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Planning》2019,(17)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对小说《追风筝的人》进行了情态分析。笔者以主人公阿米尔的成长为线索,将小说划分为三个阶段,着重分析各个阶段中主要小句的情态系统,揭示了主人公阿米尔对哈桑如何由亲密到背叛,再由愧疚到自赎的心路历程,探讨了小说的成长主题,为读者的鉴赏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2-3
本文针对《追风筝的人》中的风筝意象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从故事的两个核心角色阿米尔和哈桑解读了小说中风筝意象所具有的深刻内涵,并分析了风筝这个剧情元素在整个剧情推进过程中所起到的纽带作用,同时也诠释了"追风筝"这个行为所蕴含的小说背景中的社会阶级属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1):107-108
亲子关系是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呈现的重要主题。伴随着亲子关系的不断变化起伏,从隔阂到和解,主人公阿米尔的内心也经历着成长和蜕变。文章基于对英汉译本的细读,通过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亲子关系,研究小说中亲子关系的变化对主人公内心世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8)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丁玲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创作的小说,该小说主要讲述了女主人公贞贞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从事抗日工作的故事。本文试运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以女主人公"贞贞"这一人物形象为中心,探究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挖掘人物关系背后的深层寓意。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6)
<正>这是一本令人震撼的小说,看完后也让我有很多感想。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应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风筝,它可以代表亲情、友情、爱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诚实,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小说开头和结尾重叠在一起,成为两幅相似的画面:广漠的天空,雪花飘落,空气寒冷而清澈,追风筝的孩子们欢笑着奔跑,追逐飞逝的光影。这一幕在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42-44
《等待野蛮人》是南非白人作家库切(J.M.Coetzee)的一部寓言体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帝国在利益的驱使下,构建"野蛮人",残忍地压迫周围部落、民族,这迫使地方行政官开始觉醒,走上自我救赎之路的故事。本文采用结构主义理论中的三组行动元(即,主体-客体,发送者-请求者;助手-对手)来分析小说内容,研究小说的整体结构,突出文明与野蛮的二项对立,在文章张力的中展现作者对"文明"和"野蛮"实质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2)
法国当代小说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代表作品《家谱》是作者众多优秀作品中的一部。小说在讲述主人公"我"从出生到21岁第一部作品出版之间的故事的同时,还讲述了遭受二战记忆创伤的其他人的故事。本文将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小说中特殊的创伤叙事,即碎片的,冷漠的写作。明确该结构对小说主题建构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1)
《海边的卡夫卡》采用双线推进的叙事模式讲述了少年卡夫卡精神聚敛成形的过程。奇数章的主人公为第一人称的田村卡夫卡,偶数章的主人公则是全知叙述视角下的中田聪。一直以来,村上文学的研究者们都只是将中田看作是卡夫卡的分身,并未对中田这一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有过多触及。为了更好地丰富作品的人物形象及其特征,本文试图从义素分析法解读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的中田聪的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9)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以下简称《乱点》)是冯梦龙《醒世恒言》中的充满喜剧效果、饶有趣味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刘、孙两家婚配纠纷为主线,讲述了三对青年男女阴差阳错的婚姻故事以及刘孙裴徐四家的家庭纠葛。人物的刻画与设定是此篇小说的"重头戏",多个人物形象的错综交织是构成故事复杂性和可读性的基础,人物形象的设定与人际关系的变化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动力,乔太守最终之"乱点"是化解纠纷、明晰事理的关键。本文将从人物身份、角色设定以及人物关系等角度,解开人物形象的"谜团",于"乱"中洞悉明朝市井风情。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9)
成长小说是描写主人公从少年成长至青年的过程中人格的形成以及生活轨迹的小说。资本主义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同时人们也逐渐从封建社会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人们在切断了和固有的封建社会的联系后也渐渐失去了在原本社会中存在的归属感,变得孤单起来,丧失了在原本社会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心感和归属感。由此而产生了孤立的个体凭借自身的力量探究人生寻求自我价值的种种现象。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进行"人格形成"的过程。以此为主题进行探讨和描写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以"心智的成长"为主题从而进行研究的小说形式,在世界文坛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受到很高的重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愈来愈受到西方文化及文学方面的影响。近现代的成长小说的创作及研究也开始受到了瞩目。在诸多作品中下村湖人的《次郎的故事》是一部描写主人公本田次郎在幼年时期被领养以及幼年到青年期的精神成长过程的小说。这部作品包含着浓厚的自传色彩,整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十分渴望母爱的同时又充满着反叛的情绪,在成长的过程中同自身同社会的各种矛盾的纠结与挣扎,是成长小说中的典型的代表作。本论文采取重文本分析,美学诠释的日本文艺学研究方法及比较文化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的范围,锁定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成长小说"这个领域和日本及作为背景的西方的成长小说,整部论文研究的重点,放置在对日本成长小说内容层面所进行的分析。内容则按照脱离贫困、跻身上层社会、确立个人价值体系、追求艺术之路等分类来进行分析从而比较出日本成长小说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