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7)
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是作家们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本文也是围绕这一主题对尾崎红叶的《金色夜叉》和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展开论述。《金色夜叉》被称为红叶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描写金钱和爱情纠葛的社会小说(在日本,社会小说是具有包容性题材概念的小说,特别是以婚姻家庭为题材的社会小说。比如德富芦花的《不如归》也被看作是社会小说),在如今的日本人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独有偶的一部关于爱情的杰作,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两部作品虽说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但都是关于爱情的小说。通过这两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够窥探到每位作家的爱情观,而且能够加深我们对爱情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92-93
一提到婚姻,大多数人脑海中呈现的都是"婚姻是爱情的坟墓",真的是这样吗?婚姻和爱情其实是生活中永恒不变的话题,尤其是英美文学中出现了不少女作家写的关于这类话题的作品。她们借以作品来表达自己对婚姻的理解和看法,比如《简·爱》这类长篇小说,作者主要描写的是独立女性对婚姻和爱情的态度,《飘》主要是对女主人公对爱情执着的描写,还有《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主要描写的是女主人公的理智爱情观。本文以《傲慢与偏见》为例,首先阐述了作品中展现的4种婚姻是怎样的,然后对作者的婚姻观进行剖析,最后总结了一下英美文学中的爱情婚姻观。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2)
"爱情"早已不是秘密,在中职学生的心灵世界里已静悄悄地绽放。为此,中职语文教材中爱情主题作品在教学中的地位已不容忽视,它与中职学生生理、心理的健康成长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爱情主题作品的教学对中职学生正确爱情观的形成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从古到今,东西方的很多学者都曾经热烈讨论过罗伯特·彭斯的诗歌《一朵红红的玫瑰》中那魅力无穷而又感人至深的爱情观,但没有多少学者使用哲学的方法去分析和阐释其爱情观,更没有人爱情的意图、爱情的本质以及爱情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在哲学的视野下去探讨和研究苏格兰人的爱情观。其实,从哲学的角度去阐释苏格兰人的爱情观会让诗歌的爱情主题得到一个更高的升华。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7)
莎士比亚作为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优秀的文学创作者,其中很多深受读者喜爱的文学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爱情观。忠贞不渝、男女平等、人性的关怀是作者文学作品以及现实生活中对爱情的追求与渴望。本文通过对《仲夏夜之梦》中爱情观的分析从而加深读者对莎士比亚爱情观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
《荆棘鸟》中生动的描画了三代人四位女性的感情经历,通过对玛丽、菲奥娜、梅吉和朱丝婷的爱情观以及她们对命运的抗争和对爱情追寻的剖析,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9)
成长小说是描写主人公从少年成长至青年的过程中人格的形成以及生活轨迹的小说。资本主义登上历史的舞台的同时人们也逐渐从封建社会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但是,人们在切断了和固有的封建社会的联系后也渐渐失去了在原本社会中存在的归属感,变得孤单起来,丧失了在原本社会制度下所拥有的安心感和归属感。由此而产生了孤立的个体凭借自身的力量探究人生寻求自我价值的种种现象。也就是说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进行"人格形成"的过程。以此为主题进行探讨和描写的小说就是所谓的"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是以"心智的成长"为主题从而进行研究的小说形式,在世界文坛中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并且受到很高的重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的到来,愈来愈受到西方文化及文学方面的影响。近现代的成长小说的创作及研究也开始受到了瞩目。在诸多作品中下村湖人的《次郎的故事》是一部描写主人公本田次郎在幼年时期被领养以及幼年到青年期的精神成长过程的小说。这部作品包含着浓厚的自传色彩,整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十分渴望母爱的同时又充满着反叛的情绪,在成长的过程中同自身同社会的各种矛盾的纠结与挣扎,是成长小说中的典型的代表作。本论文采取重文本分析,美学诠释的日本文艺学研究方法及比较文化研究方法进行分析。本研究的范围,锁定在日本近现代文学中的"成长小说"这个领域和日本及作为背景的西方的成长小说,整部论文研究的重点,放置在对日本成长小说内容层面所进行的分析。内容则按照脱离贫困、跻身上层社会、确立个人价值体系、追求艺术之路等分类来进行分析从而比较出日本成长小说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3)
爱情是人世间一个永恒的主题。但是,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均因其所处的病态社会环境使得人类美好的爱情可望而遥不可及。她在爱情观上持悲观的态度,不论小说中人物对命运是积极抗争还是消极无奈,他们都很难有美满的结局。不过,联系张爱玲本人的情感经历,这一切似乎又显得不难理解了。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5)
《爱,是不能忘记的》与《上海宝贝》两部作品的发表都引发了人们对"爱情"、"婚姻"和"道德"的讨论。两个时代,两场爱情,从中折射出了两代女性不同的爱情观。从张洁到卫慧,两代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爱情观经历了飞翔到堕落的过程,女性的神话被打破。两个时代的两场爱情,刻画了两个时代不同的生命形态,爱情从灵魂滑向肉体,是一个消费狂欢时代诗意沉沦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3,(22)
《暴风雨》与《廊桥遗梦》都是描写婚外恋的旷世佳作,都有着相似的婚外情的主题。本文的通过婚外情的角度来解读这两部小说所体现的不同的爱情观,旨在号召当代社会要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