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测定分别来自山东、福建、河南三种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六种微量元素。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出六种元素各元素的含量。测得加样回收率的范围在95.6%~101.3%,表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元素的含量的方法具有可靠性。从测得三种不同产地的金银花中的微量元素的比较,其中元素的含量差异不大,均具有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测出了重金属铅,表明三种产地的金银花均有被污染的迹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四种不同产地贝母中无机元素含量,初步探讨其中营养元素、重金属元素的差异与药效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HNO3.H2O2微波消解体系,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贝母中铅、钙、铁、锰、锌、镉、钡、铬等十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四种贝母中均含有丰富的钙、钡、铜、锌、铁、锰等营养元素,微量元素的总体含量大小为:彭泽贝母>浙贝母>平贝母>川贝母。结论:贝母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可能促进其有效成分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分别测定了4组同产地的黑米与白精米中Na、Mg、K、Ca、Al、V、Mn、Fe、Co、Cu、Zn、Se和Mo 13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的回收率为87%~108%。实验证明,同产地的黑米中Na、Mg、K、Ca、Al、V、Mn和Fe元素含量多于白精米,从有益微量元素含量角度来说黑米的营养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4.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香菇中4种微量元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不同产地香菇中Fe、Mn、Zn、Cu 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不同产地香菇中Fe、Mn、Zn、Cu的含量。结果表明:产地不同的香菇中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各不相同,其中Fe和Zn的含量相对较高,Fe最高可达293.47 mg/kg,Zn最高可达69.691 mg/kg;而Cu和Mn的含量相对较低,Cu最高可达35.401 mg/kg,Mn最高可达16.507 mg/kg。不同香菇中对相同元素的富集能力差别较大,福建龙岩(武夷山野生红菇)中各种微量元素均为最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HNO_3和H_2O_2作为消解体系,经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ICP-MS标准曲线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的10批金雀花药材中20种微量元素。标准曲线线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10批金雀花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KMgFeNaAlMnSrZnBaCuNiCrAgLi;药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Fe、Mn、Zn、Cu元素,可以共同起益气补血作用,与金雀花具有"具有滋阴、和血、健脾"的功效相符。有害元素As、Pb、Hg、Cd、Sb含量极低,甚至未检出,有较高的药用安全性。实验建立的微波消解-ICP-MS法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测定金雀花药材中20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应用化工》2022,(4):778-780
采用HNO_3和H_2O_2作为消解体系,经微波消解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ICP-MS标准曲线法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摘时间的10批金雀花药材中20种微量元素。标准曲线线性、精密度、回收率良好,10批金雀花药材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Ca>K>Mg>Fe>Na>Al>Mn>Sr>Zn>Ba>Cu>Ni>Cr>Ag>Li;药材中含有较为丰富的Fe、Mn、Zn、Cu元素,可以共同起益气补血作用,与金雀花具有"具有滋阴、和血、健脾"的功效相符。有害元素As、Pb、Hg、Cd、Sb含量极低,甚至未检出,有较高的药用安全性。实验建立的微波消解-ICP-MS法方法准确,精密度高,可用于测定金雀花药材中20种微量元素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7.
比较不同产地黄芪药材所含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以此作为指导黄芪药材的出口指标。选取9个不同产区黄芪药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铅、镉、铜的含量,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检测砷、汞的含量。样品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均低于《中国药典》(2015版)黄芪药材项下规定。不同产地黄芪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有差异;甘肃陇西产地相对偏低。  相似文献   

8.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山西、陕西和甘肃等3个产地的10批次蒙古黄芪中的补气主成分多糖和皂苷的含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不同产地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含量大小为:甘肃(31.34%)>陕西(30.96%)>山西(27.44%),皂苷含量大小为:甘肃(47.57%)>山西(43.30%)>陕西(38.77%);甘肃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和皂苷含量均最高,山西蒙古黄芪中的皂苷含量高于陕西的,而陕西蒙古黄芪中的多糖含量高于山西的;黄芪在甘肃能较好生长,能更好地发挥其补气功效.该研究为补气作用蒙古黄芪的产地优选和药材深加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李吉锋 《应用化工》2012,(11):2002-2003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赤、白芍中Mn、Cu、Zn、Fe四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同一产地的赤白芍中铜的含量相同,锰的含量相接近,锌的含量差别较大,铁的含量差别最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产地的都匀毛尖茶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八个产地(团山、大坪、团寨、斗篷山、云雾、高寨、大定、兔场)的都匀毛尖茶中铁、铜、锰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毛尖茶中均存在铁、铜、锰三种元素,含量大小排序都为Mn>Fe>Cu,并且产地不同,其元素含量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1.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微量元素的摄入量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以山东、陕西、河南、河北地区的苹果为样品,用浓HNO3-H2O2处理样品,原子吸收火焰法测定苹果中钙、镁、、锌、铜4种微量元素。所测定的苹果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回收率在97.0%~100.4%之间,说明实验数据可靠,实验结果可信。  相似文献   

12.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柚子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考查梅州产沙田柚中六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在果肉、表皮、内皮、籽中的分布情况。采用干法灰化消解、HNO3-HCl O4湿法消解、高温水热消解处理样品,结果表明,柚子中富含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不同部位微量元素含量存在差异,所测元素在果肉中的含量相对柚子中其他部位的含量低,Ca和Mn在果皮的总量总体相对高,Mg、Fe和Cu在籽中含量最高,其中各元素在表皮和内皮的含量差异不大。不同的消解方法所测结果具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不同产地黑蚂蚁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情况,采用混酸HNO_3-HClO_4(4+1)湿法消解,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样品中微量元素Cu、Fe、Zn、Mn的含量。研究发现长白山地区四种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MnFeZnCu,云南地区为FeMnCuZn;大兴安岭地区为FeMnZnCu。其中云南产的黑蚂蚁中Fe、Cu含量较高,分别386.15mg·kg~(-1)、181.53mg·kg~(-1);长白山地区的黑蚂蚁Zn含量较高,为133.38mg·kg~(-1);大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的黑蚂蚁Mn含量相差不大,均为296.6mg·kg~(-1)左右。本文通过对不同产地黑蚂蚁中微量元素Cu、Fe、Zn、Mn的含量研究,为有针对的选用黑蚂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比较浙江、湖北、河南及云南野生香菇对Fe、Cu、Mg、Ca、Ni 5种微量元素的富集能力,了解不同地区野生香菇的营养价值提供初步科学依据。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Fe、Cu、Mg、Ca、Ni 5种微量元素。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野生香菇中Mg的含量接近,而Fe、Cu、Ca、Ni含量各不相同,其中Fe和Ca的含量相对较高,Cu、Ni和含量相对较低;云南大理野生鸡枞对这5种微量元素含量富集能力较强。云南大理野生香菇中各种微量元素含量均较高,可初步得出其营养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5.
以陕西茶庄中常见的4种茶叶(3种绿茶和1种黑茶)为研究对象,采用高氯酸-硝酸(1∶4)混酸对样品进行消解,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并比较了陕西绿茶和黑茶中6种微量元素(Ca、Cu、Fe、Mg、Mn、Zn)的含量。结果表明,陕西绿茶和黑茶中均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同种类的茶叶中所含微量元素有一定的差异,4种茶叶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依次为MgCaMnFeZnCu,各微量元素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2 8~0.999 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0%~4.6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2.37%~104.95%之间。该方法简单、快捷,具有较高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对陕西绿茶和黑茶的科学饮用、茶饮品的合理开发及深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化工》2017,(8):49-50
探讨分析不同产地的黄芪和红芪药材中总皂角的含量。对照品选择黄芪甲苷,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芪和红芪的样品回收率分别是96.87%和98.96%。在对红芪和黄芪中的总皂苷进行测定的过程中,发现不同地区的黄芪和红芪药材中的皂苷的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宕昌的黄芪中的皂苷的总含量最高,武都的红芪中的总皂苷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利用超声提取法对24批黄芪进行提取,分别测定总皂苷、总黄酮、总多糖的含量,综合评价品种、产地及生长年限对黄芪各成分含量的影响。采用DPPH-UHPLC-QTOF-MS/MS联用技术建立黄芪抗氧化活性成分筛选方法,利用DPPH及ABTS实验验证单体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内蒙古赤峰一年的膜荚黄芪的皂苷含量最高,黑龙江大兴安岭野生膜荚黄芪的黄酮含量最高,内蒙古武川一年的膜荚黄芪的多糖含量最高。抗氧化成分筛选实验结果显示,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优于皂苷类成分和多糖类成分。从构效关系上分析,黄酮类化合物连接的羟基个数越多其抗氧化活性越强,黄酮上的羟基成苷后,抗氧化活性下降。结果可为合理利用黄芪资源及黄芪农产品区域品牌资源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不同前处理方法:即干灰化法和湿消化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黄芪、山药、黄精、银杏叶、五味子中所含的有益和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得上述中药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有益微量元素,而铅与镉等有害微量元素的含量较少。但在不同的中药中有一定的差异,且不同的前处理方法对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影响较大,尤以干灰化法处理的药材中微量元素的溶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同产地不同品种苹果中微量元素含量情况,选取山东产地的两个不同品种的苹果为样品,采用湿法消解处理样品,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红富士苹果与粉红女士苹果中的K、Ca、Na、Mg、Zn、Fe、Cu、Mn、Cd、Cr和Pb 11种金属元素进行测定;结果显示红富士中K、Na的含量明显高于粉红女士,而粉红女士中Fe、Ca的含量高于红富士,Pb,Cd和Cr均未检出,两种苹果中的其他元素含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分析了不同地域黄花菜中多种常量、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各地黄花菜中均含有丰富的Ca、Cu、Fe、K、Mg、Mn、Zn、P等多种有益的人体必需元素,但它们的含量因产地不同而不同,既有相近性,又有差异性,而对人体有害的As与Cd均未被检出.方法中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7,相对标准偏差RSD <3.0%,回收率为93.2%~104.4%.该结果准确可靠,为黄花菜的质量评价、产地特征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