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感性意象的越野车造型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外观造型对于用户的情感体验至关重要,汽车外观造型与用户主观偏好的匹配程度成为汽车造型设计成败的重要因素。选取典型汽车外观造型风格意象词汇进行研究,利用语义差分法(SD法)等对感性意象词汇进行视觉化描述和量化表达;将汽车造型抽象并简化为造型特征线,利用贝塞尔曲线进行量化描述,基于感性工学原理与方法研究汽车造型特征线和感性意象词汇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以此结果指导越野车的造型设计,从而提升越野车造型设计与感性意象之间的匹配度,降低越野车造型设计开发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2.
对多功能护理床的设计评析进行研究。通过分析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的发展现状,以感性工学理论为基础,调研了目标用户对多功能护理床外观样式的心理倾向后提出具体设计目标,运用产品造型意象设计来细化设计要素,应用数量化理论Ⅰ,量化用户感性意向,利用数学模型解释感性意向与造型特征的关系,得出针对性的设计方案。将目标用户体验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针对性强,设计目标明确,有助于多功能护理床的优化设计及评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网络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评价理论的研究,经过对比分析,选择了Cult3D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并应用网络技术构建了汽车虚拟展示评价系统。通过该系统,用户可对汽车外观造型等设计要素进行评价,通过模糊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帮助企业在汽车样机阶段分析消费者对汽车外观造型的满意度,为汽车进一步改进设计提供可靠资料,提高产品开发的成功率,减小产品因不符合顾客需求而滞销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为使用户对服务机器人造型设计有较高的满意度,针对用户动态需求,对服务机器人造型设计进行研究。基于动态需求理论、恐怖谷理论及产品情感体验理论提出面向机器人造型设计的用户年龄需求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用户感性评价,经统计分析,得出针对服务机器人造型满意度的用户年龄群体差异性及基于机器人造型设计的用户情感体验差异性,最终得到用户年龄与服务机器人造型、用户情感体验及用户满意度的映射关系,为服务机器人造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更好地满足热挤压成型机的用户需求,将情感化设计方法运用到热挤压成型机的设计开发中。在设计过程中,对用户需求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用户对产品的情感需求模型,从形态、色彩、材质方面对产品造型进行设计编码,从感官、行为和反思层面对用户体验进行设计解码,对热挤压成型机进行改进设计,以提高产品外观品质、降低用户工作疲劳并减少事故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郭磊  吉晓民  胡钢  初建杰 《中国机械工程》2013,24(13):1835-1840
基于曲面细分与变形原理,提出由设计师提供带有多个变形通道信息的初始汽车简单曲面造型,造型细节则交由用户在可全局或局部变形的曲面模型上直接调整,结合用户反馈的参数调整数据获得最终汽车造型方案的设计方法。该方法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参与了设计工作,在对汽车造型进行评价的同时进行了形态的再设计,可以有效表达用户对汽车造型风格的个人期望,也使设计师获得多个用户对汽车造型期望的直接数据。该方法操作简便,可迅速获得多个汽车造型方案,从而提高汽车造型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起重运输机械》2012,(1):74-74
新型特雷克斯025G与055G汽车起重机引入了特雷克斯的设计、操作和造型,标志着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新一轮发展。新型汽车起重机的操作员将会体验到一个用户界面和符合人机工程的控制布局,从外观和感官都体现了  相似文献   

8.
用户期望意象驱动的汽车造型基因进化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选取汽车造型基因典型元素——造型特征线为研究对象,基于遗传算法提出用户期望意象驱动的汽车造型基因进化思想和方法流程.通过调研和标杆车分析获取用户期望意象形容词,经过聚类分析得到关键意象词汇并将其量化表征.选取汽车侧面轮廓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贝塞尔曲线将其量化描述.从多种途径选取符合用户期望意象的进化计算初始种群案例样本...  相似文献   

9.
随着汽车的现有量的增加,汽车内饰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为了满足用户的需要,基于用户体验的汽车内饰的设计是当前对汽车内饰研究的主要方向。本文首先对汽车内饰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然后介绍了用户体验的基本理念,然后建立了用户体验的理论模型,最后分析了汽车内饰设计方法研究形式,研究结果为汽车内饰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层次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能源汽车逐渐步入大众的视野。由于各个国家对于绿色发展的重视,新能源汽车在未来拥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相较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的外观造型设计,由于新能源汽车的能源结构发生了改变,逐步导致了新能源汽车在外观造型设计领域迎来了一些新的变革,无论是车身设计,还是内饰设计,都需要与新的动力模式相匹配。这些新的设计理念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对于传统的汽车设计审美也会是一场新的冲击,合理的把握造型设计与传统审美的限制才能使新能源汽车在未来越走越远。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产品造型设计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消费者心理学,了解用户对智能手表的需求,确立基本设计方向。运用感性工学,结合形态分析法提取设计要素;通过数量化理论Ⅰ,将用户感性意象进行量化,建立造型特征与意象语意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求解,得出造型设计方案预测。将预测方案与消费者心理调查结果进行对比,证实了预测方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消费者心理和感性工学量化理论的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对新产品造型的设计,具有针对性强、设计方向明确等特点,有助于像智能手表等新产品的快速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2.
针对现有产品设计用户评价中用户只能进行单一的视觉体验,无法进行触觉、嗅觉等多维度的体验,且测试手段为打分的形式、主观性强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创新设计多觉表达用户体验愉悦测试方法,设计了产品创新设计多觉表达装置对设计方案进行多觉表达,以提高用户对产品设计表达的感知体验度。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产品设计多觉表达用户体验愉悦测试评价模型,招募了20名被试者进行汽车产品设计多觉表达用户体验测试试验,通过评价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验算,选出了用户体验愉悦最优的汽车创新设计多觉表达方案。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汽车设计过程中造型特征获取和设计完成后汽车造型意象认知二者之间的匹配问题,辅助设计师通过造型意象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合理选择,提出了一种基于感性工学和层次分析法的汽车造型意象评价方法。以汽车设计中的车型、品牌和风格特征要素建立造型特征集,通过感性工学理论实现造型意象词汇的量化,以确定语义特征集,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造型特征集与语义特征集之间的关系,从而构建影响造型意象评价的指标体系,建立模糊评价矩阵,计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并进行综合排序;最终对设计方案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获得最佳造型意象设计方案。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3款电动汽车造型设计方案评价中,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并对各个指标的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处理,筛选得出最佳造型意象设计方案,为项目开发提供了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轮毂是汽车行驶中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同时又在汽车外观中发挥着重要的装饰作用,其外观、造型设计尤为重要。在轮毂设计过程中加上私人订制设计,给客户新颖的感觉,迎合客户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产品意象造型设计的发展现状,结合感性工学理论,调查了用户对家用制氧机造型的心理倾向并提出具体设计目标,运用形态分析法提取制氧机造型特征,应用数量化理论Ι实现了基于设计目标的造型特征集与用户感性意象相关度计算,建立了意象语意与造型特征的数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出设计方案。结果表明,基于用户体验与定量分析的设计流程与设计方法,针对性强,方便快捷,有助于制氧机产品设计流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6.
邓昭  张璇 《机械设计》2020,37(7):132-137
针对汽车仪表盘设计过程中无法有效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产品语义分析的仪表盘设计方法。采用词语逆频率加权算法(TF-IWF)提取用户对产品需求评价中的关键词,利用Word2vec词向量模型计算使其向量化;利用K-Means将用户关键词进行聚类,选取高权重的关键词作为产品特征来设计汽车仪表盘。该方法能够有效指导汽车仪表盘造型和界面的特征设计,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把握产品开发方向,满足用户期望,为汽车仪表盘设计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7.
焦合金 《机械设计》2023,(2):134-139
为解决汽车前脸造型设计决策的问题,比较了用户感知燃油车与电动车前脸造型特征的差异,探讨了汽车前脸正性和负性表情对消费者偏好决策的影响,提出一种采用脑电测量技术评价用户反馈的方法。以Neural Scan脑电仪为数据采集工具,采集了40位用户观看传统汽车与电动车表情并做出是否购买决策的脑电数据,通过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发现用户对传统车的情绪感知优于电动车,用户偏好购买正性表情的汽车。回归分析结果发现,P300和LPP两个脑电成分对用户购买决策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电动车车脸设计应加大拟人化效果,脑电测量可作为设计决策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8.
感性工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将目标用户的感性需求转化为产品设计要素的科学,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其中,基于用户感性需求的获取、提炼及表达的产品设计方法、流程研究,是感性工学在汽车造型设计领域中的研究重点。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归纳与整理,可以发现基于感性工学的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和方法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结合汽车造型设计实践和相关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感性工学汽车造型设计的一般流程以及各流程节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展望,为研究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长期以来,制造加工一直与国际制造商相提并论。此外,更明显的优势是,在某些系统设置中,中国在新产品的研发方面仍处于领先水平。消费者购买汽车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外观,外观也是管理和决定汽车销售市场的关键因素。本文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观点,对当前的汽车外观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明确提出了在未来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和设计中自主创新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医疗产品的外观造型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重视,外观造型与用户感性需求的关联度成为评价设计优劣的关键因素。针对医疗产品设计过程中缺少用户交互感受考虑的问题,以血沉仪为研究对象,基于聚类分析建立了感性意象词汇库,结合语义差分法和调查分析建立了感性意象词汇与产品特征组合之间的映射关系,将研究结果运用于全自动血沉仪的造型设计中,并给出了设计方案。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有效进行医疗产品的意象造型设计,以提升产品形象,改善用户心理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