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安民 《城建档案》2013,(1):15-18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伴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西方建筑文化和科学技术传入国门,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碰撞融合。这种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汇,在安阳建筑文化中留下浓重印迹。那些中西合璧的近代历史建筑,成为安阳建筑文化的瑰宝。它们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建筑所特有的包容性文化品格,所表现的已不仅仅是建筑艺术,更诠释着近代安阳社会变迁的历史脉络,蕴涵着久远的城市记忆。现存的近代西式建筑1906年京汉铁路建成通车,广益纱厂、六河沟煤矿、大和恒面粉厂等一批近代民族工业先后兴办。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建筑的功能性以及美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为了满足人们对建筑的这种需求,钢框架玻璃幕墙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建筑外装饰中,由于钢框架玻璃幕墙在美观度以及功能上的优势性,其逐渐被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所采用。就目前我国钢框架玻璃幕墙的应用情况来看,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对于钢框架玻璃幕墙作用的发挥造成了影响。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呼和浩特大召寺属于藏传佛教建筑,建筑营造技术和工艺体系的主要特点就是“多元共生,兼收并蓄”。从古至今,建筑文化和建筑营造技术工艺的交流与融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召寺藏传的营造技术及工艺,在历史的长河中,多种文化在不停地经历着多次洗礼,并且由差异与冲突过渡到依赖与认同的循环过程,它们矛盾的统一至今仍有所体现。作为文化的载体之一,建筑不可避免地反映着这种文化融合的过程,建筑营造技术及工艺记载着历史发展的印记。  相似文献   

4.
穿越历史的隧道——寻求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炤 《城市开发》2002,(8):61-63
建筑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几千年来一直以其独有的形式反映着社会的变迁与文明的发展。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具有时空性和地域牲,并通过不同的建筑形式反映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及社会发展水平。因而建筑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既包含着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变,也包含着现代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吸收和融合,两者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互为补充,共同发展。因而,在建筑设计中可以“寓传统于现代,以现代手法发扬传统精神。”对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发展是建筑发展的必然。传统建筑的精髓不只是诸如檐口、角楼、坡顶等风格要素,也不只是四合院、斗拱、飞檐等表面形式……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高介华 《华中建筑》2005,23(2):8-12
作者通过对“中国建筑文化研究文库”第31号专著《中国新建筑文化之理论建构》书稿各章节的随想,对该著进行了较深刻的理论剖析,作出了该著的总体评价及参考意见,提出了“建筑反映着人类的生存形态这种形态是可谓为建筑文化”这一重要观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风水的思想,风水的思想亦体现在建筑活动的若干方面,不仅体现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中,也体现在传统建筑的细部装饰中,它反映了古人的一种文化理念。因此,了解这种风水思想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必定有着重要作用,对于今天的建筑活动亦具有一定的积极因素,它应该属于当代人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继承、创新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卢琦 《华中建筑》2007,25(1):128-130,136
建筑与文化是统一的有机整体,建筑是文化的反映与创造,文化是建筑的表现与灵魂.建筑通过对于文化理论的借鉴和应用,以实现对文化的反映.当代建筑的表现就是建筑的文本化倾向,该文将从符号与象征的角度来阐述此倾向.建筑的行动就是建筑对文化的反作用与创造.并认为当代建筑行动的表现是建筑对社会的能动职能,通过建筑行动与社会的整体结构及社会的有机联系--这两个层次的探讨,建构了当代建筑文化的可能性框架.最后,提出了"制度建筑--无主体建筑"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建筑·文化·自然──从中国文化传统看中国建筑的“天人合一”性安阳市建筑设计院牛彦军我国的文化传统就象奔腾的黄河源源流长,而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式,仿佛就是镶嵌在这条长河中的一串闪光的珠链,它无论何时何地都赤裸裸地反映着中国人的道德、伦理及审美观念。“宇...  相似文献   

9.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建筑艺术,不同的社会崇尚不同的装饰风格。建筑装饰因人的需要而产生,其中揉和着人的愿望、观念、习俗等等,也就成为了反映社会、文化、思想的一面镜子。 作为表述社会的一种语言,建筑装饰文化不但反映着社会,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社会,影响着人  相似文献   

10.
《建筑》2017,(10)
<正>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建筑本身承载并传达着意义,民居建筑作为文化传达的载体,本身这种传达方式就非常有意义,远非文字传达方式可以比拟。建筑与人的生活最为紧密,其形式类型最为自由多变,在很多方面可以反映出地方及民族文化特色。研究传统民居对民居的保护与再利用、继承和发扬民族建筑文化,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的生活场所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长久以来,宁夏回族民  相似文献   

11.
对如何正确地认识和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进行了阐述,从传统建筑形式的再现、视觉符号的运用、利用隐喻、象征的手法再现传统几方面探讨了中国建筑师如何正确继承传统问题面临的难题,并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而在深层次上把握与创新传统。  相似文献   

12.
刘婷  蒙小英 《华中建筑》2012,(3):155-159
宗教建筑作为建筑发展脉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发展举足轻重。20世纪前的西方建筑史几乎是一部宗教建筑的发展史,宗教建筑既彰显出同时期最为先进的建筑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载着当时代的文化发展。对中西方宗教建筑窗的比较研究,旨在以20世纪前的中西方宗教建筑为例,梳理其各自窗的发展历程、总结其造型及和分析其成因,解读社会发展与文化的差异是怎样直接影响了窗的形式的生成和窗的装饰艺术等,为人们更多了解宗教建筑和窗文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建筑的伦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着重从建筑布局的伦理秩序、建筑功能的伦理精神两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功能的伦理性进行了梳理,进一步发掘和把握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张海军 《山西建筑》2007,33(17):52-53
研究了西安古建筑的地域特色,阐述了在现代建筑中融合古城特色,探讨了建筑的可识别性和建筑地域性的狭义概念,以更好地了解古建筑和古文化,从而去实现真正的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5.
王鲁民 《新建筑》2006,(5):54-58
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建筑文化融合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途径,一种是基于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以中国传统建筑为本体的吸纳西方建筑技术、纹样和造型特征的途径;一种是基于西方建筑观念,以西方建筑为本体的吸纳中国传统建筑造型特征和装饰纹样的途径。这两种途径,从文化学立场看,均显示出中国传统的把建筑视为塑造人们起居格局并建构社会秩序的工具的观念具有深刻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洪哲雄 《山西建筑》2008,34(4):57-58
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精神文化属性、艺术文化属性三方面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传统建筑文化与当代建筑创新的关系,以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从四个方面把宁波近代建筑——江北教堂和西方哥特式建筑进行了对比,从而来揭示西方建筑文化如何对近代宁波建筑的进行影响,进而与之融合。  相似文献   

18.
梁爽 《山西建筑》2007,33(17):32-33
对中国传统礼制思想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礼制思想与建筑之间的关系,对礼制思想在中国古建筑上的体现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赵艳君 《山西建筑》2006,32(24):26-27
分析了从古典建筑到当代建筑的审美观念的变化,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粹与局限性,介绍了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的关系,论述了二者间艺术和审美意识锲合的创作之路,并指出了几种倾向,促成传统与现代的交汇。  相似文献   

20.
段威 《新建筑》2013,(5):108-112
从建筑实践出发,分析了中国改革开放后意识形态和传媒文化的变迁及其与当代建筑实践的关联。发现政治景观和消费文化是影响中国当代建筑实践的两条主要线索,并分别以这两条线索结合实例展开分析,以批判的视角挖掘和探讨了近年建筑宏大叙事与媚俗之风形成的深层原因,即一种核心"价值"的缺失。对这个问题,当代中国建筑师应积极反恩.应倡导谦和而自信、批判而继承、积极而从容的创作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