧树脂E-12作壁材,低分子聚酰胺200为固化剂,采用原位聚合法,对可逆热致变色有机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包封,用SEM和TGA测定了微胶囊的形态结构和热行为。研究包封条件对微胶囊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合适的反应条件是:壁材与变色芯材质量比为0.2~0.6,乳化温度50℃,固化反应分5段升温。此条件下可以制得结构致密完整、具有良好透明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的变色微胶囊,能满足纺织品涂料印花的要求,微胶囊粒径在5μm以下。  相似文献   

12.
以内酯类热敏染料为发色剂,双酚A为显色剂,2-[4-(苄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为溶剂,制得微胶囊的芯材;以脲醛树脂为壁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得了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微胶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外观呈均匀球状,在60℃左右无色,当温度降低到20℃及以下显色;其变色性能具有可循环性,且具有良好的耐溶剂和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环氧树脂涂料颜色单一,难以满足室内装饰美观的问题,提出用改性环氧树脂PEM结合热致可逆变色微胶囊制备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涂料,并考察了微胶囊乳液含量和固化剂种类对热致可逆变色环氧树脂乳液和其涂装后漆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微胶囊乳液含量在15%内,涂料稳定性较高,储存时间长;且微胶囊乳液含量在15%范围内,涂料...  相似文献   

14.
热致可逆变色涂料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热致可逆变色涂料及可逆变色涂料微胶囊化的发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以结晶紫内酯(CVL)、双酚A(BPA)、2-(4-苄基氧基苯基)乙基癸酸酯(DAE)为芯材,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共聚树脂为壁材,以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树脂(SMA)为乳化剂,制备了大滞后可逆热致变色微胶囊,并采用纳米粒度仪对微胶囊的大小进行了表征,同时采用DSC技术对微胶囊的热致变色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变色温度...  相似文献   

16.
低温可逆变色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在水性涂料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结晶紫内酯/双酯A为变色组分,月桂醇为溶剂,将其在水中分散为粒径10-100μm的液滴,在其外部包覆一层明胶/阿拉伯树胶,制得可逆变色颜料的微胶囊,将油性的变色颜料改性成为粉末,克服了原来油性颜料与水性涂料相容性差,分散困难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脲醛树脂对热敏玫红变色复配物进行微胶囊化包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胶囊化效果进行研究,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胶囊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研究范围内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尿素/甲醛摩尔比为1/1.5,脲醛预聚p H值为6~9,脲醛预聚反应温度为60~80℃,变色复配物高速分散转速为1200rpm,分散时间为30min,变色复配物/脲醛预聚体配比0.5/1。SEM结果证实了通过该实验条件可以制备粒径约为2~3μm的球形结构微胶囊。  相似文献   

18.
选用羧酸类溶剂,采用固相法合成了孔雀石绿-硼酸系列可逆热致变色材料.考察了孔雀石绿和硼酸的配比、羧酸类溶剂的种类与用量对其热变色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材料的变色机理.结果表明,孔雀石绿-硼酸体系的最佳配比(质量比)为1∶100,最佳溶剂为丙二酸,且m(孔雀石绿)∶m(硼酸)∶m(丙二酸)=1∶100∶10时,颜料变色敏锐,色彩鲜艳,变色温度降低到65 ℃,复色时间为25 s,可逆性好.DSC检测颜料的热变色过程发现,样品在58~72 ℃之间出现一个强的吸热峰.复配物体系的变色机理可归结为分子间的电子得失机理.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结晶紫内酯,双酚A和正癸酸双酯为可逆变色乳液的芯材,聚苯乙烯为壁材,制备了一种具有热致可逆变色的微胶囊乳液。利用红外光谱,透反射显微镜,纳米粒度仪和紫外光谱仪对其基本性能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当n结晶紫内酯:n双酚A=1:2时,得到的芯材颜色最深。当十二烷基硫酸钠的用量为0.02mol/L时,粒径分布在1000-2000nm,单分散性好,形貌呈球形,通过循环升降温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热致可逆变色能力。  相似文献   

20.
向文军 《广东化工》2014,(18):29-31
文章主要制备了以结晶紫内酯为发色剂的复配物,研究了这些复配物的热色性能,并对部分典型复配物作了DSC检测,及对热致变色复配物的变色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