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珠江口盆地珠二坳陷、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地质储量占中国近海天然气总地质储量的70%以上,这几个盆地或凹陷构成了中国近海重要的天然气富集带。这些盆地或凹陷天然气主要为煤型气,天然气来源与腐殖型和腐泥腐殖型烃源岩密切相关,主要烃源岩为海陆过渡相煤系烃源岩,其次为陆源有机质海相烃源岩,有机质均主要来源于陆生高等植物。主要烃源岩形成期,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和南海北部具有湿热的气候条件,有利于高等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在这种有利的气候条件下,河流三角洲体系是控制富气盆地烃源岩形成的主要因素,河流三角洲体系的发育有利于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输入,有利于陆生高等植物有机质的输入,有利于三角洲煤系烃源岩的发育,也有利于海相烃源岩的发育,河流-三角洲体系的发育程度决定了烃源岩的发育程度和生烃潜力。 相似文献
2.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构造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总被引:26,自引:10,他引:26
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5个前陆冲断带是中国重要的天然气富集区。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有统一的大地构造背景;①中生代发球特提斯北缘盆地群,统一的大地构造位置与古气候带控制下发育的沉积的盆地形成区域性的中、新生界富气生储盖组合;属于“中亚煤成气聚集域”的东段,地质条件对形成大型天然气田非常有利。②新生代属于巨型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由于印-欧碰撞,青藏高原隆升并持续向北推挤,形成巨型的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就形成于盆山结合部,冲断活动主要受近代于喜马拉雅运动期印度板块与青藏高原的活动,冲断活动则控制了前陆冲断带结构圈闭的形成与天然气成藏过程。图7表1参28[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中国陆相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富集规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中国陆相盆地天然气资源分布广泛,在东、中、西部及东南海域都有大中型气田发现。天然气主要有生物成因、生物-热复合成因、偏腐泥型热(裂)解、偏腐殖型热(裂)解及生物降解5种类型。富气凹陷主要有持续深埋型、脉动深埋型、持续中埋型、先缓后速中埋型及持续浅埋型5种类型。富气凹陷内的断裂背斜构造带天然气富集程度最高,多数是沿着古隆起或继承性构造成线状分布或围绕生烃洼陷成弧状展布。地温场强度高或煤系烃源层发育的中-深层及微生物生存条件好的中-浅层,是陆相天然气富集的两个最有利领域。 相似文献
4.
5.
渤海湾盆地含油气系统资源丰度大于40×10~4t/km~2、存在源自盆外隆起的大型砂体和良好的聚油构造背景是油气富集带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已发现的油气富集带可分为凹陷中央凸起油气富集带、凹陷之间基岩凸起油气富集带、凹陷中央挤压背斜油气富集带、鼻状构造油气富集带,逆牵引背斜油气富集带五种类型。不同类型油气富集的分布受凹陷构造演化历史和结构特点的差异控制。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区带优选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5个主要富气盆地的资源探明率只有9.3%,天然气勘探潜力较大。中西部前陆盆地大中型气田有7种富集成藏模式,其中冲断挤压作用是天然气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研究分析了前陆盆地各二级构造带大中型气田类型及分布特点,认为冲断带下盘大型构造圈闭群、前渊斜坡岩性尖灭区带与浅层次生气藏、前缘隆起上的断块圈闭群等是前陆盆地有利的天然气富集区带。依据对前陆盆地地质规律深入研究的结果,结合目前天然气勘探实际,提出了大中型气田富集区带的优选原则,并优选了中西部前陆盆地5个天然气富集区带塔里木盆地库车前陆冲断带中的克依构造带逆冲断裂下盘的膏盐层下部大型构造圈闭群,柴达木盆地北缘冲断带的冷湖—南八仙构造带,四川盆地川西北前陆凹陷前渊区带的盐井沟—苏马头—龙泉山侏罗系浅层气,川西前缘斜坡带的梓潼斜坡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岩性尖灭区带,准噶尔盆地南缘第二排、第三排构造带的第三系、白垩系气藏。图1参4(曾宪斌摘) 相似文献
7.
8.
四川盆地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领域 总被引:14,自引:15,他引:14
四川盆地经历了克拉通盆地和前陆盆地2个演化阶段,天然气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烃源岩和储层层系多、气藏类型多。根据四川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将其储盖组合分为克拉通下部层系、克拉通上部层系及前陆盆地层系。指出天然气藏在这3大构造层系中均有分布,但绝大多数分布于克拉通上部层系和前陆盆地层系中;克拉通下部层系天然气分布主要受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控制,克拉通上部层系气藏分布主要受开江-梁平、泸州-开江古隆起和环海槽分布的有利相带所控制,前陆盆地层系油气藏分布主要受冲断带、前渊和前缘隆起控制。通过分析,认为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滩、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川东地区石炭系、蜀南嘉陵江组、米仓山前缘、川中-川西地区上三叠统、侏罗系浅层、大巴山前陆盆地等9大领域是近期勘探和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和勘探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9.
兴城地区天然气组分和碳同位素具有"杂、干、重、反"4个基本特征,表明该区存在无机成因天然气.无机成因天然气的形成与岩浆侵位、火山活动密切相关,在早白垩世登娄库期已聚集成藏;而烃源岩在泉头末期才达到生气高峰,青山口期开始大量充注,显然有机成因气生成与充注滞后.有机成因气以甲烷气体为主,在进入圈闭后,它们将逐渐把早期以N2和CO2为主的气体置换,并将其推出圈闭,而沿不整合面、裂隙向凹陷边缘上倾方向的圈闭充注,进而富集成藏.如此便形成了以烷烃为主的天然气分布在构造位置较低的断陷中部,而那些含N2和CO2较多的天然气则富集在外围高部位的圈闭内.天然气组分的分布规律对气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系统分析了塔里木盆地轮南低凸起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和有机包裹体均一化温度等资料,对天然气成因、分布规律和成藏期次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烃类气体主要为海相高成熟-过成熟腐泥型干气,可分为原油裂解气、干酪根裂解气和混合气3种成因类型;轮古东斜坡带产出特征明显的原油裂解气,轮古西斜坡带和中部斜坡带主体为干酪根裂解气,其他地区为混合气;烃类气体碳同位素序列倒转是由不同成熟度天然气混合与扩散分馏机制双重作用所致;氮气主要来源于高成熟-过成熟海相烃源岩热解,CO2有壳源无机成因和有机成因两种来源;稀有气体同位素特征表明,轮南断垒带有少量幔源气混入,其他地区为典型的壳源气。奥陶系油气存在3期充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中晚期,石炭系油气主要在喜马拉雅中晚期富集成藏。 相似文献
11.
中国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初探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深部具备了形成油气藏的基本条件,并已发现了一系列深部油气藏。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主要受深部生值得盖条件的制约。研究认为:继承型迭合盆地古生界地层完整,有利于深部油气藏的形成;改造型迭盆地古生界地层受到严重破坏,油气藏仅限于第三系的坳陷深部。两种盆地中深部油气藏的分布模式截然不同。本文初步探讨了深部油气藏的类型,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2.
��������������Ȼ���ɲ��������ֲ�����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西湖凹陷位于东海陆架盆地东部拗陷中部,经近20年的勘探,已证实是个富含凝析气的凹陷。该凹陷分为5个二级构造带,沉积地层以第三系为主,主要烃源岩为始新统平湖组煤系。凝析气藏富集在凹陷的西部斜坡带和中央褶皱背科带南段,前者已发现2个油气田和3个含油气构造,凝析气产自平湖组砂岩;后者已发现4个含气构造,主要产气层为渐新统花港组中部砂岩。区内的油气富集主要受3个因素控制:①区域构造发展及局部构造形成期与生、排烃期在时空上的配合;②具有利的储盖组合;③在构造应力场中造成断层的封闭性和开启性。勘探证明,西湖凹陷必将成为我国海上的重要产气基地。 相似文献
13.
天然气与石油成藏条件差异及中国气田成藏模式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21
由于天然气与石油在成藏条件上的差异和中国主要含气盆地多旋回的发展演化历史、晚近时期构造运动比较活跃的地质环境 ,中国气田形成条件较世界上许多盆地复杂和成藏类型较多。总结中国大中型气田的成藏历程 ,可以新近纪、古近纪和中生代为界将气田的形成归为 4类 :1超晚期 (新近纪―第四纪 )生烃成藏型 ;2晚期 (古近纪 -新近纪 )生烃成藏型 ;3早期 (中生代为主 )生烃聚集和晚期 (古近纪 -第四纪 )定型成藏型 ;4早期 (中生代为主 )生烃成藏型。在这 4类中 ,以晚期和超晚期成藏和定型为主且分布最广、天然气前景最好、是中国天然气最主要富集领域。早期生烃成藏型在保存良好的盆地也有较好的前景。目前中国天然气勘探的主要领域是 :1中部、西部地区前陆盆地 ;2三大克拉通复合盆地 (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 ) ;3近海的裂谷盆地和陆缘盆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沿海大陆架盆地含油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海大陆架盆地油气富集区,受下第三系富生油凹陷控制,与其相联系的大型披复背斜,配以大型三角洲砂岩体或大型生物礁滩灰岩储层,及大面积分布的区域盖层,往往形成大油气田.油气田在陆州沉积中近烃源区分布,在海相地层中有良好运载层及大面积顶盖层的条件下,石油可长距离运移,在远离油源区也可形成油田.下第三系煤系地层在大陆架大面积分布,具有雄厚的煤成气潜力.南海西部有巨厚上第三系海相地层,沉积速度快,地温梯度高,也有优越的成气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东海西湖凹陷含油气系统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东海西湖凹陷自晚白垩纪以来,经历了 3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平湖组花港组、花港组和始新统 3套含油气系统,其中,前两套为已知系统,后者为推测系统。两套已知系统的烃源岩现今均处于成熟阶段,花港组含油气系统的盖层自南而北封闭性变差,其中南部的油气勘探更具现实意义。综合分析表明:平湖组花港组含油气系统的关键时刻在距今 7Ma左右,花港组含油气系统在距今 1.64Ma左右。 相似文献
16.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及天然气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是中国东部油气资源丰度最高的地质单元之一,目前已产出大量原油,但天然气勘探研究相对薄弱。为此,根据地质条件及其变化关系分析,并侧重油气分布地质规律认识,将该坳陷西部凹陷划分为各自特征明显的4个油气成藏体系,分别是北部陡坡带、西部斜坡带、中部断背斜带和南部陡坡带成藏体系。各成藏体系的形成演化及含油气地质特点与西部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迁移特点密切相关,有机质的生烃能力、油气的富集程度以及天然气的聚集丰度均受制于这一地质过程。作为多因素地质作用的结果,油气分布具有顺层、近源、受层系控制的成藏及分布模式,天然气分布主要出现在各成藏体系中靠近洼陷中心的地方,环绕鸳鸯沟、清水、盘山等南部洼陷,形成了天然气分布的环圈状特点,沉降-沉积中心的迁移和成藏体系的展布控制了该区天然气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7.
18.
深部流体是地球内部物质和能量交换最活跃的组分,超临界状态存在的深部流体中含有大量的气体,通过地震、火山或以其他各种构造通道向地球的浅部运移。上升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变化(主要是温度和压力降低),其中的挥发分首先从岩浆中析出,在合适的构造部位直接聚集成藏;同时流体上升过程中带出的大量地球深部的物质或能量为天然气形成提供有利条件。中国东部郯庐大断裂带气藏天然气碳同位素及稀有气体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深部流体直接或间接对天然气形成以及运移有重要的影响。国外一些天然气形成的模拟实验结果也显示以二氧化碳和水为主的流体在深部油气的无机合成、运移和富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深入研究深部流体与天然气形成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天然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方向和目标,将对天然气成因及来源产生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华北地区东部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石炭-二叠系发育一套良好的煤系烃源岩,煤层及暗色泥岩厚度较大,烃源岩埋藏史可划分为4种类型,其天然气勘探的难点及关键问题在于弄清烃源岩的二次生烃潜力、范围和保存条件。结合构造演化及沉积史分析认为,主要发生了晚三叠世末期、早白垩世末期和喜山期3次深成变质作用,不同盆地烃源岩经历了不同的二次生烃过程,后期保存条件也各不相同,导致勘探潜力差异很大。在前人勘探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指出渤海湾南部是二次生烃的最有利地区,其保存条件好,天然气藏勘探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