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钛微合金钢中碳氮化钛固溶量及化学组成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关热力学理论,提出了钛微合金钢中钛、碳、氮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平衡固溶量及平衡沉淀析出的碳氮化钛的化学式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典型化学成分的钛微合金钢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常情况下在较高温度析出或未溶的碳氮化钛相当接近于TiN.  相似文献   

2.
钒微合金钢中碳氮化钒固溶量及化学组成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相关热力学理论,提出了钒微合金钢中钒、碳、氮元素在奥氏体中的平衡固溶量及平衡沉淀析出的碳氮化钒的化学式系数的理论计算方法,对典型化学成分的钒微合金钢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微合金钢必须根据最终用途进行专门设计,因钢的性能是使用的长期表现、担保、安全和经济性的关键。本文阐述了来自生产方所使用的一些微合金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鞍钢钒、钛、铌微合金钢的应用与开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钒、钛、铌在钢中的微合金化作用作了全面阐述,并介绍了鞍钢在开发钒、钛、铌微合金钢方面所进行的工作及前景。  相似文献   

5.
铌微合金钢中碳氮化铌化学组成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由热力学计算方法导出的二元微合金碳氮化物化学组成的理论计算公式,对一系列铌微合金钢中在奥氏体中沉淀析出的碳氮化铌的化学组成进行了实际计算,计算结果与有关文献给出的实验结果基本吻合。计算结果表明,碳氮化铌中碳化铌的摩尔分数x随温度的变化曲线一般为具有一极大值的连续上凸曲线;钢的化学成分中C量升高将使x增大,N量升高将使x减小,Nb量升高将使x增大;C、N量升高将使x取极大值的温度升高,而Nb量升高将使该极值温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微合金钢进行同溶析出处理的方法,考察了微合金钢的显微组织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对电工纯铁进行热轧后考察了品粒尺寸与磁感应强度的关系。试验结果显示,在较弱磁场强度下,B8随晶粒尺寸、析出物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较强磁场强度下,B50、B100不会随晶粒尺寸和析出物尺寸而变化。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攀钢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开发与生产的思路、状况及进一步发展的设想。攀钢发展战略的重点是利用资源优势,发展低合金钢。  相似文献   

8.
1引言 为了满足管线钢发展的迫切需要,炼钢、轧钢、制管等技术的发展使各种苛刻环境(如酸性环境、深海、极地)下高钢级管线钢的应用成为可能。就炼钢来说,墨西哥的技术通过电弧炉(EAF)、真空脱气(VD)、钢包处理(LF)、连铸工艺(CC)的配合实现了纯净钢的生产。在管线钢生产过程中,对微合金元素的控制已经达到ppm级别。钢中的磷、硫含量的降低减少了HIC敏感性、偏析带的硬化倾向。  相似文献   

9.
在承钢1780热连轧生产线上,轧制了钒微合金钢及钒钛复合微合金化钢,研究了微钛处理对钒微合金化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钒微合金钢经微钛处理后生成了少量TiN析出物,其数量较少,晶粒细化效果有限;由于钛与氮的优先结合,减少了与钒结合的氮含量,降低了钒的析出量,导致微钛处理的钒微合金钢抗拉强度降低约54 ...  相似文献   

10.
我国低合金钢及微合金钢的发展、问题和方向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东涛  刘嘉禾 《钢铁》2000,35(11):71-75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低合金及微合金钢的主要进展,结合国外低合金高强度钢的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的研究,提出了我国工程结构用低合金钢的发展方向和开展相关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Nb、V、Ti在微合金钢中回溶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毅  张鹏程  唐荻  黄国建 《钢铁钒钛》2007,28(2):33-36,42
通过萃取复形薄膜的方法,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技术,研究了Nb-V-Ti和V-Ti微合金钢中,Nb、V、Ti的碳氮化物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下保温时的回溶情况.结果表明,Nb-V-Ti微合金钢中较大的析出物是由少量的Nb、V和大量Ti一起在凝固过程中析出,形成复合的(Nb,V,Ti)(C,N)析出物.V-Ti微合金钢中,Ti的加入对于V的回溶具有拖曳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铌、钛复合微合金钢的优化设计及物理冶金OptimalDesignandPhysicalMetallurgyofMultilpleAlloySteelContainingNbandTi摘自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张晓钢的博士学位论文,导师:吴宝榕叙述了...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个称为再结晶控轧的新控轧方案及相应的合金化原则。再结晶控轧不要求分段轧制及在奥氏体未再结晶温度区轧制,从而避免了常规控轧所具有的两个主要缺点,即生产率较低及需要强力轧机。 对0.13V—0.017Ti微合金钢的研究表明,钒钛系微合金钢具有高的奥氏体晶粒粗化温度,低的奥氏体再结晶温度以及热变形后小的晶粒粗化速度。此外,这种微合金钢还表现出足够的过冷能力和铁素体内碳氮化合物析出硬化能力。这些特性使得钒钛微合金钢特别适于实施再结晶控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腐蚀试验,研究了加铬和不加铬两种低碳微合金钢的耐腐蚀性能差异,试验表明:钢中加铬抑制了内锈层中的α-FeOOH生成,导致锈层含有大量的β-FeOOH。含铬钢内锈层中的β-FeOOH水分含量明显大于不含铬钢,使其内锈层稳定性差、疏松,耐蚀性明显低于不含铬的低合金钢。  相似文献   

15.
合金钢连铸自动配水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金钢连铸自动配水系统由现场一次仪表、PLC控制机构、执行机构和上位机4部分组成,系统根据配水模型对水量进行控制。生产实践表明,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可靠,控制精度高,水量的控制误差不到1%。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自动配水系统在合金钢连铸中的应用。重点从系统控制原理、结构组成、应用程序以及系统特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钒元素最早作为一个重要的钢的合金元素,源自于钒钢回火后所得到的性能。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了~1 n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对钒钢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的兴趣。第二项及时的技术进步是控制轧制,特别是板、带产品控轧技术的开发。本概述的内容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历史背景,即淬火回火钒钢,等温时效时、常规控轧时和薄板坯直接装炉时的析出,以及提高钒微合金钢强韧性的进展。介绍钒钢显微组织的特征,特别是析出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的进步,由于70年代X-光能谱分析的运用,电子能损失谱的运用使得钒微合金钢中碳和氮的定量分析得以实现。当今,关于钒钢还存在许多矛盾的课题。这些课题包括有:钒碳化物均匀析出物的形核次序,这类形核是否是共格形核,钒析出物的化学成分,相间析出的形核机制,奥氏体中钒的碳氮化物形变诱导析出的重要性,相间析出和铁素体中的无序析出对屈服强度的贡献,以及工艺过程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对这些课题进行讨论,并将结合其它合金的长期研究,集中讨论热轧钒微合金钢。  相似文献   

18.
利用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技术研究了一种低碳微合金钢中Nb、Ti碳氮化物的回溶行为.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第二相粒子发生回溶,第二相粒子的数量减少,尺寸也逐渐变细小.同时,粒子形貌由主要呈近球形逐渐变为主要呈方形.加热过程中,Nb和Ti的碳氮化物均会发生溶解,Nb的回溶速度要比Ti快.  相似文献   

19.
钒元素最早作为一个重要的钢的合金元素,源自于钒钢回火后所得到的性能。由于透射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达到了~1 nm,以及选区电子衍射技术的进步,提升了对钒钢显微组织进行研究的兴趣。第二项及时的技术进步是控制轧制,特别是板、带产品控轧技术的开发。本概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历史背景,即淬火回火钒钢,等温时效时、常规控轧时和薄板坯直接装炉时的析出,以及提高钒微合金钢强韧性的进展。介绍钒钢显微组织的特征,特别是析出物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及技术的进步,由于20世纪70年代X-光能谱分析的运用,电子能损失谱的运用使得钒微合金钢中碳和氮的定量分析得以实现。当今,关于钒钢还存在许多矛盾的课题。这些课题包括:钒碳化物均匀析出物的形核次序,这类形核是否是共格形核,钒析出物的化学成分,相间析出的形核机制,奥氏体中钒的碳氮化物形变诱导析出的重要性,相间析出和铁素体中的无序析出对屈服强度的贡献,以及工艺过程参数对性能的影响。对这些课题进行讨论,并将结合其它合金的长期研究,集中讨论热轧钒微合金钢。  相似文献   

20.
针对含钛微合金钢板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低温冲击韧性波动的现象,从化学成分、冲击试样断口形貌、金相组织及夹杂物等方面分析了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含钛微合金钢板的低温冲击功波动大主要与钢板有害元素含量、内部组织、夹杂物尺寸大小和分布等因素有关。为此对钢的化学成分进行优化调整,适当降低碳质量分数,严格控制磷、氮、氢等有害元素质量分数以及加热工艺参数细化组织,适当加快轧后的冷速可有效改善带状组织,提升钢板的低温冲击性能,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