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全面提升自动制造生产线运行质量,要积极融合新型智能技术内容,利用桁架机械手全面节省劳动力成本的同时,优化工作实效性,最大程度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本文分析了桁架机械手的发展进程,并对其结构和应用原理予以讨论,最后介绍了桁架机械手在新能源极卷自动上下料生产线中应用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2.
工业4.0时代是智能制造时代,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将会是未来机械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冲压程序还是以人工方式为主,这将会在未来的竞争中被淘汰。因此,本文对基于PLC技术的自动上下料的机械手结构进行了设计,希望能够为中小企业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围绕铁路轴承行业磨削加工需要解决的自动化问题,建立包括主机设备、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一体的自动生产线.为了解决轴承套圈在整个工序加工过程中,工件姿态角度的不同,创新设计了新型的四轴桁架机械手,实现不同工件姿态的上下料需求.  相似文献   

4.
以大型Gantry桁架机械手在不同环境温度下受热变形产生的热变形为研究对象,在论述桁架机械手热变形有限元分析过程的基础上,借助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桁架机械手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加载计算,以模拟实际生产中环境温度引起的热变形,通过对桁架X,Z轴热变形的综合分析计算得出温升对于桁架机械手定位误差的最终影响。该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桁架机械手定位误差的定量计算,为进一步研究其对上下料的影响,采用数控机床误差补偿技术提高上下料精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徐晓燕 《机械管理开发》2023,(5):196-197+202
针对机床采用人工上下料所存在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以机械手为核心的机床自动上下料系统。对该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及控制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根据实际应用表明,该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系统能够实现数控机床的自动上下料,减少2名操作员工,为落后机床的自动化改造提供了指导,具有极大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智能制造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并不断朝着柔性智能制造系统的方向发展。鉴于此,针对企业轴类产品自动上下料作业的需求,以组建轴类智能自动上下料生产线为目标,通过整合PLC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机器视觉检测技术、互联网技术、制造执行系统技术等各种新技术,对生产线各组成单元进行选型组合设计和调试优化,实现生产线的上下料一体化控制。实践验证表明,该智能生产线系统结构稳定可靠、操作简单、工艺合理,大大提高了上下料效率,保证了生产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自动上下料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关键技术之一,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工厂、智能化车间及自动化生产线,但其仍存在自主作业能力低,环境适应能力差,缺乏多机及人机协作能力等技术缺陷。现构建一种基于结构光视觉导引协作机器人的自动上下料系统,针对系统标定、毛坯上料和成品下料,制订了一种自动上料策略,搭建了自动上下料实验平台,开展了毛坯与成品的上下料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可稳定高效地完成自动上下料工作,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齿轮大批量生产的现场检测需求,研究了汽车齿轮快速检测分选系统,实现了自动上下料、快速检测以及智能分选的功能。采用整体误差测量原理,使用机械手代替人工完成自动上下料、智能分选,解决了大批量齿轮的快速检测的难题,满足了汽车产业发展对大批量齿轮的检测需求。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Loader轴控制取代传统PLC控制技术在机床自动上下料桁架机械手上的应用。以笔者公司的实际应用作为案例,介绍了生产线的构成、控制硬件的搭建、参数设置方法以及编程技巧。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小型精密轴类零件制造自动化程度低及加工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规划了以桁架机械手为上下料装置的FMC布局及上下料控制流程,以SIMATIC S7-1200系列PLC为控制器,完成了主要硬件设备选型和I/O信号地址分配,设计了CNC与PLC信息交互、桁架坐标轴控制和机械手气动夹爪控制等功能模块的PLC程序,并进行了程序仿真与样机调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桁架式机械手控制系统运行平稳、性能可靠,显著缩短了FMC非切削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在现有数控机床上实施智能化改造,通过加装KUKA机器人、电气控制系统及工业相机等硬件设备,机械手可完成自动上下料、清洗及检测等任务,在减少劳动强度的同时大幅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数控机床的智能化生产功能。  相似文献   

12.
针对车辆制动电阻片包边生产过程中人力成本高、质量控制难度大、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阻片智能包边生产装置的结构及其应用过程。通过机械手模块参与电阻片在组装模块上自动送料与取料,同时实现自动压装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此种设计可为其他相关智能制造设备的改进优化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数控滚齿机批量生产时上下工件的效率,减少人工劳力,设计了一种自动上下料提升机构,其结构简单,定位可靠,具有人性化的优点,能够实现工件是否到位的自动检测,智能简便、能够实现上下工件全过程的自动检测和反馈,通用性强。可以应用在智能化生产设备中实现工件的上下料运送。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盘型齿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采用机械手的自动上下料系统,以满足机床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加工需要。该系统用PLC作为控制器,触摸屏显示,实现了自动从输送线上取工件放到磨齿机上,同时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经甩油处理后再送回输送线的控制要求。采用高分辨率的伺服系统和精确的位置传感器保证机械手动作的快速与准确定位。该系统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齿轮磨床上下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机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盘型齿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采用机械手的自动上下料系统,以满足机床高效率、高质量的自动化加工需要。该系统用PLC作为控制器,触摸屏显示,实现了自动从输送线上取工件放到磨齿机上,同时将加工完成的工件经甩油处理后再送回输送线的控制要求。采用高分辨率的伺服系统和精确的位置传感器保证机械手动作的快速与准确定位。该系统的应用,有效地缩短了齿轮磨床上下料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整机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床上下料缓慢、效率低等问题,进行了面向多机床上下料的智能移动机器人系统研究。以柔性工业机器人为基础,采用AGV运动识别、机械手网络通信、工业视觉信息处理以及无线通讯等技术,通过接受机台呼叫信号,到达需上下料机台位置,机械手通过视觉系统确定料盒位置信息,实时引导机械手准确下料和上料,针对控制系统实时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利用机器人仿真模拟机器人轨迹并进行优化,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现场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灵活准确的快速实现机台上下料,能满足工业现场要求的时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柔性化、智能化是现代制造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在物料输送方面,以桁架机械手、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敏捷输料方式,相对于输送带、棘爪等传统物料输送,更加灵活、快捷、高效.发动机曲柄智能生产线涵盖桁架机械手、机器人、料仓等多种物流输送形式,为实现曲柄生产线的柔性化、自动化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于数控车床而设计了结构圆柱坐标型的自动上下料机械手。主要通过应用CAD对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液压传动原理、机械手整体以及部分零件的二维图绘制,同时运用Solidworks对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进行三维模型的绘制以及机械手运动仿真的制作。并分析了数控车床自动上下料机械手的操作流程,主要采用液压缸、步进电机等元件实现机械手的运动部分。  相似文献   

19.
围绕汽车变速箱齿轮、输入输出轴制造行业车削加工需要解决的自动化问题,建立包括主机设备、机械手自动上下料系统、物流传输系统、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为一体的自动生产线。为了解决斜齿轮在整个工序加工过程中,需要旋转一定角度上料,创新设计了特殊机构,实现斜齿轮的自动上下料需求。  相似文献   

20.
分析冲压生产线加工工艺和上下料机械手的工作要求,确定上下料机械手的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完成机械手关键结构的设计,并增加了自定位模块设计,从而提高了冲床上下料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为其他机械手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