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广东省中山市南部组团总体规划编制为例,针对我国目前城市内部各城镇之间的区域协调问题,围绕区域城镇之间矛盾问题的归纳、协调措施的制定和协调机制的选择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以问题为导向的区域城镇组团协调规划编制的技术流程。通过比较分析,认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区域城镇协调规划,相对于传统的以目标为导向的区域协调规划,具有更高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黔东南州位于贵州省的东南部,城镇化水平处于较滞后的状态。本文主要是对黔东南州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功能结构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核心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以到整合、协调区域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昌九一体化建设基于区域协调的理念,在充分分析一体化发展可能性的基础上,分析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构建地区经济发展、城镇体系发展、基础设施发展和生态格局发展四方面的协调发展格局,引导产业转移,消除城市间体制和政策壁垒,实现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城市间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生态格局完善的协调发展,使江西省积极融入国家区域战略中,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4.
试论城市地名规划——以中山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建桑  李振  韩延星 《规划师》2006,22(Z1):79-80
地名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政治制度的反映.地名规划是引导城市经营和管治的重要工具,是城市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技术集成的复合工作.中山市进行地名规划有助于加强对旧城改造、新区建设中的地名管理,提高地名标准化的内在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对城市经营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温斌焘 《建设监理》2020,(6):23-25,56
与传统的单地块开发模式相比,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具有集约化利用土地、提升开发建筑与公共空间品质的优势。在采用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情形下,区域内地下空间和各地块建筑作为一个大系统由多元市场主体合作开发完成,工程建设的组织体系与传统开发模式产生较大差异,同一地块的地上建筑与地下空间之间、区域各地块之间均产生了大量的协调配合的需求。以西岸传媒港项目的协调机制为例,介绍区域组团式整体开发模式下由政府-业主层次、业主层次、设计层次、施工层次等构成的多层次工程协调机制,以供类似项目参考。  相似文献   

6.
卫琳 《规划师》2006,22(7):91-93
城镇密集区协调发展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突破传统的行政区界限的束缚,按照"整体推进、集聚发展、集约经营"的原则,引导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集聚,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要实行"空间开发管制",加强政府对区域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综合调控.在推动规划实施上,要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7.
区域交通体系对城镇空间有重要的引导作用。适应于江苏未来城镇空间规划、交通转型和节能减排发展需求,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发展模式。本文以江苏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为例,在分析现状交通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和城镇空间布局相协调的交通布局框架,指导交通系统的构建和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渠铮  何小坚  潘哲 《规划师》2006,22(2):33-34
佛山市处于珠江三角洲城镇密集地区,其现状交通系统存在区域交通设施、市域交通设施缺乏协调等问题.应从加强政府间、部门间的合作,发挥快速干道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加强以城区为主体的道路系统建设,关注货运交通系统的组织,完善公交系统及静态交通设施的建设等方面来实现交通系统的协调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何化忠  王萍  林琳 《建筑科学》2007,23(1):94-97,102
“市管镇”体制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出现的特殊行政体制,在全国的行政体制架构中占极少数,本文以中山市的规划管理实践为切入点,分析现行“市管镇”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中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改革的经验,提出了“市管镇”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于处于广深交通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一虎门、长安镇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文以珠三角地区的两个明星镇综合交通规划为例.对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发达城镇综合交通规划编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区域规划中利益协调初探——以长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漠视或规避多元主体利益间的冲突是传统区域规划失败的根本原因,维护公共利益是区域规划的本质要求。从以长江三角洲为例,从公共利益的概念和特征入手,分析了公共利益实现的三种基本途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规划编制与实施管理调整若干建议,从而提高区域规划编制的合理性、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区域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集合区生态位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旅游资源单体的结合与分散直接决定着区域旅游规划的定位。本文剖析旅游资源实体聚合与分散的特征,诠释了旅游资源集合区的内涵与外延,运用生态位理论探讨了旅游资源集合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以浙江省为例对区域旅游规划中旅游资源集合区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区域旅游规划中对旅游资源的多角度认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王晓东 《城市规划》2004,28(4):65-69
根据新泽西州域规划工作的经验,分析了区域规划的优势及我国目前区域规划工作开展中存在的矛盾、问题及体制障碍,并就在我国开展区域规划工作的必要性、紧迫性、难点和思路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体制创新:珠江三角洲区域协调发展的出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施源  邹兵 《城市规划》2004,28(5):31-36
从剖析珠三角区域协调问题的成因入手,指出导致不协调的根源在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与行政单元高度分割以及市场机制在一些领域的失灵和政府宏观调控在这些领域的缺失;同时,在概括西方发达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可供珠三角借鉴的一些经验教训;此外,对珠三角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基础进行了分析,提出自上而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自下而上的强烈沟通愿望是其优势条件,而将长期存在的行政区经济格局和与港澳协调制度安排的复杂性是其劣势条件;最后,明确了珠三角建立区域协调机制的原则和基本思路,并具体探讨了区域协调机制建立的两种方案和今后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北京市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耦合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基于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概念与内涵构建评价指标,在综合测度1990-2008年间北京市各系统的城市化水平的基础上,借鉴物理学上的耦合容量系数模型和改进的耦合协调度函数,评价三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度及其演变规律和作用机理。评价结果表明:(1)各系统城市化水平持续提高,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整个城市化过程是一个由人口导向型城市化向经济导向型城市化演变的过程;(2)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彼此之间的耦合协调性整体水平都较高,且处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并表现出与城市化划分基本一致的阶段性特征;(3)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及其彼此间的耦合协调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制改革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等的影响和作用。最后就北京市的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人口—经济—空间城市化协调性分析与评价可以作为城市规划明晰城市发展阶段和质量、确定城市合理规模、安排规划实施时序、制定对策建议以及检验规划效应的新依据。  相似文献   

16.
辽中城市群空间协调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虹  彭翀  顾朝林 《城市规划》2007,31(10):48-51
通过对国内城市群空间规划内容的分析和辽中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实践,提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应从城市群整体、都市区、城镇个体三个层次进行分析研究。其中,都市区层次应作为城市群空间结构规划的基本内容,重点进行研究。都市区空间规划主要通过对都市区内城镇个体的相关规划要素在空间上的协调,以达到统筹、协调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从城镇密集地区中等城市城镇发展和产业特征入手,归纳出城镇密集地区城际客流交换需求增加,城市交通和区域交通相互融合,货运交通日趋频繁的趋势;结合诸暨市市域交通规划实践,从规划编制体系、线网布局方法、客运枢纽布局、公路与城镇关系和网络技术标准等5个方面提出适应城镇密集地区交通趋势的中等城市市域交通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深,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特征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障碍。中国行政区划存在"地方市场分割"发展问题,政府通过"经济区建设"、"撤县(市)设区"等行政兼并方式具有负面效应,而"同城化"将逐步成为协调区域发展的新的区域管治模式,是中国区域空间管治转向的重要标志。但同城化地区管治面临管治主体层级差异、规划内容衔接失效和跨界合作激励缺乏三方面的困境,而同城化规划实施过程中通过交流和协商来解决矛盾和实现协调成为共识达成的平台,为未来区域管治转向的重要手段。随后,本文提出从基本任务、工作框架和编制程序三方面来构建同城化规划编制的整体框架,为同城化地区规划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西藏自治区西部小城镇发展的特点,提出通过差异化援助为城镇发展动力,通过可持续"造血型"项目援助,促进阿里地区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和狮泉河镇的城镇拓展,并根据狮泉河镇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大力推进大生态小城镇建设,建立阿里标准。并以此指导城镇总体规划。  相似文献   

20.
邹兵 《城市规划》2006,30(1):47-54
从四个方面总结了珠江三角洲城镇群规划在实施机制方面的改进,分析了当前城镇群规划实施受到的外部环境因素制约:加快发展的压力、行政区经济格局、上下级政府事权不清、部门相互掣肘等,并指出城镇群规划在自身工作定位及与其它部门规划的关系,与现有规划体系的衔接,规划实施调控的对象、方式、手段与机制方面所面临的诸多难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决定了现阶段城镇群规划作用的有限性特点。最后提出了对当前开展城镇群规划工作的四点基本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