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定级管理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实物地质资料是指地质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岩心、标本、光薄片、副样等资料,具有重要的重复利用价值。但因其数量多、体积大、重量大等特点,在资料保管方面存在较大困难,资料的重复利用价值也没能得到较好发挥。“分类定级”的管理思路是解决实物地质资料保管难题,提高实物地质资料利用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分类定级”,对实物地质资料进行筛选,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基层级实物地质资料,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可改变以往不加以区分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使有限的库房资源保管最为重要、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切实提高资料的保管水平和重复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质是一门新的综合性强的独立分支科学,综合运用区域地质调查、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和清洁能源勘查等多种地质手段为城市规划、建设、运营管理提供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势必形成大量的岩芯、标本、样品等实物地质资料。本文综述了适用于城市地质的实物地质资料定量化筛选方法,该筛选方法使用加权参数来确定不同城市地质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的优先分数,并藉此对实物地质找资料进行分类定级,提出收集、保管建议。采用这样的优先评分,能够将城市地质项目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并选择最重要的实物地质资料作为优先保管对象。  相似文献   

3.
关于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形成的最重要成果记载,具有再次利用价值。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地质工作每年产生一二千万米岩芯等海量实物地质资料,但大部分都未妥善保管。当前实物地质资料保管进入强化管理阶段,如何实现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安全保管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总结目前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研究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建设总体框架以及Ⅰ类、Ⅱ类、Ⅲ类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建设内容,提出需要重点推进的一些工作建议,为我国实物地质资料保管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产生的重要资料,是地质勘查与科学研究的重要成果和地球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管理并利用好珍贵的实物地质资料,充分发挥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机构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对国内外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开展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的相关技术人员多次与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的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进行交流,发现他们的管理、服务理念相对比较成熟,在管理体制、管理政策、库房建设、筛选技术、服务利用、信息产品开发与共享方面都与我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通过对比这些差异,为更好的管理我国实物地质资料并发挥其服务利用价值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质资料的一类,筛选问题是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的重点和难点,做好筛选工作将使具有保管价值的实物地质资料进一步得到妥善保管,为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和服务提供坚实基础。本文从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的意义、筛选的原则、影响筛选的因素、分级、结论和建议等方面对实物地质资料筛选进行阐述,为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开展我国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跟踪研究,跟踪了省级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和服务利用现状,掌握了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2016年接收和处理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情况、省级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建设和馆藏资源情况;分析了省级实物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实物地质资料服务的主要方式;初步总结了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在人员安排、汇交监管、整理保管和服务利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推进省级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工作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的发展历程与取得的主要成果,分析了目前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十三五"期间,在进一步完善全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与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下,提出了"分类筛选、分级管理、分散保管、强化服务和慎重处置"等破解难题的总体工作思路并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实物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重要信息资源类型之一。根据省级实物地质资料业务管理信息化需求开展省级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基于GIS位置服务集成省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实物保存保管数据、馆藏实物地质资料案卷信息,设计并实现了省级实物地质资料信息化管理平台,可有效提高实物地质资料的管理、开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英国、美国等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模式、收、管、用等几个方面,分析其优势和特色。对比我国现阶段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现状,为我国未来实物地质资料工作提供借鉴。经分析可知,这些国家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设置较合理、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投入较大、自动化程度较高、服务方式多样。对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服务工作启示:应加强对全球各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的了解程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支撑服务利用、借鉴其工作模式、提高与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强国的对外合作水平、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中长期全国实物地质资料馆藏规划》。  相似文献   

10.
地质工作者通过利用大横路矿床前期勘查保存的实物地质资料,一举获得重大找矿突破。本文详述了大横路钴铜矿的矿区勘查史及实物地质资料再利用过程,总结了取得的科学成果及实物地质资料再利用意义,提出了地质工作中应注重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利用,尤其是实物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以此为其他相似地质背景的矿区利用实物地质资料找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平岗矿洗煤厂的生产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其浮选系统进行技术改造,降低了介耗,提高了精煤产率及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活跃的主体,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很多,要充分发挥法律人才的作用,不断强化法律服务职能,促进企业依法管理,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冯仁彬  赫晓光 《煤炭技术》2005,24(9):106-107
硫化胶接法也叫热胶接法是将胶带接头一部分的布层和胶层,按一定形式和角度剖切成阶梯形状,涂抹胶浆使其粘接,然后在一定压力、温度下,加热一段时间,经过硫化反应,使生橡胶变成硫化胶,从而获得较高的粘连强度。此种粘接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冷胶接方法,可使胶带接头拉力强度达到原胶带的85%~90%。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松动爆破的机理、理论计算及工程试验情况,介绍了松动爆破防治机采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技术在长平矿的试验研究。实施松动爆破措施后,达到了防突及加快工作面掘进进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团结沟采矿场露天开采至今已40年,现处于露天残采尾期,优化采剥生产工艺,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现有资源很有必要。文章从东露天采场残采现状、倒堆开采方案及开采技术安全要求、效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简析。在目前矿山资源枯竭的情况下,倒堆开采实施后可延长服务年限3年。本文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用计算法求断层断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志强 《煤炭技术》2001,20(7):29-30
介绍了用计算法求断层断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输煤系统分煤门的改造和优化,实现了系统运行加仓及堆煤同步进行的功能,增加了运行路径和运行方式,降低了设备维护工作量,保证了燃煤转运、输送的可靠性、稳定性,最大限度地加大来煤接卸和煤场周转速度,有利于燃煤混配掺烧的执行。  相似文献   

18.
采用FLAC5.0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煤层开采过程中断层对底板应力峰值与塑性区变化的影响。对不同断层倾角,断层刚度和底板水压下底板应力峰值和塑性区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根据现场实测,对有无断层条件下破坏深度进行对比。断层倾角越小,底板应力峰值越高,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大;断层倾角越大,底板破坏区范围越小,最终发展为“X”型。断层刚度的增加,没有对底板塑性区产生明显的影响,只是从断层带一侧改善了底板突水通道。随着底板水压的增大,塑性区范围没有明显变化,底板应力峰值的波动程度也不大。无断层存在,底板破坏深度为0~17 m;断层带的存在使底板破坏深度增大了135%。  相似文献   

19.
王荣杰  陈虹微 《煤矿机械》2005,(11):134-136
针对福建省某煤矿带式输送机滚筒使用中出现的压裂情况,根据传动原理对滚筒结构和受力进行分析,探讨滚筒压裂的原因,提出提高滚筒强度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详细介绍了疲劳分析中的局部应力应变法分析方法和步骤,同时结合ANSYS,运用局部应力应变法中的稳态法对优化设计前后的压力传感器轴销分别分析、计算出了疲劳寿命,为优化设计对其抗疲劳性能的影响提供了客观的判断依据;对一般零部件的疲劳寿命的计算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