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预包装糕点食品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GB/T 4789.24-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糖果、糕点、蜜饯》标准方法的要求,对河南省多个地区抽送检的604份预包装糕点样品(其中冷加工糕点109份,热加工糕点495份)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霉菌计数检测。结果 604份预包装糕点样品中,8份热加工糕点菌落总数超标,3份冷加工糕点菌落总数超标,1份冷加工糕点霉菌计数超标,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检测的结果均未超标。结论预包装糕点中存在菌落总数和霉菌计数超标的问题,致病菌污染的风险较低,相关部门应继续加强对预包装糕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冲调谷物制品中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主要污染菌种类,探讨传统形态学鉴定法、分子生物学鉴定法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鉴定微生物的适用效果。方法 以流通领域抽取的冲调谷物制品为研究对象,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其菌落总数和霉菌进行计数,分离纯化不合格产品中的污染菌,以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结合16S rRNA序列分析方法对污染细菌进行鉴定,以MALDI-TOF-MS方法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方法对污染霉菌进行鉴定。结果 110批次冲调谷物制品的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3.6%,霉菌计数不合格率为4.5%;分离得到的159株细菌可归于28个种,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为优势菌群,分离频率达到71.7%;分离得到的98株霉菌可划分至25个属,青霉属(Penicillium)和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菌群,分离频率分别为12.4%和7.1%。污染菌中含有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等条件致病细菌和多种常见产毒真菌,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结论 冲调谷物制品的微生物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生产企业应重视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冲调谷物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MALDI-TOF-MS方法在鉴定细菌时具有较大优势;受限于真菌数据库的不足,其用于食品来源霉菌鉴定的准确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糕点受霉菌污染状况,为糕点食品生产企业提供防控建议以及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提供监管科学依据。方法 按照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霉菌和酵母计数》的方法对广东省2019年共29171批次糕点进行检验。结果 广东省2019年监督抽检中,有7个地级市的糕点霉菌项目不合格率低于全省26个地级市的不合格率的平均水平(0.08%),不合格批次均出现在5、6、7、8、9、10月6个月份当中,且以8月份不合格率最高。与2018年相比,广东省2019年监督抽检中糕点的霉菌不合格率高出0.01个百分点。结论 2019年广东省糕点受霉菌污染的状况总体良好,但个别地级市糕点霉菌项目不合格率高于全省不合格率平均水平,以东莞市不合格率最高,不合格批次中以8月份的不合格率最高。相比2018年,广东省2019年糕点受霉菌污染有加重的趋势。糕点生产企业应重视糕点生产加工过程受霉菌污染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糕点食品的安全监管力度,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4.
对吉林德大公司肉鸡屠宰加工厂生产各环节细菌污染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找出了微生物污染泊关键控制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提高了鸡肉产品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5.
《食品与生活》2021,(2):24-25
主 要 问 题 抽检发现的主要问题有:微生物污染、重金属等元素污染、质量指标不达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等.其中,食糖不合格3件,不合格率4.48%,糕点不合格4件,不合格率为1.39%,不合格原因均为微生物污染和质量指标不达标;食用农产品不合格23件,不合格率为1.23%,主要原因是重金属等元素污染物超标和农兽药残留超标 ...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成都市散装糕点微生物的污染情况,分析主要污染来源以及风险点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参考GB 7099-20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糕点、面包》中的微生物要求对市场上销售散装糕点进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以及致病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并对含肉制品散装糕点进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对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进行大肠菌群检测。结果散装糕点菌落总数不合格率为63%,大肠菌群不合格率40%,霉菌不合格率为16%。均未检出致病菌。结论成都市散装糕点微生物不合格率较高,散装糕点生产销售企业也存在一定食品安全问题,监管部门对该行业应加强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13年江门市各大酒店销售的月饼的微生物污染状况,为加强月饼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从江门市区各大酒店楼面销售的月饼中随机抽取,依据GB 4789规定的检测方法,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霉菌和酵母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检测,并进行统计与分析。共抽检了10家酒店,检测月饼30批,所有项目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个别种类月饼虽存在细菌、霉菌和酵母菌污染,但都在国家标准规定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8.
《食品科技》2014,(2):142+240
<正>在糕点、烘焙食品的加工过程中"微污染源"很多,如何防止糕点、烘焙食品被污染乃是一重要课题。霉菌作为为微污染源中的一种,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影响到糕点、烘焙食品的质保期,那又如何控制霉菌超标呢?杀菌消毒专家周立法先生认为:控制霉菌污染,首先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糕点因其口感好、方便携带等优势逐渐在各行各业人的饮食中得以普及。但糕点生产工艺相对简单,生产门槛较低,对微生物控制不严格,且糕点一般由面粉加入奶制品、糖、黄油等混合加工制成,因此在加工、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空气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被微生物污染。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日常生活中不同种类及包装糕点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常见微生物指标进行测定,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和霉菌。  相似文献   

10.
腌制牛肉贮藏中微生物污染严重,为了全面反映污染情况,卫生指标可考虑把肠球菌,霉菌污染数修订进去。在卫生监督中可重点放在对从业人员自身卫生,从业环境的治理上。  相似文献   

11.
李伟国  郑群 《饮料工业》2002,5(Z1):41-44
瓶装纯水最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是细菌和霉菌,造成产品质量事故而报废.杀菌技术是控制瓶装纯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而通过合理有效使用O3杀灭细菌和霉菌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井云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2010,(12):I0009-I0011
本文通过对几种护理和消毒隐形眼镜方法的比较分析,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研究,并进行了科学的市场调查,探讨如何让消费者更好地清洗、消毒、保养、维护镜片,防止镜片因细菌、霉菌、微生物的污染影响眼睛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在食品生产中的微生物污染进行检测并分析餐饮的污染原因。方法通过对冬夏两季乌鲁木齐市150家餐饮中小企业生产餐饮共372份样品进行随机抽样,检测和分析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霉菌(糕点类),与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冬夏两季采集的样品总合格率为分别为70.5%和47.7%,夏季样品合格率明显低于冬季(P0.05),不同样品间比较发现,熟肉制品合格率最低。结论乌鲁木齐市部分餐饮企业餐饮微生物污染情况严重,尤其是夏季熟肉制品、饮品的微生物不合格率明显高于冬季,这表明相关餐饮企业在加工和保存过程中存在不符合相关卫生标准的操作,需要相关部门采取更多的措施以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4.
中式肉品加工中常用香辛料的微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中式肉制品中常用香辛料微生物污染情况和适当杀菌方式。结果显示黑胡椒粉不论在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耐酸菌、好气性嗜热菌、大肠杆菌群等,其微生物数目均为最高。而白胡椒粉测试结果其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耐酸菌、好气性嗜热菌的对数值分布在1~5之间,不同商号来源,其污染情形也不尽相同。此外其它香辛料如五香粉、甘草粉、大蒜粉、红辣椒粉、肉桂粉等的细菌总数、霉菌、酵母菌及耐酸菌、好气性嗜热菌以及大肠杆菌群的对数值也会随着商品的不同而有差异。另外分别经过伽玛射线照射(放射剂量27~30kGy)以及包装于耐热袋中的香辛料经高温灭菌(121℃、0.1MPa、15min)后,都显示无微生物存活。  相似文献   

15.
对枸杞干果中的污染微生物按GB/T 4789-2010《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标准》中的方法对干果污染微生物的菌相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初步抑菌的应用研究。结果发现,供试枸杞干果中的污染微生物,霉菌与酵母菌菌落总数为6.2×104CFU/g,细菌菌落总数为2.3×104CFU/g。主要的污染霉菌为根霉与曲霉、青霉、镰孢霉和交链孢霉。采用辐照抑菌和臭氧抑菌均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细菌,表现出较好的杀菌和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蜂花粉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及菌群结构,在浙江部分地区采集不同来源、类型蜂花粉对细菌和真菌菌落总数进行测定,对其微生物菌群结构进行研究。参考国家标准测定蜂花粉的含水量、细菌和真菌的菌落总数,通过16S rDNA和ITS扩增子测序分别对茶花粉和荷花粉的细菌和真菌菌群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鲜蜂花粉含水量较高(18%),相比较贮运环节的蜂花粉,微生物污染程度低;蜂花粉中可培养的真菌菌落总数相比细菌多,差异显著。荷花粉与茶花粉的细菌菌群中蓝细菌、肠杆菌科细菌及乳杆菌含量丰富,而真菌菌群中Davidiellaceae、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菌属(Penicillium)和镰孢菌属(Fusarium)占比例较高,且这两种蜂花粉的真菌菌群多样性差异显著。本实验比较新鲜采集与贮运环节花粉的微生物污染情况,比较荷花粉与茶花粉的细菌与真菌菌群,表明蜂花粉真菌菌群多样性高,可预测到丰富的产真菌毒素霉菌,具有食品安全风险。本研究可为蜂花粉的安全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酸奶鼓盖的微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酸奶中主要微生物进行了研究,发现4种酸奶中都一定程度地污染有细菌、霉菌和酵母。经初步鉴定种类,这些微生物多数在每种酸奶中都存在。说明酸奶环境适合这些微生物生长繁殖。酸奶由于污染微生物而发生鼓盖,引起鼓盖的是酵母菌,细菌、霉菌不能引起酸奶鼓盖。  相似文献   

18.
草莓酸奶霉菌酵母污染现状及工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翎  韩承平 《食品科学》1995,16(7):8-13
对北京和南京市售草莓酸奶中霉菌及酵母污染状态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产品中霉菌酵母的污染相当严重,从对生产工艺点的调查结果显示半成品的贮存容器和草莓浆消毒不彻底是导致成品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强生产环节的污染控制。并应尽快制定相应的霉菌酵母控制标准。  相似文献   

19.
对福建省沿海主要产地生产的和市售紫菜干的霉菌污染情况进行采样调查。53件检样的霉菌检出率为100%,数量为<5~1.2×104CFU/g。采自产地的新鲜紫菜干中霉菌数量较少,其中的优势霉菌为镰刀菌,这些“田野霉”是常见的植物原生菌群。市售紫菜干中霉菌数量较多,优势菌群演替为华丽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等“贮藏霉”。说明市售品主要在运输、贮藏、销售环节受到污染。建议国家标准限定紫菜干霉菌计数为≤2.0×102CFU/g。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进口俄罗斯食品中食源性微生物的污染状况。方法参照国家标准方法,对黑龙江省2个对俄口岸进口的6类、829批俄罗斯食品中的多种微生物进行了检测分析,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及嗜渗酵母。结果部分样品出现不同程度的微生物污染,其中夹心饼干、冰淇淋和糕点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因季节原因超标率比较严重(P0.05),全部产品未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志贺氏菌,红茶粉中有1批出现霉菌超标,蜂蜜中有2批(总82批)出现嗜渗酵母超标,超标率为2.4%。结论大部分进口俄罗斯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符合我国的国家标准,部分存在微生物超标问题,建议设立专项监测计划,以保障食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