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择聚碳酸酯(PC)、均聚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和聚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ABS)四种原材料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试样缺口差异对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C材料的注塑试样和机铣试样的冲击强度均值相同,但是前者的波动明显高于后者;而对于均聚PP,注塑试样的冲击强度明显高于机铣试样;另外相比于PVC,缺口加工方式、缺口加工速度以及缺口剩余宽度对ABS材料的冲击强度结果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蔡莲婷  周玉新  何永钊 《当代化工》2012,(6):555-557,561
抗冲击聚苯乙烯(PS-1)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是与制样、环境状态调节、铣缺口、测试环节等多个要素相关的条件实验,这些实验条件直接影响了冲击强度的再现性.由于仪器等条件限制,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家执行的制样及检测标准不完全一致,导致分析结果可比性差.本文注重讨论如何提高 PS-1悬臂梁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再现性问题,使不同生产企业的抗冲击聚苯乙烯(PS-1)的悬臂梁冲击强度结果有较好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钟卫平  苟凯  栾国俊  叶立军 《塑料工业》2012,40(12):102-104,115
将不同醋酸乙烯(VA)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与聚磷酸铵(APP)、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成膨胀型阻燃剂,探讨了不同VA含量、不同比例的EVA树脂对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阻燃性、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热变形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ABS树脂中添加膨胀型阻燃剂EVA/APP/MCA,可显著提高其阻燃性能;随EVA含量增加,EVA/APP/MCA无卤阻燃ABS体系的阻燃性能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增加,热变形温度下降;随VA含量的增加,EVA/APP/MCA无卤阻燃ABS体系的阻燃性能和热变形温度增加,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4.
陈涛  戴婷  匡莉 《塑料工业》2021,(2):116-120
将聚丙烯(PP)树脂在一定注塑工艺条件下制备成用于简支梁冲击测试的样条,分别为ISO注塑A型缺口冲击样条和无缺口样条(然后通过铣缺口机机械加工成A型缺口冲击样条),通过摆锤冲击试验仪进行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研究共聚型PP材料注塑缺口和铣缺口冲击性能的时温效应。结果表明,共聚型PP材料铣缺口在标准环境下调节,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基本无变化,机械加工内应力对其影响较小;注塑缺口在标准环境下调节,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随着调节时间的延长先快速降低,后缓慢衰减;注塑缺口的冲击强度明显大于铣缺口的冲击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与温度成指数型增长。  相似文献   

5.
以纯聚碳酸酯(PC)、阻燃PC和阻燃增韧PC试样为研究对象,研究了ISO 7391–2,ASTM D256和ISO180三种标准测试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差异,同时探讨了缺口制作方式和退火处理(135℃,2h)对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PC试样采用ASTM D256标准测试的缺口冲击强度较ISO 7391–2稍高,而采用ISO 180标准测试的缺口冲击强度最低。偏光应力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表明,由于ISO 180标准规定的试样厚度相对较大,试样产生了过大的残余应力,加之阻燃PC中阻燃剂与PC的相容性较差,进而导致采用ISO 180标准测试的阻燃PC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数据极低。实际应用中尽量选用断裂行程短、试样厚度大的ISO 180标准对改性PC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进行测试,其更能体现材料的缺陷和实际韧性。采用机铣缺口测试的缺口冲击强度稍高,而采用模塑缺口测试的缺口冲击强度离散系数小,数据稳定性更好。退火处理虽可消除试样的内部应力,但会导致试样边缘位置应力集中更加明显,退火处理后各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测试数据均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6.
ABS树脂冲击性能测试标准主要采用ASTM D256和ISO 180,对应测试样条的尺寸差异较大,不同测试标准和测试条件下得到的试验结果往往没有可比性。通过对比ASTM、ISO两种标准下ABS树脂的冲击性能,研究不同注塑工艺对测试结果的影响,确定影响产品冲击性能表征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ASTM标准下的1/4'样条的冲击强度和ISO标准下的样条的冲击强度接近,ASTM标准下的1/8'样条的冲击强度测试值大于前两者;不同注射温度、注射速度和注射压力对ABS冲击强度测试值影响显著,并且不同牌号ABS树脂对上述工艺参数的敏感度不同。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汽车保险杠专用料聚丙(烯PPS)P179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测试结果的因素。结果表明:制样工艺不合理导致结果的偏差增大;制备缺口的相对刀速过大或过小都会导致测试结果偏低;刀刃质量差导致冲击强度偏低;在合理的制样工艺下,试样在缺口加工后只需调节4 h便可进行测试;试验仪器对结果也有一定影响需,定期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8.
采用聚丁二烯接枝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PB-g-SAN)与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熔融共混,制备了一系列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ABS),考察了橡胶含量对该ABS树脂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含量的增加,ABS树脂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熔体流动速率、热变形温度、密度和硬度均有所降低,而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提高。因此可通过调节橡胶含量来制备具有不同物理力学性能的ABS树脂,以满足不同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9.
对比了4个牌号ABS树脂ASTM标准和国标悬臂梁冲击强度,剖析了ABS树脂橡胶相组成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并运用moldflow软件模拟冲击样件注塑成型过程,分析引起冲击强度测试结果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通过降低冲击测试样条注塑成型注塑速度减小样件表面剪切应力的方法,能够提高冲击强度测试结果,较高的橡胶含量可以减弱注塑速度...  相似文献   

10.
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集成胶乳增韧ABS树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方法,通过苯乙烯-异戊二烯-丁二烯三元共聚合技术,设计合成了新型三元集成胶乳(SIBL)替代传统成本较高的聚丁二烯胶乳(PBL),制备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将高温乳液法制备的SIBL进行附聚,再经过乳液接枝法制备高胶含量的ABS粉料,最后将ABS粉料与本体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SAN树脂)掺混、熔融挤出、造粒,制备了低成本新型ABS树脂。考察三种单体配比对SIBL聚合动力学和粒径大小、分布、凝胶含量及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影响规律;研究单体配比对SIBL接枝反应和ABS树脂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采用自由基乳液聚合制备三元集成胶乳的方法可行,得到的增韧ABS树脂综合性能优异,其中最具代表ABS树脂韧性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得到显著提高,由139J/m提高到233J/m。  相似文献   

11.
利用自主研发的四釜串联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和本体聚合方法,制备了高抗冲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通过对所使用的橡胶以及制备的高抗冲ABS树脂产品进行分析和检测,考察不同复合胶种类、复合胶配比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胶增韧体系,确定合适的复合胶增韧剂和最佳的复合胶配比;并通过仪器化冲击实验对橡胶的增韧效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橡胶投料比为12.0%时,采用橡胶A+565T复合胶合成的样品其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高达407.0 J/m,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为4.19 g/10min(220℃,10 kg),具有冲击强度高、加工性能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和ABS/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合金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橡胶含量对力学强度、流动性和缺口冲击强度的影响。并结合仪器冲击进一步研究了不同橡胶含量下ABS和ABS/PBT合金各阶段冲击能量的变化及贡献。结果表明,随着橡胶含量的提高,ABS和ABS/PBT合金的缺口冲击性能逐渐提高,超过一定量后冲击性能出现跃升。通过对比仪器冲击结果,发现裂纹扩展是ABS和ABS/PBT缺口冲击韧性的主要来源。此外,不同测试温度对基体强度的改变会明显影响材料裂纹扩展的过程,从而影响材料的冲击韧性。  相似文献   

13.
以马来酸酐接枝ABS树脂(ABS-g-MAH)为增容剂,制备聚碳酸酯(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合金,对其力学性能、热性能及熔体流动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该合金质量比PC∶ABS∶ABS-gMAH=70∶30∶6时,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为33.92kJ/m~2,远高于纯PC与其它配方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且其它性能较好。采用3D打印耗材挤出机将纯PC及PC/ABS合金制成丝材,PC丝材直径为(1.75±0.27)mm,PC/ABS合金丝材直径为(1.75±0.05)mm,PC/ABS合金的尺寸稳定性得到很好地改善。研究两种丝材的熔融沉积成型(FDM)性能以及打印方向对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采用FDM工艺水平向和侧向打印时,试样的力学性能超过注塑工艺成型试样,但是竖向打印试样力学性能较差。与纯PC打印试样相比,PC/ABS合金试样的缺口冲击强度得到大幅提高,侧向打印PC/ABS合金的缺口冲击强度为40.13kJ/m~2,而侧向打印纯PC的缺口冲击强度仅5.73kJ/m~2。  相似文献   

14.
通过系列不同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缺口冲击实验,运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表征,以确定在ABS树脂实际的使用或加工过程中,试样形状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冲击功随缺口深度、跨距的增加而降低,随缺口底部曲率半径、厚度的增大而增大;临界能量释放率随缺口深度、曲率半径、厚度的增大而增大,随跨距的增大而降低。材料的力学行为受到材料几何形状的影响,冲击功、临界能量释放率受形状、缺陷影响。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两种不同橡胶粒径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掺混制备橡胶粒子尺寸双峰分布的ABS树脂。恒定ABS树脂的橡胶含量,通过调节不同粒径橡胶的质量比,考察其对ABS树脂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ABS树脂的微观结构,分析了协同作用的增韧机理。结果表明,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屈服强度都随着大粒径橡胶粒子比例的减少而增大;当L-PB/S-PB为1/9时,ABS树脂的冲击强度和屈服强度最高,两种橡胶粒子发生了明显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一年的自然大气曝露试验和1000小时氙灯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对经稳定的ABS、ABS/PVC合金、耐候ASA老化前后的颜色变化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结论:ABS/PVC合金的耐候性能与经稳定ABS相比有大幅度提高;在一定时间内,颜色稳定性和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保持率与ASA相近。  相似文献   

17.
高辉  周武德 《塑料制造》2009,(11):62-64
采用双螺杆熔融共混工艺路线,通过选用合适牌号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及ABS为基本原料,通过控制合适共混工艺条件,制备了一系列不同配比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塑料合金材料。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悬臂梁冲击实验机等测试手段对合金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合金材料的拉伸强度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断裂伸长率随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缺口冲击强度随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微米级六方氮化硼(h-BN)对ABS树脂进行共混改性。通过FT-IR和SEM测试表征h-BN改性ABS材料物性及微观结构,并考察了h-BN对ABS树脂力学、导热和表面摩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h-BN增加,改性ABS材料韧性下降,而材料刚性提升。添加4wt%h-BN改性ABS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为12.2 k J/m2,弯曲模量高达2800 MPa,导热系数为0.312 W/m K,静摩擦系数为0.30,滑动摩擦系数为0.25。因此,h-BN改性ABS材料具有较强的力学强度、亮白的外观、良好的导热和较低的摩擦系数等性能,更适合用于制作家电和电子电器等消费品的外观制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平推流管式反应器合成高抗冲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三元共聚物(ABS)树脂,对所使用的橡胶进行剖析和检测,测定微观结构和溶液黏度;通过考察不同复合胶种类、复合胶配比对ABS树脂冲击性能的影响,优化复合胶增韧体系,确定合适的复合胶增韧剂和最佳的复合胶配比;通过仪器化冲击实验验证了当橡胶投料比为9.0%时,采用55AE∶35AE=2∶1的复合胶合成的样品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51.3 J/m,相比于市售同类产品具有冲击强度高、橡胶增韧效果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为基体树脂,溴系阻燃剂和锑白为复合阻燃体系,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阻燃ABS材料。研究了溴系阻燃剂种类、填充剂种类及含量、增韧剂等对阻燃ABS材料熔接痕强度(WLS)、缺口冲击强度(NIS)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硅灰石等具有纵横比的填料对熔接痕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影响很大。氯化聚乙烯类增韧剂可以有效改善材料缺口冲击强度,但会使熔接痕强度显著降低。此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对阻燃ABS共混物的微观形貌进行分析,探讨了填充剂和增韧剂对阻燃ABS熔接痕强度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