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小云陈恭洋  李功权 《河南石油》2005,19(3):8-10,13,i001
沉积相研究是从成因的角度来研究砂体沉积特征和展布特征。通过对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桃园组识别出10余种岩石相类型和8种岩石相组合类型,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在核二段三角洲相地层建立了二维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不同的沉积时期各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和重力流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本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沉积相研究是从成因的角度来研究砂体沉积特征和展布特征。通过对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在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核桃园组识别出10余种岩石相类型和8种岩石相组合类型,确定了6种沉积微相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在核二段三角洲相地层建立了二维高分辨率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不同的沉积时期各沉积微相的组合特征和平面分布特征。指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和重力流砂体为有利储集相带,为本区的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高分辨率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重建了渤南油田的层序地层格架,认为渤南油田沙三段位于层 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中,具备良好的生油条件以及生储盖组合,高水位体系域也是有利的隐蔽油气藏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工作原理,分析了MT油田砂岩储层层序地层,识别了MT油田砂岩各油层系基准面旋回界面;认为MT油田砂岩含油层系可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层序、10个中期旋回层序、11个短期旋回层序。其研究结论可直接应用于油田开发调整。  相似文献   

5.
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综合应用取心、测井和地震资料对王庄油田坨826块沙三段扇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类型和基准面旋回进行了研究,以基准面旋回及A/S动态变化为控制因素,在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识别出5种沉积类型;根据短期旋回的叠加样式进行分析,组合成MSC1,MSC2,MSC3和MSC4共4个中期旋回,建立了满足油藏开发需要的中期基准面旋回等时对比格架。研究结果表明,中期基准面上升时期,盆地边缘部位形成的辫状水道沉积是该区优质储层集中发育段。实践证明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划分的储层内幕精度能够满足此类油藏开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埕岛油田馆上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馆上段是埕岛油田的主要含油层位,曲流河沉积,砂体变化快,常规小层对比方法难以准确识别地层层序。运用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在馆上段识别出3个中期旋回,12个短期旋回,中期旋回和短期旋回均为非对称旋回,以上升半旋回大于下降半旋回为主。以短期旋回为基本单元,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对储层进行精细对比,分析了各中期旋回储层的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控制下,利用储层随机建模技术研究不同级次基准面旋回内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的思路;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储层精细地质模型,为油田开发实现稳油控水,提高油气采收率提供了地质依据;通过对濮城油田沙三中亚段油藏研究表明,此项技术较准确的反映了储层的非均质性,是一套简单、行之有效的油藏精细描述技术。  相似文献   

8.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二次勘探及认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油气勘探 3 0年 ,历经预探、详探、二次勘探等 3个阶段。预探阶段探明储量曾为 12 65× 10 4t,详探阶段大幅度下降到到 12 6× 10 4t ,原因主要是勘探早期二维地震测网较稀 ,圈闭不落实 ,加之探井太少 ,对油层特征认识不够深入。二次勘探阶段广泛采用三维地震和测井、钻井等方面的新技术 ,同时应用新理论、新方法开展地质综合研究 ,深化对地质规律的认识 ,不断有勘探新发现 ,探明储量有望再增长到 10 0 0× 10 4t。  相似文献   

9.
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亚段2 3砂层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及方法,对濮城油田南区沙二上亚段2 3砂层组进行了精细的地层对比,划分出两个中期基准面旋回,13个短期旋回,其中沙二上亚段2和沙二上亚段3砂岩组各对应一个中期旋回。在此基础上将沙二上亚段2砂岩组和沙二上亚段3砂岩组各细分成7个小层,从而对研究区沙二上亚段2 3砂层组进行了精细的地层对比,为油田进行更加精细的油藏描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对岩心、测井资料的综合分析 ,在高邮凹陷 SN油田阜三段识别出 3种型式的短期旋回相序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划分出 12个短期基准面旋回 ,建立了以短期旋回为骨架单元的等时地层对比格架。分析了地层格架内砂体的展布特征 ,对阜三段有利储层分布区和油气赋存层位进行了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为了满足开发区寻找剩余油分布的需要,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为指导,运用地层基准而原理,通过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的综合解释,在濮阳凹陷胡状集油田胡5块沙三段上,中亚段中识别出短期,中期和长期3种规模的地层旋回,分别响应于不同级次的基准面旋回,对沙三段上亚段3-4及中亚段1-10砂组进行对比,建立了全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并就层序对储层分布的控制及层序内部主要沉积微相的展布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为一套以砾岩为主的粗碎屑沉积,是该区最重要的含油层系。对其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是长期存在的一个问题。最近从深入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入手,着力识别层序界面,首次将其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继而深入解剖层序构成.划分体系域、准层序组和准层序,较好地解决了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层序的空间展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东海西湖凹陷平湖油气田花港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岩心观察、测井与录井资料,对平湖油气田花港组河流相地层进行了高分辨层序地层分析,识别出2个中期旋回(MSC1与MSC2)与20个短期旋回,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短期旋回分4种类型并以非对称旋回为主。两个中期旋回为非对称旋回,但MSC2对称性更大,反映了可容纳空间的持续增加。在基准面旋回的控制下,沉积相呈现有规律的辫状河曲流河辫状河曲流河交替演化,在每个中期旋回均以辫状河开端,以曲河流结束,由于中期旋回在长期旋回中的位置不同,曲流河的特征也有所不同。位于中期旋回上升半旋回中部的曲流河及底部的辫状河是研究区的有利砂体,尤其是前者最为有利。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层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在T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地震储层预测技术向油田开发领域的延伸,了解储层展布体系,提出了基于开发小层的储层精细地震反演技术。首先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指导小层划分,确保地层格架的等时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础上以开发小层为约束,以测井资料为出发点,根据地震响应的趋势进行波阻抗反演,预测储层展布规律。在T油田的应用证明,基于小层约束的地震反演能够提高地震资料的纵向分辨能力,有效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可更加清楚地揭示小层内储层的分布特征,为油藏评价、油田开发方案编制和实施提供翔实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地震等多种资料,对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学进行了系统研究。识别了济阳坳陷上第三系层序界面,将整个上第三系划分为1个三级层序(相当于长期旋回),将研究范围内的馆陶组地层和明化镇组下段划分为3个体系域和7个准层序组(相当于中期旋回)。在全区进行连井对比基础上,建立了全坳陷的层序地层格架,总结了层序地层体制内的沉积体系的纵向演化和平面展布特征。济阳坳陷上第三系河流相沉积体系的演化经历了早期的冲积扇辫状河阶段、中期的过渡性河流阶段和晚期的高弯度曲流河阶段;各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展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古构造和古地形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层序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分布的一门学科,它是在地震地层学的基础的上综合了所有地层学的最新发展而诞生的,是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是当今层序地层学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文章介绍了T.A.Cross领导的成因地层组提出一种高分辨 率的层序地层分析方法-旋回层序地层学并以此为指导,利用钻井、地震资料、岩心和各种 分析资料,对某地区的层序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了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7.
依据岩心,测井资料,采用T-R旋回划分方法在年心索地区下第三系沙四段牛心索油层识别出8个T-R旋回,建立起这区的层序格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区地层对比,指出沙四段主索油层总体上是水体加深的沉积序列,其有利的含油气层段是层序Ⅳ,Ⅴ和Ⅳ。  相似文献   

18.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的基本理念与原理,结合潜江凹陷潜江组测井、地震及岩心资料,将潜江组划分为8个三级旋回层序,同时建立了该凹陷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模式。潜江组沉积时期。潜江凹陷为一北陡南缓的箕状凹陷,受沉积物源分布和古地形的影响,潜江组各层序发育时岩性分布各有差异,除凹陷北部及西北部为碎屑岩分布区外。其他大部分地区则被盐岩、泥膏岩所占据。因此,在进行层序地层研究时,分为碎屑岩层序和盐岩层序2种沉积类型。  相似文献   

19.
The Liuzan Oilfield, located along the boundary between Luannan County and Tanghai County, Hebei Provin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il fields for the Jidong Oilfield Company. As seen from the tectonic setting, it is situated at the frontal zone of the Yanshan fold belt on the northeast corner of the Nanpu Sag of the Bohai Bay Basin. It joins the Nanpu Sag in the west and links the Matouying Arch in the east through the northwest trending Baigezhuang Fault, and its structural ar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