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最大泡压法测定磺酸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1,4-丁二醇双子琥珀酸二仲辛酯磺酸钠(GSS471)与TX-100复配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详细表征了DST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研究了配比和浓度对其DST的影响,利用Rosen模型得出DST的n、t*、t_i、t_m和R_(1/2)。结果表明,复配溶液浓度越高,吸附到界面的速率越快,介平衡表面张力值越小且越接近平衡值,DST曲线越低,且扩散势垒越小,吸附势垒越大,动态表面活性越高。当复配溶液形成大量胶束、n(GSS471)∶n(TX-100)=0.4∶0.6时,动态表面活性最好,且较两个单一表面活性剂的动态表面活性显著;当复配溶液形成微量或未形成胶束、n(GSS471)∶n(TX-100)=0.2∶0.8时,动态表面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2.
用Wilhelmy法测定了实验室以废丝为原料制备的氨基酸型表面活性剂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钠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得出N-椰油酰基复合氨基酸钠溶液在30℃、35℃、40℃和45℃时的cmc值和其胶束形成的标准热力学函数ΔGθm、ΔHθm和ΔSθm,说明该胶束的形成是熵驱动过程。得到临界胶束浓度cmc与温度T的回归方程。胶束和反离子结合常数K0平均值为0.874 3。同时,研究了浓度及温度对扩散常数Da和Ea的影响及吸附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3.
表面张力是表征溶液性质的重要物理参数,添加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降低表面张力的状态也会不同,其中,动态表面张力的测定能表征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内部及表面的运动特性,通过测定动态表面张力,既能表征溶液表面张力降低速率的快慢,也能体现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气-液两相吸附的差异。介绍动态表面张力的常用测定方法,归纳各种测定方法的适用范围,综述国内外动态表面张力测定在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及价值。  相似文献   

4.
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和胶体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两性表面活性剂α-癸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与溶液性质.α-癸基甜菜碱亲水基团的立体结构有利于正、负电荷的相互作用,使得表面吸附层和胶束中表面活性剂分子排列更加紧密.实验测得溶液的最低表面张力为38.2 mN/m,临界胶束浓度为6.9×10-3mol/L,胶束形成标准自由能为-22.3 kJ·mol-1,胶束聚集数为74;表面活性剂溶液在等电点pH区域具有最低表面张力和临界胶束浓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最大泡压法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烷基聚葡糖苷(APG或CiGj)C8/10 G1.31和C12/14G1.43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DST);重点考察了胶束溶液中的DST曲线。将得到的13ST对时间的曲线,用Rosen模型进行处理,计算了DST的各项参数(n,ti、t^*、tm、γm、γ0-γm、R1/2)。结果表明,随浓度增加,n、ti、t^*、tm以及)γm减小,R1/2增大。当浓度大于cmc时,仍可用Rosen经验方程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出改进模型对胶束溶液中的动态吸附现象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用吊片法和自制改进的最大泡压法分别测定了全氟庚氧基全氟亚乙基磺酸钾(C9FK)溶液的平衡和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得出该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的标准热力学函数△Hmθ、△Smθ、△Gmθ分别为16.98 kJ/mol、218.29 J/mol·K、-48.22 kJ/mol。结合Word-Tordai方程,计算得到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扩散系数Da和吸附势垒Ea。实验证明,增大表面活性剂的浓度、降低温度、以及无机盐(NaCl)的加入都会使扩散系数减小,吸附势垒增大,从而不利于吸附的进行。当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小于等于1×10-6 mol/L时,该体系属于扩散控制模型,而浓度大于 1×10-6 mol/L时,在吸附初期(t→O)属于扩散控制,后期均属于混合控制模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十二院基醚类水溶液为体系,测定溶液表面张力γ和对固体的接触角θ。根据Young方程和Gibbs等温吸附方程的关联,求取固/液界面吸附量,并得到Langmuir型吸附等温线。推算了饱和吸附量、平均分子面积以及石腊临界表面张力等数值,结果和文献值接近。因此,本法可用于活性较高(CMC值低)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各种低能固体表面吸附性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AES)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AEO_9)按不同质量比复配所得表面活性剂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平衡表面张力(γ)及动态表面张力(DST)。当得到AES-AEO_9复配体系质量比为3∶7时,临界胶束浓度(cmc)最小,为0.10mmol/L,γ_(cmc)为33.62mN/m;质量比为1∶9时动态表面张力最好,此时动态表面张力参数n为1.74,t*为1.32s,表面张力降低速率R_(1/2)为14.30mN/m·s。不同浓度动态表面张力结果表明,随复配体系浓度增加,诱导期节省时间t_i减少,R_(1/2)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混合体系的相对粘度和表面张力研究,证明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这两种聚合物很容易和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混合胶束状聚集体,导致溶液粘度剧增。随聚合物溶液中SDS的加入,溶液粘度发生起伏变化,出现最大值(最小值)。而二者的相互作用使体系溶液的表面张力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衡的情况。且聚表相互作用使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0.
克拉夫点(KP)与cmc,πmax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克拉夫点(KP)是表面活性剂的基本属性,在表面活性剂溶液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讨论KP与临界胶束浓度(cmc)及降低表面张力的最大效能(π_(max))之间的关系。指出表面活性剂只有在体系温度≥KP的条件下使用时,才能形成胶束和达到降低表面张力的最大效能。  相似文献   

11.
张天宇  代加林  陈东 《江苏化工》2008,36(1):21-23,38
通过对聚合物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PAM/PVP)与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混合体系的相对黏度和表面张力研究,证明聚合物PAM/PVP与表面活性剂SDS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通过缔合,形成混合胶束状聚集体,导致溶液黏度剧增。随聚合物溶液中SDS的加入,溶液黏度发生起伏变化,出现最大值(最小值)。而2者的相互作用使体系溶液的表面张力在SD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前后呈现先减小后增大,最后趋于平衡的情况。且聚表相互作用使溶液界面的界面张力比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界面张力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2.
龚志明  王瑞祥  邢美波 《化工学报》2020,71(4):1754-1761
针对全氟烷基季铵碘化物(Le-134)、全氟烷基磷酸酯(Le-107)和全氟烷基聚醚(Le-180)三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平衡态表面张力和吸附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临界胶束浓度的大小关系为Le-180 (15×10-6) -6) -6);饱和吸附量Гmax大小关系为 Le-107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HCFC?141b水合物生成条件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在0~20℃温度下,通过圆环法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的表面张力,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溶液体系表面张力的影响机理并通过C3H8水合物的生成过程实验进行了验证,确定了SDS和SDBS的临界胶束浓度. 结果表明,当SDS和SDBS的质量浓度分别低于500?10?6和100?10?6时,表面活性剂降低水表面张力的效果最明显,二者的CMC分别为1950?10?6和400?10?6,表面活性剂能明显缩短水合反应的诱导时间,提高了其平均生成速率.  相似文献   

14.
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β-环糊精(β-CD)形成的包结物。实验结果表明表面张力法可以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确定表面活性剂与β-CD形成包结物的稳定常数。发现在表面活性剂浓度不变时,增加β-CD的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上升,并达到纯水表面张力值,有β-CD存在时,表面张力-表面活性剂浓度曲线较无β-CD时为高,而且β-CD浓度越 线上升得越高。同时在实验中发现,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mc)值与  相似文献   

15.
从Tween80水溶液的动态表面张力计算出动态吸附量,发现动态表面状态方程的适用性与溶液浓度有关。对于小于临界胶束浓度的Tween80水溶液,浓度位于0.0107~0.0938molm-3的较大范围内,动态吸附量Γt遵从由Szyszkowski吸附等温式导出的动态表面状态方程,低于0.0055molm-3时,实验测定的动态吸附量与各动态表面状态方程的计算值均不符。  相似文献   

16.
《应用化工》2022,(7):1339-1341
采用毛细上升法测定[Cn MIm]Br(n=12,14,16)3种长链离子液体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通过表面张力拐点得到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长链离子液体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相当;在临界胶束浓度下,长链离子液体表面张力相差不大,且都略小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则其表面活性优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7.
采用毛细上升法测定[Cn MIm]Br(n=12,14,16)3种长链离子液体与十二烷基硫酸钠(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张力,通过表面张力拐点得到临界胶束浓度。结果表明,长链离子液体与传统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相当;在临界胶束浓度下,长链离子液体表面张力相差不大,且都略小于传统表面活性剂,则其表面活性优于传统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8.
以无患子皂素水提水解液为底物,发酵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在精制无患子皂素的同时发酵联产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经铜绿假单胞菌发酵后发酵完成液中不含葡萄糖,葡萄糖的消耗速率与接种量成正相关,在发酵液中额外添加大豆油可促进表面活性剂亲油基团的生成,溶液表面活性进一步提高。发酵后溶液中表面活性物质浓度达到50.8g/L,比对照组提高了16.1%,溶液表面张力明显降低。接种10%的菌种发酵获得的无患子皂素复合产物干粉其临界胶束浓度由10g/L降低到2.5g/L,临界胶束浓度下的复合产物水溶液表面张力比未接种菌种的低18.67%,复合产物具有很好的起泡性能及更高的泡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期刊文献     
正Gemini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铜酞菁染料的相互作用房宽峻,刘代明,蔡玉青摘要:采用电导率测定、可见吸收光谱和表面张力测定等方法研究了Gemini季铵盐表面活性剂与铜酞菁结构染料直接蓝199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染料与表面活性剂作用后,在溶液中形成染料表面活性剂离子对复合物,使染料的吸收光谱发生变化,最大波长出现红移。同时,离子对复合物的形成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发生变化,混合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大于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而电导率随着表面活性剂浓  相似文献   

20.
用动态Monte Carlo方法模拟了对称性和非对称性直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油水界面的吸附过程,得到了关于系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界面上吸附的表面活性剂分子数、界面层厚度、系统链节密度分布、油水界面张力等动态和静态信息,讨论了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和浓度对它们的影响;系统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结构和浓度有关,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一定时,系统处于临界胶束浓度(CMC)以下时,平衡时间随浓度增加而增加;表面活性剂分子数目一定,平衡时间与表面活性剂的链长和结构有关;达到平衡以后,系统的链节密度分布关于油水分界面的对称性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对称性有关;直链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主要由其结构决定,对于对称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链越长表面活性越高,而对于非对称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对称性越高,表面活性越高;在链长一定的情况下,油水界面张力随着表面活性剂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达到一个稳定值后,不再随着浓度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