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34-35
<正>一、由病态的心理引发人性悲剧张爱玲小说的悲剧意识最突出的是表现在人性的悲剧上,由人的病态心理引发出各种人性悲剧,在她的笔下,刻画出人心理的虚伪、卑劣、阴暗、扭曲,还经常通过人物的自身遭遇来深刻地表现现实的冷酷与人生的悲剧性。自私是人类所拥有的本性,它与生命共同存在,也展现人的生命意识。张爱玲小说中的人物似乎具有仁义、善良的品质,可是他们的内心都是为达目的而不折手段,都有着非常强烈的愿望,无不自私、孤独,伤害自己也伤害别人,无不上演着一出出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7)
张爱玲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作家,她的作品不仅有美妙的文字,更有其所特有的悲剧美。本文以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悲剧命运为研究对象,从分析《金锁记》、《半生缘》中的女主人公的悲剧性格和她们的悲剧命运入手,解读张爱玲小说主题以及其对女性人物塑造上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9)
亨利·詹姆斯善于创作反映社会现实的国际主题小说。黛茜·米勒是他笔下遭遇欧美文化背景与观念冲突打击的旅欧美国人代表。通过分析黛茜悲剧的文化寓意,深刻地解读了这位在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保持清新美丽的形象,并提出对现实社会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文化碰撞和冲突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1):107-108
亲子关系是小说《追风筝的人》中呈现的重要主题。伴随着亲子关系的不断变化起伏,从隔阂到和解,主人公阿米尔的内心也经历着成长和蜕变。文章基于对英汉译本的细读,通过小说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着重分析小说中的亲子关系,研究小说中亲子关系的变化对主人公内心世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9)
作为美国二十世纪文学的经典小说之一,《美国悲剧》中德莱赛通过刻画主人公克莱德成长经历和及其人生历程,激发读者对当时社会背景与人物的性格进行更深刻的反思,寻找其悲剧人生的根源。本文拟通过对消费主义意识占主导地位的美国所处时代社会特征分析,深入研究消费主义意识对悲剧人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8)
《爱玛》被当代大多数评论家看作简·奥斯丁六部小说中,最优秀、最能代表她的风格的一部作品。历代专家学者都看到了爱玛所体现的女性意识,而对其女性意识在主人公日趋成熟过程中逐渐消泯的悲剧性却很少注意,我们这里则主要通过小说主人公的性格分析来挖掘女性意识瞬间即逝的原因和小说圆满的结局背后的时代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5)
《不如归》是以明治维新后的社会转型期为特殊背景,围绕男女主人公武男和浪子的婚姻爱情而展开的悲剧故事。本文将以主人公的爱情悲剧为出发点,试从人物、情节设定等方面进行分析,来揭示深受封建思想荼毒的男女地位问题、家父家长制度等的弊端。这一系列的社会因素、封建陋习也注定成为女主人公浪子悲剧命运的一切源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8,(5):6-10
中国先锋小说的代表人物余华的小说承载着一种力,抒写了人生的苦难,同时消释生命的苦难。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对苦难和死亡的理解就不同。在余华的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童年时代对苦难和死亡的体验都不同程度的表现在他的作品中,使他的作品敢于直面死亡,在余华眼里的苦难和死亡都很平常,因此成为了他作品的一个独特视角,影响了他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
鲁迅先生笔下有许多人物都没有姓名,我认为这是作者表现人物悲剧命运的一种写作手法,比如闰土。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人生与卑微的命运,成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时代特有的典型形象。而正是这些形象,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着那个时代,让我们看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缩影;看到被侮辱、被扭曲的无数的"小人物"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3)
《夜色温柔》是美国作家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创作的半自传体小说,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为写作背景,主要讲述了美国心理学医生迪克·戴弗的美国梦破灭的悲剧故事。本文以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为切入点来分析主人公迪克的悲剧,为小说阅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