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三五”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贯彻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立足国内、发展海外,推进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积极探索勘探新领域、新层系,保持良好的勘探成效和较低的作业成本,探明地质储量及产量快速增长,开创了海洋油气勘探新局面。中国海油通过勘探理论及关键技术攻关,创新及发展了复杂的地层—岩性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深层潜山油气藏、深水油气藏的成藏机理,攻关海上中深层地震勘探、复杂地层高效钻井、海洋勘探装备等关键技术;在渤海湾盆地潜山、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珠江口盆地阳江凹陷及惠州凹陷、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等多个区域不同地质类型层段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海外勘探权益可采储量稳步增长,初步形成了海外战略布局。“十四五”将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持续攻关深层油气藏、深水油气藏、高温高压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勘探关键技术,不断拓展勘探领域和方向,海外勘探将继续坚持“经营勘探”,突出战略核心区,力争获得更多更好的优质储量。  相似文献   

2.
"十二五"以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国内勘探油气储量发现再创历史新高,成熟区勘探拓展连获成功,勘探新区新领域不断开辟。石油地质理论的创新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是中国海油"十二五"勘探突破的重要保证。渤海活动断裂带油气差异富集理论,南海北部大陆边缘深水油气成藏理论及南海西部高温高压天然气成藏理论的重大创新,以及针对中国海域复杂地震地质条件的地球物理采集处理等一系列技术重大创新,引领了中国海油,在渤海海域、南海北部深水领域、高温高压层系获得了一系列油气勘探重大突破。"十三五"将继续创新地质认识,发展关键技术,为中国海油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海油)油气勘探取得丰硕成果,国内油气勘探发现再创历史新高,探明地质储量稳步增长,在渤海活动断裂带、南海西部高温高压领域及南海北部深水区取得重大勘探突破;海外勘探权益可采储量稳步增长,形成了北非撒哈拉、南大西洋两岸等4个储量规模区;非常规油气勘探加快勘探开发生产一体化进程,探明储量及产量快速增长。今后一段时期,国内勘探将大力推进渤海深层勘探,适时开展南海中南部油气勘探,同时加强稠油和低孔低渗油气藏的攻关;海外勘探将继续坚持"经营勘探",突出战略选区,力争获得更多更好的优质储量。  相似文献   

4.
再看国内,2012年全国石油天然气探明储量大幅增加,产量稳中有增,我国油气资源的保障能力稳步提升.2012年全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15.2亿吨,同比增长13%,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10次也是连续第6次超过10亿吨的年份.新增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7亿吨,同比增长7%. 就三大石油公司来看:2012年,中国石油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已连续6年超过6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超过4000亿立方米,油气储量当量超过10亿吨;中国石化油气探明储量首次突破8亿吨油当量;中国海油国内自营勘探发现创下历史新高,加上海外油气资产大幅增加,储量替代率高达188%.中国海油储量替代率连续四年超过150%.  相似文献   

5.
提及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业内熟知的往往是最早敞开国门,"引进来"勘探开发海洋油气资源的辉煌历史,而对"走出去"的光辉历程知之甚少。其实,在中国海油上演的国际化大戏中,"走出去"也是重头剧目。回眸中国海油的国际化发展之路,虽然风雨如磐,但使中国海油的发展出现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而今,中国海油这艘巨舰正在国际市场的大海里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相似文献   

6.
科技领先战略使中国海油的科技发展在“十五”期间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五”期间,中国海油共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渤海大油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的11个课题、与国家863项目相配套的总公司“十五”重点研究项目的24个课题,并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完成了基础应用型重大专项的10个课题。高技术研究引领了海洋石油全行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了拥有知识产权的10项关键技术。1油气可采资源评价与复杂勘探目标评价技术通过中国近海第三轮油气资源评价和参与全国新一轮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首次应用在国内具有创新性的、基于成藏组合-圈闭的地质…  相似文献   

7.
过去的一年,中国海油勘探计划执行良好,探明、控制和预测储量发现均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海外业务也取得重要进展,国际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十二五"已实现良好开局,为中国海油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8.
深入总结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在不同勘探领域取得的各项成果,梳理和分析油气成藏理论新认识和技术新进展,以期为“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提供依据。5年来,中国石化大力推进高质量勘探,通过攻关中西部三大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四川盆地致密气及深层—常压页岩气、东部成熟探区复杂隐蔽油气藏、中西部碎屑岩致密油气等领域的油气富集理论、甜点预测技术及低成本工程工艺技术,发现并培育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四川盆地涪陵页岩气田两个10×108t级大油气田,拓展了6个亿吨级规模效益增储阵地。通过中国石化矿权区油气资源赋存状况研究,明确了“十四五”发展思路及措施:立足长期低油价下高质量发展,加大勘探力度,拓展资源类型、突出区带整体、注重低品位盘活,加快推进勘探大突破大发现,预计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9.6×108t、天然气地质储量1.16×1012m3。为确保发展目标顺利实现,提出了持续加大勘探投入、加大地震勘探、加强风险勘探、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工程技术5项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新疆石油地质》2001,22(2):102-102
在2000年12月11~15日召开的中油股份公司油气勘探技术座谈会上,中油股份公司总裁黄炎提出了公司“十五”期间油气勘探发展的总思路、主攻方向和重点地区。  (1) 油气勘探发展的总体思路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寻找商业储量为主要目的,着眼于全公司优先勘探项目,依靠科技,加强研究,突出重点,优化部署,并积极创造条件开拓海外业务,为保持中油股份公司在国内油气领域的主要地位,实现“十五”发展目标,提升公司价值,提供足够的资源保障。 (2) 油气勘探的主攻方向和重点地区是:立足七大盆地(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塔里…  相似文献   

10.
1999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气勘探工作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寻找经济可采储量为目标,深化地质综合研究,加强科学勘探,加大科技攻关力度,强化了先进适用的主导勘探技术的探索和应用,油气勘探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6月底,中国海油召开董事长办公会,专题研究南海油气勘探开发工作。会议强调,要在打造以“海洋石油981”为旗舰的“深水舰队”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谢玉洪 《石油学报》2021,42(1):119-127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油)的稳固发展离不开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勘探管理模式。立足于国家能源安全发展的要求,为解决海洋油气勘探的瓶颈难题,实现建设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目标,中国海油提出基于多元作业方式协同的海洋油气集约化勘探管理模式,深化了勘探管理原则、管理制度、作业方式、动态管理、环保管理、商务模式和人才培养7个方面的内涵。为实现大规模优质油气储量发现、解决海洋油气勘探关键理论技术难题、实现中国特色国际一流能源公司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油在海外油气勘探经营活动中,所面对的经营环境与国内相比绝然不同,因此运作时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一些新问题和矛盾。海外勘探项目不能及时获取技术方案或者采办周期过长影响勘探作业进度;而采办人员普遍感觉有两个问题很纠结,一是勘探项目的采办需求缺少计划性,不能满足采办周期需求,从而在采办过程中疲于奔命,处于极为不利  相似文献   

14.
天然气具有清洁低碳等优势,在实现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海油为响应国内不断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的号召,提出了三个万亿大气区战略布局,即:南海万亿大气区、渤海万亿大气区和陆上鄂东-沁水万亿大气区,这三个万亿大气区是中国海油国内天然气增储上产的主要区域。本文聚焦资源基础、勘探方向、勘探理论认识与技术攻关方向,明确了中国海油建设三个万亿大气区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研究认为:(1)中国海油在南海北部、渤海海域和陆上探区具备实现三个万亿大气区的现实储量基础和资源潜力;(2)深水深层、深水超浅层、浅水深层和陆上深煤层,是未来中国海油开展天然气勘探的重要方向;(3)深部优质储层分布规律和深部油气富集机理等理论认识,深部储层改造、深部地震成像等关键技术,是未来需要重点攻关的理论技术方向。  相似文献   

15.
勘探工作是石油公司一切工作的基础,要进一步深化公司的基础研究、综合研究和区域地质研究,力争勘探工作有较大的突破。坐落在北京东城区二环路朝阳门立交桥环岛上的中国海油大厦,从远处看过去就像一艘启锚远航的巨轮。这家年轻的公司,正以崭新的姿态,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综合型能源公司",向着"2010年实现再造一个中国海油"的宏伟目标奋力迈进。2002年,中国海油油气产量为3207万吨,而2006年油气产量达到40337/吨,涨幅超过25%,5年共生  相似文献   

16.
历经18年海外创业和发展,中国石油集团海外油气合作项目的权益产量实现了从0到5000万吨的跨越,并将"十二五"的目标锁定在1亿吨。2012年8月23日,中国石油总裁周吉平表示,今年将投资1000亿元,用于海外项目的收购。2011年顺利建成第一个海外大庆后,中国石油海外布局又有了新目标。周吉平说,未来的5~8年,海外产量将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评价油气田勘探的成果,并为开发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是可采储量研究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随着中油股份公司海外成功上市及中国加入WTO,对我国储量评估工作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已势在必行。因此,有必要对可采储量计算中的参数进行认真选取,对计算方法进行充分研究和总结。在不增加勘探工作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将油气田可采储量计算得更加接近客观实际。在收集辽河油区已开发油田的182个开发单元的静、动态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采收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采用多元回归、灰色理论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经过分析筛选,得出了适合辽河油区不同类型油藏采收率类比标准序列及经验公式,为勘探阶段采收率的标定提供了依据。该公式适用性较好,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化于2001年开始从事海外油气勘探开发业务,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截至2009年底在20个国家拥有33个勘探开发项目,权益油产量超过千万吨。由于中国石化进入海外勘探开发市场相对较晚等原因,目前海外所辖勘探区块大多位于海域、沙漠、沼泽和山地等地表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很多区块处在含巨厚盐层的盆地,或中深层超高压区域。因此对石油工程技术提出了5项需求:1)不同地面环境对钻机的需求;2)应对复杂地质条件的钻井完井技术;3)定向钻井技术是海外勘探开发的重要技术;4)提高固井质量;5)科学合理地确定探井的井身结构。最后分析了中国石化海外勘探的发展趋势,并提出只有开展技术创新,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工程技术,才能实现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和突破,迅速增加油气储量。   相似文献   

19.
蒋静萍 《天然气工业》2005,25(2):171-171
据《人民日报》报道,为缓解国内石油供需压力,我国三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和中国海油去年加大勘探投入,油气储量增长加快。中国石油全年新发现6个亿吨级油气储量区,新增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2亿吨,新增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2436亿立方米。中国石化全年新增探明石油储量3.28亿吨,探明天然气储量1779亿立方米。中国海油获得了惠州26—3、渤中34—1等油气发现。去年,三大石油公司还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中国石油在海外获油、  相似文献   

20.
海外勘探资产的技术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海外油气勘探资产技术经济评价面临着资产类型复杂、不确定因素多、评价时间较短且资料有限、技术评价难度大等多项挑战,提出了海外勘探资产全周期技术经济评价的总体思路和评价流程;并以中等勘探区块为例,深入剖析了地质与资源评价、概念性开发工程评价、钻采/地面工程评价、经济评价和风险评价等5个核心评价环节。在此基础上,将勘探资产根据勘探程度的高低分成前沿勘探区块、低勘探程度区块、中等勘探程度区块和高勘探程度区块4类,提出不同勘探程度区块的评价重点。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海外勘探区块的权益股份、勘探期安排、义务工作量以及勘探区块进入时机确定等常见问题给出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