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明  王如竹 《新能源》1999,21(3):6-11
用多孔介质理论方法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并相应地按多孔介质的质量、动量、能量传递过程建立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循环吸附床内传热传质耦合求解的数学模型。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可对吸附式制冷循环的吸附床进行了热动力学分析与计算,并可进一步用于系统的优化设计中。  相似文献   

2.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惠  吴静怡 《新能源》1999,21(11):28-33
总结了近20年来国内外吸附式制冷循环系统中吸附床传热传质研究的发展及现状。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分为3类进行了讨论:(1)均匀温度场模型;(2)均匀压力场模型;(3)非均匀温度场和压力场模型。以具体的吸附器结构为例,详细描述了不同数学模型的前提建模方法和适用范围,指出了吸附床传热传质数值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中吸附床内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一简化吸附床模型中传热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对吸附床内的热传导方程和换热管内流体的能量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并利用控制容积法进行模拟数值计算,在计算模型中加入随时间变化的边界条件,得到吸附床内吸附剂和换热管内流体的两种互相耦合的温度分布,为吸附床的实际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吸附式制冷系统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建立了沸石-水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床在非第一类边界条件时的二维传热传质模型。考虑了工质对的吸附特性对脱附过程的影响,讨论了肋片数量、肋片物性参数,吸附床的有效导热系数,接触热阻等参数对脱附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肋片可以改善吸附床的性能,其中肋片的数量和接触热阻的影响较大,肋片的物性参数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热管强化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强化吸附式制冷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设计了利用高效传热元件热管作为内翅片的吸附床。在能量守恒关系和吸附平衡方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吸附床的数学模型,并对此模型用数值方法进行了求解。求解结果表明利用热管元件可以显著的改善吸附床内的传热传质过程,缩短了吸附式制冷的循环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该数学模型为吸附床的设计参数的选择和优化等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7.
实验了不同空气流速时水平放置离散矩形直翅片组的稳态传热着重探讨了翅片列间距对翅片组散热性能和阻力损失的影响,用离散翅片的长度作为定性尺寸,得到了计算直线排列的离散翅片组平均对流传热系数的无量纲传热准数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HAT循环饱和器传热传质过程及相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HAT循环中饱和器为研究对象,讨论了实验研究的相似条件。在简化条件下建立了饱和器内部多相流的控制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边界条件;对这些方程进行了无量纲化处理.根据微分方程的不变性原理,得到了饱和器实验研究中应遵循的相似准则,并对这些准则在实验中作用进行说明,指出了饱和器实验设计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9.
固体吸附式制冷强化传热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附床的传热强化是影响固体吸附式制冷的主要因素。简述了吸附制冷的强化传热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吸附床强化传热方法,提出了固体吸附式制冷强化传热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对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太阳能作为驱动热源的固体吸附式制冷系统的基本组成,依据Polnyi吸附势理论和D-R方程对系统的吸附一解吸过程进行了比较准确的描述,着重对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实际应用技术分析。主要必须考虑:在对吸附系统的研究中引入“非平衡吸附”概述进行了动态吸附速度的测定,尽可能地选用带有吸收膜的集热器,以及改善吸附床的传热传质性能等。  相似文献   

11.
利用课题组自行配制的二元混合熔融盐(KNO3-Ca(NO3)2)开展导热油与低熔点熔融盐的管内强制对流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得到导热油与低熔点熔融盐的总换热系数,并通过最小二乘法和Wilson分离法得到了管内低熔点熔融盐侧的对流换热系数及其准则关联式.与不同的经典传热关联式对比,最大偏差为+23%.考虑高温熔融盐的变物性特...  相似文献   

12.
通过数值计算对紧凑换热器一种波纹翅片通道内除湿条件下周期性充分发展的对流传热传质情况进行数值研究。计算采用曲线坐标系下压力与速度耦合的SIMPLER算法,湿空气流动Re数的范围为100~1100,Pr数为0.71,Sc数为0.61。讨论了不同波纹高度、波纹间距对阻力与换热的影响,给出了不同Re数下的浓度场,并对动量、传热及传质进行了定量比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整体Nu数及fRe数随着波纹高度的增加或波纹间距的减小而增加;浓度随着Re数的增加沿着流动方向迅速降低;计算能较好的满足Chilton-Colburn相似,表明传热特性均可类推到传质特性中去。  相似文献   

13.
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钻孔内的传热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准三维模型为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的结构优化提供了较为精确的理论基础。利用准三维模型对竖直埋管地热换热器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不同的行程布置对双U型埋管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性能有较大影响。就钻孔内热阻的对比,双U型埋管比单U型埋管钻孔内的热阻低,因而双U型埋管地热换热器较单U型埋管地热换热器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被动式太阳能温室-采暖房中对流传热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威  刘伟  华贲 《太阳能学报》2003,24(6):789-794
针对一种被动式太阳能温室-采暖房,分析采暖房北墙采用或不采用隔热保温措施时,温室-采暖房内的温度和气流分布情况,模拟具有蓄热层的太阳能温室-采暖房中的对流传热,研究温室-采暖房中采用岩石床吸收和贮存太阳能的传输特性。  相似文献   

15.
降膜蒸发冷却复合传热传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描述叉流式降膜蒸发传热传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对气相微分中利用积分法求解,导出确定气液界面温湿度的数学表达式。计算与实验结果对比基本一致。对叉流式降膜蒸发冷却进行深入分析表明,该冷却手段可使处理空气的最低温度接近或达到空气的湿泡温度,得到叉流式蒸发冷却脱身人气流温湿度分布曲面及气液界面温度分布曲面,表明典型工况下,叉流直接蒸发冷却器可使处理空气温度10℃左右。  相似文献   

16.
大孔径复合透明蜂窝结构中对流-辐射耦合传热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假定透明蜂窝壁面具有漫发射和漫反射性质的基础上对大孔径复合透明蜂窝中的对流、导热和辐射的耦合传热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吸热板的发射比、蜂窝孔的高宽比、宽度等参数对热系数的影响,并讨论了蜂窝孔内的自然对流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太阳能蒸馏器中一组传热传质关系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盘式太阳能蒸馏器中一组传热传质关系式,并用多级迭盘式蒸馏室进行稳态模拟实验。发现该关系式在较大的雷利数范围及较宽的温度段内能很好地预示蒸馏器的产水量。  相似文献   

18.
等壁温条件下潜热型功能热流体换热强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对流与导热的相似性出发,揭示了潜热型功能热流体强化换热的物理机制。基于等效比热模型,对影响速度充分发展的等壁温圆管内该类流体层流流动换热强化的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弄清了影响换热强化的主要因素及其强化换热的机理,并改进了内部流动传统的Nu定义,使之能完全表征功能热流体换热器的程度,并和外部流动的Nu定义统一,有助于内部流动和外部流动对流换热的统一评价。  相似文献   

19.
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凝固及换热性能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剑峰  孙德兴  张承虎 《太阳能学报》2007,28(11):1200-1205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采集凝固热热泵技术,建立了凝固热采集装置中层流流动水在常壁温条件下的管内凝固问题的数学模型。采用准稳态近似方法进行了凝固特性的分析,使用当量平均表面换热系数和潜热显热比两个参数讨论了冰层对换热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与所得结论对凝固热采集装置的设计和热泵系统性能的改善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