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在区域性盖层与输导断裂及砂体之间空间配置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区域性盖层与其下不同运移方式形成的油气藏之间的关系,研究区域性盖层对不同运移方向的油气运移和聚集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区域性盖层对沿断裂向上运移油气起阻止或减缓作用,对沿砂体或不整合侧向运移油气起保护作用;区域性盖层控制着垂向运移油气的聚集层位,并为垂向运移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提供了更多圈闭;区域性盖层为侧向运移油气聚集提供了对接封闭,断接厚度控制着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程度.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砂输导体系类型及输导油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类型断-砂输导体系与断裂密集带、泥岩盖层被断裂破坏程度之间关系,结合油气分布特征,研究不同类型断-砂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的贡献。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可分为反向、顺向和双向3种输导体系类型。反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背形和向形断裂密集带内,顺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单斜形断裂密集带外侧,双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仅分布在背形断裂密集带外侧。断-砂侧向运移输导体系可分为同层和跨层2种输导体系类型。同层断-砂侧向运移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断盖配置封闭的断裂密集带附近,跨层断-砂侧向运移输导体系主要分布在下部断盖配置不封闭,但上部断盖配置封闭的断裂密集带附近。反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贡献最大,其次是顺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最小是双向断-砂垂向运移输导体系。跨层断-砂侧向运移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贡献相对较大,而同层断-砂侧向运移输导体系对油气成藏贡献相对较小。研究成果为正确认识含油气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和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弄清辽中凹陷南次洼西斜坡的油气分布规律,利用三维地震数据和钻井资料,对旅大A油田的盖层与油源断裂发育特征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明确了研究区断-盖耦合类型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构造断-盖耦合类型差异悬殊,断-盖耦合关系对油气富集层系具有明显控制作用。其中:北部A-1构造断-盖耦合类型为封闭型,油源断裂与盖层耦合关系较好,有效断接厚度较大(278 m),大于有效断接厚度封油的临界值(100~150 m),油气被完全封盖在盖层之下的东三段储层;而南部A-2构造断-盖耦合类型为半封闭型,油源断裂与盖层耦合关系差,有效断接厚度小(98 m),部分油气沿油源断裂垂向运移,在盖层之上的东一段和东二上亚段储层富集。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油气成藏规律,在断裂和砂体空间配置类型及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与所形成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对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存在着3方面的差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断裂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长期活动断裂;侧向运移条件下断—砂配置聚集油气所需的断裂类型是短期活动断裂;断—砂配置聚集油气圈闭类型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断背斜、断层遮挡、断层—岩性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聚集圈闭主要有断块和断层遮挡圈闭;断—砂配置油气聚集部位不同,垂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的上盘砂体中;侧向运移条件下油气主要聚集在断—砂反向配置中的下盘砂体中。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碎屑岩盆地中断裂与砂泥组合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在砂泥组合及其被断裂破坏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不同运移方向下形成的油气藏与断裂及砂泥组合配置关系,确定了断裂与砂泥组合的配置类型,并以南堡凹陷为例研究其对油气运移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断裂与薄砂厚泥组合配置,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封闭作用,对侧向运移起同层侧接作用;断裂与砂泥等厚组合配置,当砂泥岩层未被断裂完全错开,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封闭作用,对侧向运移起同层侧接作用,当砂泥岩层被断裂完全错开,对油气垂向运移不起封闭作用,对侧向运移起变径作用;断裂与厚砂薄泥组合配置,对油气垂向运移不起封闭作用,对侧向运移起变径作用。  相似文献   

6.
油气的运聚特征往往与断裂紧密相关。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断裂发育区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分布与对油气起输导或封闭作用断裂之间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油气藏之间类比、同油藏不同油层不同部位对比的方法,从油气运移方向的角度出发,研究断裂附近油气聚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运移方向下断裂附近油气聚集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油气运移方向受控于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的条件,油气侧向运移时油气聚集所需的条件是遮挡断裂侧向封闭,而垂向运移时油气聚集所需条件是受盖层阻挡;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的层位不同,侧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盖层之下储层中聚集,而垂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盖层之下高砂地比储层中聚集;油气运移方向不同,油气在断裂附近聚集部位不同,侧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反向断裂下盘砂体中聚集,而垂向运移时油气主要在断裂上盘砂体中聚集。  相似文献   

7.
断陷盆地源盖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源岩、盖层和断裂是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通过源岩、盖层和断裂时空匹配关系分析,对其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得到源盖分布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规模,盖层质量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分布范围,较好源盖匹配关系区内断裂分布控制着油气分布的具体部位。源盖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可供运移量,断源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可供聚集量,断盖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的聚集与保存量。  相似文献   

8.
在油气藏类型及分布层位差异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油气分布与成藏条件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方正断陷东、西部的油气成藏条件及成藏模式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断裂类型及对油气成藏作用存在差异性,西部主要为早期形成的断裂,对油气成藏起遮挡作用,东部主要为长期发育断裂,对油气成藏起运移输导作用;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存在着差异性,东部断裂对盖层的破坏程度较西部断裂高,东部油气分布层位多,西部油气分布层位少;油气运移方向和圈闭类型存在差异性,西部油气主要发生侧向运移,圈闭为断层遮挡、不整合遮挡和砂岩上倾尖灭圈闭,东部油气主要发生垂向运移,圈闭为断鼻圈闭;油气成藏模式明显不同,西部为油气侧向运移,在构造高部位的反向断层遮挡、不整合遮挡和砂岩上倾尖灭圈闭中聚集成藏,东部为油气垂向运移,在断层下盘断鼻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油气成藏规律,通过源岩和输导断裂空间位置关系、源岩排烃期与输导断裂活动时期之间关系及其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的分析,对源断时空匹配关系类型及特征和其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源断空间匹配关系可以分为多源断、单源断和无源断3 种,前2 种油气沿输导断裂发生垂向运移,多源断匹配较单源断匹配更有利于油气大规模运移,后1 种源岩生成的油气不能沿输导断裂发生垂向运移,只能对侧向运移起调整作用。源断时间匹配关系可以分为源早断晚、源晚断早和源断同期3种,只有源断同期匹配有利油气沿输导断裂大规模运移,其他2 种匹配关系皆不利于油气沿输 导断裂大规模运移。源断时空匹配关系对油气运聚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2 个方面:源断空间匹配关系控制着油气聚集部位和聚集数量;源断时间匹配关系控制油气成藏时期及聚集量。  相似文献   

10.
为方便地判断断盖配置是否垂向封闭油气,在断裂破坏泥岩盖层封闭机理及其与断距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断裂停止活动时期、泥岩盖层厚度、压实成岩时间和下伏储层岩石泥质体积分数,建立了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预测方法。以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南堡5号构造F3断裂为例,利用钻井和地震等资料得到F3断裂在9条测线处断距,结果表明:南堡5号构造F3断裂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在不同测线处存在差别,在测线L1、L4、L6、L8和L9处F3断裂断距小于其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断盖配置垂向封闭,有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而在测线L2、L3、L5和L7处F3断裂断距大于其与东二段泥岩盖层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断盖配置垂向不封闭,不利于油气在其下聚集与保存。研究结果与南堡5号构造F3断裂附近东二段泥岩盖层之下油气分布相吻合,证明该方法用于预测断盖配置垂向封油气所需最小断距可行。  相似文献   

11.
吐哈盆地胜北凹陷浅层油气源与成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原油碳同位素、轻烃和油岩生标物综合对比证实,吐哈盆地胜北凹陷浅层上侏罗统喀拉扎组—下白垩统火焰山群油气主要为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煤系烃源岩所生,同时一些地区混有中侏罗统七克台组湖相泥岩所形成的烃类。研究表明穿越中侏罗统七克台组—上侏罗统齐古组区域盖层的断裂是浅层油气运聚成藏的关键。不同地区浅层油气运聚时期和来源方式不同,具有"分段捕获"的成藏特征。其中红南—连木沁构造带浅层油气运聚较晚,主要来源于中侏罗统已聚集油气的再分配,为次生油气藏;而胜北构造带浅层上侏罗统喀拉扎组油气运聚较早,主要捕获了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煤系早期低熟生烃产物。   相似文献   

12.
阜新盆地有较好的气源岩,天然气资源丰富。指出:经过多次构造运动,盆地内形成了多种圈闭和复杂的断裂构造,直接控制着盆内源岩及油气的分布层位和部位;油气运移以横向为主,在早期及晚期断裂活动停止时,断裂不再是油气纵向运移通道;油气藏分为原生油气藏和次生油气藏,以热成因气为主,保存条件取决于后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程度;天然气的扩散作用对气藏影响小,几乎没有破坏作用;艾友、东梁西及刘家―王营区辉绿岩体附近应是今后天然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GIS为平台,结合油气开发的流程和需求,分析了油气开发系统的数据库体系结构,建立了油气开发数据库,试验证明,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建立的数据库稳定,能将海量数据(如大油田的海量空间组成要素)集成在一个公用的数据库里,便于在GIS平台上查询、分析、管理。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胜利油田浅海采油井口平台1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提出了集钻、修、采一体化的钢制平台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含油气盆地发现40年来已建成为我国最大的油区。同时,也形成与建立了第三系裂谷系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理论,包括裂谷系对含油气断陷和含油气层系的控制、普遍存在多含油气结构层系、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形成、油气藏类型特点及圈闭边界组合以及含油气单元序列与油气勘探评价阶段的划分等。勘探特点与储量增长受新领域突破和理论技术与勘探融合的明显影响。渤海湾盆地至今仍有许多勘探领域和很大的油气潜力。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多种能源矿产共存特征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鄂尔多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砂岩型铀矿等能源矿产,其分布具有南油北气、上油下气、煤层分布广、盆缘有含铀矿化及富集煤层气的特点。物质"来源"研究表明,石油主要源自中生界湖相源岩;天然气除了上古生界煤系源岩外,海相灰岩对成藏也有贡献;煤层气主要由聚煤中心煤化作用形成;铀源可能有中酸性花岗岩的贡献,也含有赋存层位的铀质来源。成矿年代及形成机理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成因联系,特别是侏罗系煤层不能形成大型油藏、煤系作为天然气的主力贡献、煤层气区对深盆气的形成补充以及天然气对铀矿化的还原作用等方面表现均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综合解释分析是以测井解释基本原理为基础,综合运用石油地质的生、储、运理论,判断疑难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特征的一种常用方法,特别是在岩性复杂、测井、试油资料缺乏的油田的测井解释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介绍的中亚某国伊兹巴斯肯特油田老区,第三系加一号油层的发现,正是该解释方法的成功运用。  相似文献   

18.
受多期构造叠加、多期生烃和多期成藏的影响,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多数油气藏经历了不同程度的调整改造,形成了有成因联系的一系列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分析古油藏中原油残留、残余、散失或再聚集成藏的主控因素,查明油气藏再分布规律,是油气勘探的根本保证,二维模型物理模拟实验较好地再现了不同类型隐蔽油气藏调整过程中原油的再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1)油气藏调整过程中,物性较好的储层部分含油饱和度降低明显,甚至由油层变为水层,而物性较差的储层含油饱和度变化较小,呈现出差异残留或差异再运移的特征;2)同向与反向调整型油气藏其形成与再分布规律有一定差别;3)调整后的油气藏呈分散状、小规模分布,其成藏类型由以构造圈闭为主变成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   相似文献   

19.
渤中坳陷中浅层油气成藏特点及其聚集规律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渤中坳陷近5年来先后于中浅层的上第三系发现了多个储量超亿吨的大型油气田,成为国内外石油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地区。其具有不同于周边陆地油田的油气成藏特点,晚期的热沉降和构造活动使其成为渤海湾盆地的沉降和沉积中心,上第三系具有优于周边陆地油田的良好的储盖条件,晚期的构造活动与油气主要排烃期相匹配,为油气向上第三系圈闭中运聚提供了良好条件。同时,两种断裂系统、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晚期油气运移的多样性造就了渤中坳陷上第三系丰富多彩的油气藏类型和大规模的油气聚集。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动力学演化与油气前景探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四川盆地是特提斯构造域巨型油气富集带中一个大型古生代-中新生代海相-陆相叠合盆地,其形成与演化受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控制。研究表明四川盆地的形成演化曾经历了中-晚元古代扬子地台基底形成阶段;震旦纪-中三叠世被动大陆边缘阶段;晚三叠世盆山转换与前陆盆地形成演化阶段;侏罗纪-第四纪前陆盆地沉积构造演化阶段。盆地内古生代-中生代广泛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而且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大型构造圈闭,储集层、盖层及保存条件相对较好,具有再次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