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在DS—CDMA系统中,联合译码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是克服多址干扰增加系统容量的有效方法。本文将多用户检测和译码相结合的迭代检测技术应用于MC—CDMA系统,其中,多用户检测器由串行干扰消除和其后的MMSE滤波器组成。文中提出一种时域信道估计作为迭代初始值的频域信道估计算法,比单纯的频域信道估计方法节约导频符号数量,并且由于信道估计性能的改善,加快了迭代检测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2.
编码的多载波CDMA系统中Turbo时空多用户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俊强  曹志刚 《电子学报》2003,31(4):487-493
联合MAP多用户检测和信道译码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可显著提高多载波CDMA系统的容量和性能,本文给出了结合智能天线和迭代MAP多用户检测的Turbo时空多用户检测算法,该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Turbo时空多用户检测算法不仅极大减小了传统最优MAP多用户检测算法的运算量,而且,此算法性能在AWGN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中都能逼近单用户编码多载波CDMA系统多天线接收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TD-SCDMA已成为第3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它采用联合检测技术来抑制符号间干扰(ISI)和多址干扰(MAI)。介绍了Turbo多用户检测(MUD)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该技术将Turbo迭代译码思想引入到联合检测,有机结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译码2种技术,通过在软MUD和软信道译码间多次进行迭代并及时交换软信息(如后验概率)来提高系统性能。研究表明,采用TurboMUD可使系统性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在同步MC- CDMA系统中的上行链路中的均衡技术。接收机采用多用户检测和译码相结合的迭代检测技术;其中,串行干扰消除用于多用户检测,一个SISO译码器用于信道译码。仿真给出在不同的均衡策略下如ORC、EGC、MRC、MMSE,迭代检测接收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解相关判决反馈检测的迭代多用户接收器,它同时实现多用户检测,信道译码和信道参数估计,数据检测、译码与参数估计相辅相成。随着迭代次数的增加,比特误码率减低;同时,参数估计值也趋于最优值。  相似文献   

6.
该文将多用户检测和译码相结合的迭代检测技术应用于MC-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器由串行干扰消除和其后的MMSE滤波器组成。信道估计器采用一种基于期望最大(EM)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降低了信道估计的复杂度,仿真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多用户检测与联合多用户检测和信道译码技术的基础上,针对能提供各种多媒体业务的未来CDMA系统,提出了一种根据不同业务的延迟、比特误码率等性能要求,对接收系统中的多用户检测模块和信道译码模块进行不同配置的多用户接收器软件无线电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种低复杂度的Turbo多用户检测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Turbo原理,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同步DS-CDMA系统的迭代多用户接收机结构,它通过在反复迭代的软输入出多用户检测器和一组信道译码之间获得连续的软判决,从而得到一种低复杂度的多用户检测算法-软MMSE干扰消除。  相似文献   

9.
同步CDMA系统中的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勇  于秀兰 《信息技术》2003,27(1):34-37
迭代多用户检测技术是Turbo译码算法中的精髓“迭代思想”的又一个应用 ,它结合了turbo码的译码和多用户检测的研究 ,成为目前通信领域研究的热点。结果表明 ,多次迭代后 ,系统性能将得到很大提高 ,接近单用户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Y98-61483-6 9907938采用迭代译码和软干扰对消的多载频 CDMA=Multi-carrier CDMA with iterative decoding and soft-interfer-ence cancellation[会,英]/Kaiser,S.& Hagenauer,J.//1997 IEEE GLOBECOM,Vol.1.—6~10(MaV)本文提出并研究了在多载频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采用迭代软干扰对消的一种新颖的多用户检测方案。介绍了多载频 CDMA(MC-CDMA)系统模型及所提出的采用软干扰对消的迭代检测和译码方案的基本原理。对于衰落信道验证了所提出方案的性能,并且与采用 MMSE(最小均方误差)均衡的单用户检测及采用 MLSE(最大似然序列估计)的多用户检测进行了性能比较。参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