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塔里木盆地柯坪地区烃源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柯坪地区的烃源岩进行了综合进行性研究表明,烃源岩可分为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和二叠系四套主要源岩层系,其中二叠系烃源岩发育较好,有机质丰度也相对较高,但演化程度低,使其生油量受到了限制,石炭系发育厚度最大,但有机质丰度低,类型差,其生油能力最低,奥陶系源岩岩虽然发育厚度较薄,但其中有机质丰度很高,有机质类型很好,又正处于生油高峰演化阶段,尤其是萨尔干组和印干组生油层是本区最优生油岩,因此奥陶系烃源岩是研究区内的最优生油层系,最下部的寒武系地层虽发育厚度较大,类型较好,但由于有机机质丰度低,成熟度过高,导致其生油量低于奥陶系源岩,但仍可生成数量可观的凝析油和天然气。 相似文献
2.
王少征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16-20,41
针对南羌塘盆地缺乏井下资料及地表烃源岩样品受风化严重等实际问题,利用油气地球化学中岩石热解分析法,将实验室ROCK-EVAL分析测试数据与前人研究资料分析、筛选、整理统计,从而制定合理的南羌塘盆地不同层位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3.
利用工区参数井(哲参2井)样品分析化验资料,对茫汉断陷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定量研究.对其生烃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应用地震反演技术对茫汉断陷烃源岩空间分布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茫汉断陷烃源岩为半深湖、深湖相泥岩,有机质丰度指标高,干酪根类型以Ⅱ型为主,烃源岩有机质已成熟并进入生油门限,具有较强的生烃能力.地震反演揭示烃源岩在茫汉断陷分布范围广,凹陷中心厚度可达300m以上,具有一定的规模,因此茫汉断陷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毗邻生油中心的有效圈闭是茫汉断陷最有利的目标勘探区. 相似文献
4.
于岚 《新疆石油学院学报》2011,(3):6-8
采用囊式生烃封闭装置系统进行煤系烃源岩热模拟实验的分析研究,对新汶地区二叠系煤系烃源岩样品开展了产烃特征的分析,实验表明石炭系煤系烃源岩具有较好的生烃潜力,气态烃产率随温度变化而不同。将生烃阶段划分为连续生烃和二次生烃两种形式。连续生烃过程生成的天然气干燥系数低于二次生烃过程。从500℃~550℃开始,二者干燥系数又趋于一致,主要以生成甲烷为主。当二次生烃现象越多,总产气量就越少。 相似文献
5.
利用钻井资料,在地层分析和沉积相研究基础上,结合油样、油苗、岩芯和露头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对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地区新生代盆地烃源岩发育时代、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苏拉威西地区新生代盆地主力烃源岩发育层位是古新统—始新统,普遍含煤或碳质泥岩,有机质类型为偏腐殖型,有机质丰度中等—好,具备油气兼生的能力;古新统—始新统烃源岩沉积相带为河流—沼泽相和潮坪—潟湖相,主要残存于裂谷期断层控制的坳陷内,主体部位烃源岩热演化已进入成熟—过成熟阶段,具备为油气藏的形成提供充足烃类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7.
8.
在大量实验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塔东北地区中、下侏罗统煤戏源岩煤、碳质泥岩和暗经岩的生烃潜力评价标准以及作为生油岩时的生油潜力评价标准,探讨了作为煤系不同源岩生烃潜力评价的主要指标,指出氢指数是评价煤系烃源岩生油潜力的关键指标。通过与湖相烃夺评价标准的对比,指陋了煤系烃源岩生排烃的特点,认为煤烃夺生烃潜力评价标准具有较强的区域性,难以构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地区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是很有必要的,而沉积环境是影响标准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确定断层对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成藏的控制作用,利用2 000 km2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断层的精细解释及山西组、太原组煤系地层均方根振幅地震属性的提取,分析断层的分布、成因及形成期,研究断层与天然气高产层段和富集区的关系,建立塔巴庙气田天然气成藏模式。结果表明:上古生界存在北东向断裂系统,断层多为高角度的小断距断层,断距20~60 m; 这些断层主要是基底断裂在燕山运动中、晚期重新活动造成上覆沉积盖层撕裂形成的; 断层形成期与烃源岩生排烃期良好匹配,断层沟通了石炭系太原组、二叠系山西组煤系烃源岩和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盒2段、盒3段岩性圈闭,既促使下伏天然气向盒2段、盒3段垂向汇流运移,同时又为有机酸的运移溶蚀提供通道,有效改善了邻近低渗砂体储层的孔渗性能,从而控制了塔巴庙地区主力目的层盒2段、盒3段天然气运聚成藏及高产富集区带的分布; 断裂和大面积相对高孔渗砂体的叠合区域是天然气的有利富集区。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页岩可压裂性特征,以南华北盆地海陆过渡相煤系页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井、测井、录井和实验测试数据开展太原组页岩储层地质特征和可压性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太原组页岩具有低孔、低渗、有机质丰度高、脆性好、杨氏模量高、泊松比中等、应力差异适中、天然裂缝较发育等特点,具备压裂形成复杂裂缝基础;(2)页岩、砂岩、灰岩的新脆性指数均不同程度降低,灰岩降幅最大,新方法可更合理地计算出页岩最真实的脆性特征;(3)Y2井太原组6号层下部到3号层上部(2862.32~2887.64m)页岩段可压性最好,CFI指数为45.26%~64.65%,平均56.44%,高于页岩可压性评价标准(>50%)。Y2井上述井段实施直井分段压裂改造,试气后获得3 614 m3/d的稳定产气量,较邻井Y1井提高2倍,表明建立的可压性评价模型可有效指导压裂施工,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为深化致密油成藏机理,优选湖盆中部华池地区X96井展开全取芯的有机碳、热解、饱和烃色谱色质、干酪根镜检等分析及排烃、成藏等综合地质研究。重点利用这些分析测试资料对X96井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展开详细评价并探讨优质烃源岩在致密油成藏中的作用。X96井长7烃源岩包括油页岩、泥岩与粉砂质泥岩等3种类型,其中油页岩的有机质丰度高(平均15.8%),有机质组分以无定形体为主,有机质类型好(Ⅰ型为主),并处于生油高峰阶段,属于优质烃源岩。优质烃源岩生烃量大,强大的体积膨胀作用为其提供了充足的排烃动力,排烃作用较强,造成油页岩相对较低的残留沥青“A”转化率、饱和烃/芳烃值与产率指数,排烃效率超过70%。区域上,油页岩稳定分布于长7底部,上覆大范围致密砂岩,源储直接接触。此类广覆式展布的优质烃源岩大范围、高强度的排烃作用为致密油成藏提供了物质基础与动力来源,对近源致密油的成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