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去,用电化学和浸泡方法综合研究409L,410S热轧不锈钢的腐蚀性能不够。通过电化学和浸泡试验研究了409L和410S2种热轧不锈钢在80%H2SO4,10%HCl,20%NaOH,6%FeCl3及混合酸(3.2%HCl+3.8%HNO3)中的耐蚀性能,并与奥氏体不锈钢304作对比。结果表明:3种钢的耐腐蚀能力为30...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微量元素含量不同的1Cr18Ni9Ti、304、316L三种奥氏体不锈钢的耐局部腐蚀性能,包括晶间腐蚀、点蚀和应力腐蚀。结果表明,Ti元素的添加和较低的含C量都能改善抗晶间腐蚀性能;Cr和N含量最高的固溶态304不锈钢最耐点蚀;Ni含量最高的固溶态316L在42%沸腾氯化镁溶液中抗应力腐蚀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采用化学浸泡腐蚀试验及微观组织和化学成分分析研究了5种铸造双相不锈钢在6%Fe Cl3溶液中的点腐蚀行为,并与316L奥氏体不锈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铸造双相不锈钢的抗点腐蚀性能均优于316L的,腐蚀速率和点腐蚀深度均小于316L奥氏体不锈钢的;双相不锈钢主要耐点蚀能力合金元素在奥氏体和铁素体相内分布不均匀,铬、钼更多地分配于铁素体相内,而镍、氮则更多地分配于奥氏体相内,铁素体相的耐点蚀指数PRE(Cr%+3.3Mo%+16N%)大于奥氏体相;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与化学成分有关,随着PRE的增加,双相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提高,铜元素在铁素体内析出的富铜相导致点蚀优先在铁素体内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304L(D)双牌号不锈钢产品的制造不可避免焊接过程,焊接接头也是最容易出现失效的位置,而现今304L(D)双牌号不锈钢的性能及使用在国内外均没有系统的研究及相应的标准。采用失重法结合腐蚀SEM形貌观察及蚀坑内部元素EDS谱,从腐蚀速率与化学成分方面分析了304L(D)双牌号不锈钢母材及焊缝的耐点腐蚀性能。结果显示:焊缝处耐点蚀性能最优而母材最次。所得腐蚀数据可以作为今后制定304L(D)双牌号不锈钢使用条件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超低碳铸造高合金不锈钢析出相及腐蚀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等手段和多种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铸造高合金不锈钢的析出相种类、结构、形貌、分布、成分及其腐蚀行为。试验结果表明,该钢经1150℃×2h水冷固溶处理后可得到单一的奥氏体组织,并具有优良的耐均匀腐蚀、晶间腐蚀、点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6.
304不锈钢和铁素体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较好,导致材料的晶粒度评级比较困难。将高锰酸钾硫酸溶液作为腐蚀剂,水浴加热后对304不锈钢进行腐蚀,可获得清晰、完整的奥氏体晶粒,且不显示晶粒内孪晶界;采用放置约3 a的王水作为腐蚀剂对铁素体不锈钢进行腐蚀,可获得清晰的晶粒形貌,实现其晶粒度级别的准确评定。  相似文献   

7.
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手段和多种腐蚀试验方法研究了超低碳含铜铸造不锈钢的析出相种类、成分、结构、形貌、分布及其腐蚀行为。结果表明,含Cu为2.0%的00Cr20Ni25Mo5钢经1150℃固溶处理可得到单相奥氏体组织,并具有优良的耐全面腐蚀、晶间腐蚀、点蚀和电化学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8.
新型00Cr23Ni6Mo4Cu3铸造不锈钢的组织及其局部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金相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进行了金相组织观察与分析,并采用快速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新型00Cr23Ni6Mo4Cu3铸造不锈钢的局部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该钢经1050℃×2h的固溶处理,其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分布有适量的奥氏体。该热处理使组织细化与均匀化。由于铁素体对奥氏体组织有电化学保护作用,因而这种新型双相不锈钢具有优良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和较高的抗点蚀性能,与高合金化的奥氏体C15钢相当。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S22053双相不锈钢焊接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变化规律。方法在依托S22053双相不锈钢焊接经验的基础上,采用SMAW和SAW焊接方法对两种不同焊材(E2209和ER2009+GXS-330)的焊接接头进行了力学性能、晶间腐蚀、微观金相和铁素体含量检测试验。结果两种焊材基本都满足S22053的焊接要求,接头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铁素体为基体,奥氏体被铁素体基体包围着,3组试验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和组织形态变化较大,焊缝中粗大的奥氏体占据了大片区域,局部有魏氏组织产生,奥氏体按一定方向的板条状分布,也有部分以片状分布,接头抗拉强度均达到了母材强度的97%,经90°侧弯后表面无可见裂纹,无晶间腐蚀产生的裂纹,铁素体质量分数均在35%~65%。结论 3组试验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和组织形态变化较大,其中Φ3.2 mm的E2209焊条焊缝晶粒最为细小,宜选用此种焊接方法,3组试验的晶间腐蚀、铁素体含量、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均符合标准要求,90°侧弯后表面无任何可见裂纹。  相似文献   

10.
姜爱华  陈亮  丁毅  孟宪虎 《材料保护》2013,46(5):58-59,61,2
目前,将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EPR)法和传统H2SO4-CuSO4-Cu法结合研究不锈钢晶间腐蚀敏感性的报道较少。用EPR法和H2SO4-CuSO4-Cu法分别测试了不同敏化温度、时间下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敏感性。结果表明:EPR法和H2SO4-CuSO4-Cu法都能准确评价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二者结果一致;增加敏化时间和敏化温度都会加大304不锈钢的晶间腐蚀倾向;当敏化度高于19.4%时,304不锈钢易发生晶间腐蚀。  相似文献   

11.
采用化学浸泡法和模拟闭塞电池方法研究了固溶+时效和固溶+调整+时效处理的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的耐点腐蚀性能,并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316L)耐点蚀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组织内富Cu析出相促进了点蚀坑萌生,而点蚀坑发展则与组织形貌有关。固溶+调整+时效处理的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因组织内析出富Cu相多而大,其萌生的点蚀坑密度较高,但由于马氏体板条较细,其点蚀坑尺寸和深度较小;固溶+时效处理的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因组织内析出富Cu相少而小,萌生的点蚀坑密度较低,但粗大的板条马氏体组织导致点蚀坑尺寸和深度较大。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耐点蚀性能对比表明,通过对0Cr17Ni4Cu4Nb马氏体不锈钢进行合理的热处理,其耐点蚀性能可与18-8型奥氏体不锈钢相当。  相似文献   

12.
核电站凝汽器海水室主体材料为奥氏体不锈钢和钛材,用于保护不锈钢和钛合金凝汽器的铁合金阳极在服役过程有个别铁脚断裂发生脱现象。通过失效断口部位腐蚀形貌分析、断口裂纹金相分析和腐蚀晶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晶间腐蚀产物X射线能谱(EDX)分析,研究确定铁阳极脱落失效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铁阳极脱落的主要原因是其304不锈钢铁脚受到严重的敏化,在一定的条件下产生晶间型应力腐蚀而导致腐蚀断裂,并据此制定了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刘威  孙茜 《材料保护》2019,52(5):151-156
某酸奶厂二次配料罐304不锈钢夹套底部出现开裂现象,影响了工厂的正常运行。通过观察裂纹宏观形貌、裂纹金相特征、断口形貌以及断口腐蚀产物能谱分析及应力腐蚀敏感性试验等分析了开裂原因。结果表明:配料罐夹套开裂是由奥氏体不锈钢的应力腐蚀造成的;根据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了返修和消除缺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某型飞机不锈钢(2Cr13Ni4Mn9)凸缘卡箍条带断裂件的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晶间腐蚀性能、宏观及微观断口形貌、零件应力状态及工作环境的分析,以及模拟试验,评定其断裂为沿晶形态的应力腐蚀断裂;还讨论了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裂纹的扩展途径,认为具有部分形变马氏体的奥氏体不锈钢在含有Cl~-的弱腐蚀介质中,在50~150℃温度下长期服役,受拉伸应力与腐蚀介质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乏燃料水池用钢板316L与覆板S32101双相不锈钢的焊接性、接头不同区域显微组织特征及接头与母材之间的性能差异.方法 利用氩弧焊接技术对5 mm厚的316L底板与3 mm厚的S32101覆板以搭接的形式进行焊接,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维氏显微硬度仪和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对焊接接头的宏观形貌、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316L/S32101焊缝组织主要由铁素体基体、晶界树枝状奥氏体以及晶内细小片状奥氏体所组成;316L侧靠近焊缝处存在一个较窄的熔合区,其组织由奥氏体基体和少许细小分散的铁素体组成,而S32101侧靠近焊缝处组织则由粗大铁素体晶粒和沿晶粒边界分布的若干小块状奥氏体组成.从316L母材区到焊缝区,硬度显著增大,而从焊缝区到S32101母材区,硬度变化很小;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高达510 MPa,为两侧316L和S32101母材强度的87.9%和88.6%.结论 在焊接电流为240 A和焊接速度为300 mm/min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氩弧焊获得成形良好的搭接接头,且接头的力学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拉伸试验、压扁试验、晶间腐蚀试验、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等方法,对某电厂汽轮机轴封冷却器TP304不锈钢管的泄漏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P304不锈钢管在外表面残余拉应力和蒸汽中Cl-,S2-的联合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因发生严重应力腐蚀导致管子开裂。对此,提出了消除TP304不锈钢焊管表面残余应力、严格控制汽水品质、降低有害离子含量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自主研制的水下激光填丝焊接装备,在304奥氏体不锈钢板材表面进行U形坡口激光填丝焊接试验,为304不锈钢水下修复工作提供技术参考。方法 在功率为5 600 W、焊接速度为6 mm/s、送丝速度为205 cm/min、保护气体流量为15 L/min、排水气体流量为30 L/min的条件下进行焊接试验,并对空气和水下环境下的焊缝进行对比检测分析。通过光学显微镜分析2种环境下焊缝的显微组织;对2种焊缝进行拉伸、弯曲等力学性能测试;采用显微硬度计测试1 kg载荷下不同区域的显微硬度;使用VersaSTAT3F电化学工作站测定在3.5%(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中2种焊缝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结果 2种环境下的焊缝均无明显裂纹、气孔等缺陷;显微组织主要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但2种环境下焊缝的奥氏体晶粒大小和铁素体形状均略有差别,焊缝拉伸断口均为典型的韧性断裂形貌且抗拉强度符合304不锈钢标准。2种环境下焊缝的微观组织和晶粒大小不同,水下焊缝硬度高于空气的。通过分析2种环境下焊缝的开路电位和极化曲线,可知水下焊缝的耐腐蚀性略高。结论 所开发的局部干法水下激光填丝焊接工艺可以满足实际工程中...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316L不锈钢在冲刷腐蚀类环境中的耐腐蚀性,在其表面激光熔覆Co Ni Cr Al Y合金层。采用冲刷腐蚀试验比较了316L不锈钢及Co基合金熔覆层在含固相颗粒酸碱溶液中的耐冲刷腐蚀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熔覆层物相,采用金相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熔覆层腐蚀前后的形貌。结果表明:在低浓度酸碱、低含砂量及低速冲刷条件情况下,Co Ni Cr Al Y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略高于316L不锈钢;在高浓度酸碱、高含砂量及高速冲刷条件下,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明显优于316L不锈钢的;Co基合金熔覆层中析出的Cr2Ni3,Al Co和Al Ni硬质相以及Co元素本身的抗腐蚀性的综合作用使Co基合金熔覆层的耐冲刷腐蚀性能远远高于316L不锈钢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不同压缩比2205双相不锈钢轧制复合板界面和复层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压缩比为4和6的复合板复层均由奥氏体和铁素体组成,奥氏体和铁素体相界呈锯齿状;基层和复层界面处碳钢侧为单一铁素体,不锈钢侧可见一条不连续黑色条带;相比压缩比为4的复合板,压缩比为6的复合板复层铁素体含量更高,奥氏体γ相尺寸更小更长,耐腐蚀性更好,但强度无明显差异;基层和复层界面更平整,结合力更低。  相似文献   

20.
刘强  李波  陈希章  刘靖  郭辉  袁勇 《功能材料》2012,43(5):673-676
制备了一种Cr-Co-Ni-Mn含钴奥氏体不锈钢。与304不锈钢比较,研究了其抗空蚀性能,用TEM观察了空蚀试样的组织结构,并测定了该钢种的强度,利用时效处理研究其组织稳定性。结果表明Cr-Co-Ni-Mn含钴奥氏体不锈钢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比常用的304不锈钢高,奥氏体组织稳定,空蚀孕育期长,耐空蚀效果好。TEM观察到试样空蚀作用层有ε马氏体组织,这些形变组织有利于吸收应变能,提高材料耐空蚀能力。综合该钢的性能,在耐空蚀领域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