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说,老外婆们年轻的时候,还没有美仕唐纳滋,也尝不到避风堂里的港式甜点,只有老字号店的各色糕团,充当着闲暇时光里嘴里的一口甜心丸,当然,这些流传至今的老字号点心经历了无数美食家的口,算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了。  相似文献   

2.
魏水华 《中国食品》2021,(5):140-143
糕团,也许是被中国人赋予喜庆意义最多的食物。如果说传统节日包含了农耕民族对自然的景仰和四季的敬畏,那么糕团就是中国人在传统节日里,上飨神明、下赠肚子的礼物。现如今,过年要吃年糕、清明要吃青团、端午要吃打糕、七夕要吃巧果、重阳节要吃重阳糕、冬至要吃麻糍,虽然它们的名字各异,但其实都是同一种东西:含水量较多的、以淀粉为主料制作的点心。  相似文献   

3.
正位于中华第一街——南京东路(浙江路口)的上海沈大成餐饮速食有限公司隶属于上海杏花楼集团公司,是一家专营各类糕团、点心和上海风味菜肴的中华老字号企业,享有上海"糕团大王"之美誉。其双色糖年糕、细沙条头糕、  相似文献   

4.
糕团风光     
正我一直对糯米食品不太带感,八宝饭、粽子、粢饭团、糯米鸡、汤圆之类吃几口就饱了,还容易犯胃酸,却对几款糕团情有独钟。古人诗云:"珍重题糕字,风光又一年"。糕在我印象里是深有形式感的食物。记得小时候,父母的亲朋好友同事邻居,凡遇乔迁、做寿、添丁、升学、红白喜事等大小事件,总会大规模分发糕团。赏味性倒在其次,重要的是其指代的某种仪式和情绪,以  相似文献   

5.
顶糕     
湖北省江汉平原有一种传统几味小吃——顶糕。因其好看好吃又好玩,故被人们称为江汉小吃一绝。 艺人们挑着一头是小火炉,一头是原材料的顶糕担子,走街串巷,敲着竹梆子叫卖:“吃顶糕来吃顶糕,不吃顶糕是个苕(傻瓜)!”这么一吃喝,马上便围来一群人,而大多数是小朋友。 顶糕都是现做现卖,顾客趁热现吃。顶糕的制作很有趣,一套工具十分精巧,那火炉是一种轻便的红泥小  相似文献   

6.
撑腰糕     
撑腰糕、撑腰糕,要撑着腰吃糕。要撑着腰吃糕,才香。要撑着腰吃糕,才甜。要撑着腰吃糕,才糯。要撑着腰吃糕,才会有滋味。  相似文献   

7.
苏州人对糕团有着"一日不可无此君"的特殊感情,而糕团在苏州更是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在北京时曾作《阅世编》一书,内里提到了苏州的糕团:"祝寿糕团上插人仙……须眉毕现,衣褶生动,俱以染色面为之,  相似文献   

8.
食糕史话     
糕,从米,羔音。古代糕多写为“ ”。据《方言》对糕的解释:“饵,谓之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则说:“米而饼之,蒸之则曰饵,即今江苏之米粉饼、米粉团也。”按现代《辞海》的解释:“糕是用米粉、麦粉或豆粉等做成的块状食品,如年糕、蛋糕、绿豆糕”。不过从外观上很难把糕和饼区分开来,大体上说,糕较饼松弛、多为蒸制食品,而且也不那么干硬。 我国食糕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商周时期。据文献记载,周武王伐纣时,纣王派闻伸出兵抵御。在行军途中,为了减少埋锅造饭的麻烦,闻仲制做出一种用炒熟米粉掺和饴糖的条块状甜 ,…  相似文献   

9.
华夏大地的八大菜系让老饕们尽享舌尖上的美味。然而,八大菜系之外的糕团、面点类美食同样令吃货们乐此不疲,尤其是姑苏城的苏式糕团面点更是上海人的最爱。在上海,以苏式糕团面点闻名的中华老字号"沧浪亭"每天食客盈门。粉丝们说:"我们就是冲着‘沧浪亭’的品牌来的。"话说沧浪亭隶属于上海新亚富丽华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沧浪亭,始建于1950年5月,至今已有65年历史。当年,一位名叫王寿平的苏州人在上海重庆南路122号(近复兴公园)一间不到10平方米的小屋内,开设了一家以姑苏名园"沧  相似文献   

10.
有道是苏州城里有两“糯”,一是苏州人吴依软语说话声音糯,还有就是黄天源糕团糯。 黄天源是一家创建于清代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的糕团店,开设在苏州城中心宋代道教建筑玄妙观的东脚门边。这家以“肥润香软、甜松糯韧”特色诱人的糕团店,在沪宁线一带素享盛名,并蜚声海外。每天早晨,店门口都排有长队。上海人到苏州,无不以带几盒黄天源糕团回去为快。 黄天源糕团店每天都有七、八十种糕团上柜应市,有如玫瑰猪油甜糕、葱猪油成糕、水蜜  相似文献   

11.
正在江浙一带,糕团的诱惑力始终是相当大的,老一辈人大多有过排队买糕团的经历。江南糕团品种多,味道全,工艺精。到江南不吃糕团,那就不算到过江南。其中,有一款定胜糕,因其名与"定升"谐音,取"上升"和"胜利"之意,千百年来,一直为此地民间添丁、赶考、乔迁和建屋等喜庆节日馈赠亲友的礼品。定胜糕,因其状如"定榫",所以原名为"定榫糕",被称为定胜糕,则始于南宋时期。记得在笔者小时候,定胜糕是十分常见的  相似文献   

12.
正芳婆糕团店在南京人的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老南京人来说,跑再远的路排再久的队来吃一趟芳婆也是值得的。据说上世纪80年代芳婆就已经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地卖糕点了,不过那时候只卖蒸糕,一直到现在,店里的小吃品种越来越多。芳婆承载着一代人的记忆。酒酿元宵酒酿元宵里的小圆子软软糯糯,赤豆也是一颗一颗的,并没有打成泥。酒酿味正正好,适合大众的口味。  相似文献   

13.
李盛仙 《美食》2004,(5):25-25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重阳节,民间素有吃糕的习俗,因“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图个吉利,各地风味名糕众多,略辑一二:  相似文献   

14.
用鱼糁制作菜肴在传统菜中比较常见,比如早些年的工艺菜百花江团、百花鱼肚,就是用鱼糁去作花底,再牵摆出各种花形。现在也有的把鱼糁装入标花筒里挤成鱼面,再用来烹制菜肴。而在湖北、湖南两省,人们却习惯将鱼糁制成鱼糕后,再用其烹制成各种菜肴。  相似文献   

15.
荆沙鱼糕     
钟芳 《饮食科学》2014,(1):44-44
荆沙鱼糕在鄂菜中最负盛名,凡是到过湖北的人几乎必食之。去年国庆前夕,我开车到湖北出差,在荆州境内第一次吃荆沙鱼糕的经历,给我的味蕾留下了一次难忘的记忆和享受。  相似文献   

16.
美导 《美食》2011,(8):56-56
鲁迅经常工作到午夜前后,养成了喜欢吃点心的饮食习惯。1935年4月,他在上海写下《弄堂生意古今谈》,文中便提到了一种糕点:玫瑰白糖伦教糕。玫瑰白糖伦教糕,最早出现于广东顺德的伦教镇,因此而得名。玫瑰白糖伦教糕问世于明代,鲁迅很喜欢这种传统美食。在《鲁迅日记》里,也有关于糕点的记载。  相似文献   

17.
《美食》2016,(11)
正东方与西方食物的差别,我想还是在于一个温度,这个温度,也许用食物的热烈程度来概括比较好。西方的食物暖而绚丽,东方的食物则清幽神秘,日本的茶果子、苏州的糕团,都有这种特质,符合东方人含蓄内敛的精神底子,一则七律。苏州糕团品种多,色泽鲜艳,入口软糯,以香甜细腻著称。诸如玫瑰猪油大方糕、松子黄千糕、椒盐麻糕、枣松猪油夹糕、五色松糕、马蹄糕、炒肉团、双馅团、青团、虾肉汤团等名目繁  相似文献   

18.
根据我国米制品的具体现状,为了满足延长米制制品的保质期的要求,以变性淀粉、乳化剂、瓜尔豆胶等为原料,研制了一种复配型糕闭品质改良剂。实验表明:该糕团品质改良剂能够提高糕团的粘弹性和柔韧性,明显提高糕闭的抗老化回生。  相似文献   

19.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在旅游胜地苏州,人们游览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园林景色之后,再品尝一下苏州的美食,何尝不是一件令人惬意的美事。要说苏州的美食那就多了:有著名的长江三鲜之一的刀鱼;太湖三宝的太湖银鱼、梅鲚、白虾;天下第一鲜的文蛤;肥美的太湖鹅;色香味俱佳的苏州酱汁肉;“莼鲈之思”的太湖莼菜;还有苏州城的水红菱、洞庭东山的杨梅、枇杷……真是琳琅满目,不胜枚举。但是在苏州民间,人们看重的却是苏州糕团。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北京时曾写过《阅世编》一书,书中就提到了苏州糕团:“祝寿糕团上插八仙……须眉…  相似文献   

20.
尊敬的读者,您可能在一九八三年第一期《食品科技》的封二上看到了北京苏州糕团店开业的盛况;上面还提到了专程来京传艺的冯秉钧老师傅.他就是苏州市黄天源糕团店的著名糕团大师.正是这些技艺高超的大师,做出了许多味美绝伦的糕团,使“黄天源”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