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走廊:取得流动空间与场所空间的平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廊概念在欧洲的一些报告中有着突出的地位。走廊的产生与流动空间以及场所空间有关。布鲁塞尔高速铁路车站的案例分析非常清晰地表明,流动空间经常会消灭和取代场所空间。以当地人口为代价形成新的财务和管理精英阶层。本文提供了一种选择性的、开放的、公平和透明的方法的基本要素,这同样需要治理结构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林鸣 《建设科技(建设部)》2004,(5):65-65
日前,一家南方报纸对北方不少城市盛行的绿化造假颇有微辞,声音显得格外刺耳。章批评说.目前对假花假景的崇拜,已成为这些城市“美化运动”的通病。 相似文献
3.
品种特性羽扇豆为豆科羽扇豆属多年生草本。原产北美西部。株高100~150厘米。叶基生成丛,掌状复叶。顶生总状花序,花序长达60厘米以上;小花多而密,花色丰富,有白、黄、 相似文献
4.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08,(4):102-107
百味一参是福清渔港公司旗下一个小型时尚精品会所.专业从事高档餐饮服务.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坐落于塞外鹿城——包头市。它的闪亮登场,着实让各路宾客眼前一亮,赞叹不已。步八其中,每一瞬间、每一角度的定格都尤如一幅精美的画面浮现眼前.而且画面中的每个细部刻画更是十分丰富且精彩。在人们解读其内涵之时,已被其深深感染了,设计师似乎没有刻意强调室内外建筑形态的风格与属性,而像是在这个不太大的空间里.放纵思绪的画笔,填充了每个画框。但细细品味会发现其文脉暗藏。而且通过建筑中的基本元素”砖”,采用不同尺度、不同材质、不同排列、不同位置的运用.让其演绎得那么卓而不凡,既渲染了空间气氛,又增加了空间尺度.时时把握一种精典品质.以“人”为本、崇尚完美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琉璃是人类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在烧制过程中加入不同种类和分量的金属氧化物,能使琉璃呈现出各种色彩,在阳光的照耀下折射出璀璨迷人的光芒,是其他材料难以比拟的。中国古代琉璃制造工艺始于西周,至清代发展到了顶峰。琉璃出自于"火",并经过人工艺术化的加工和创造,呈现出造型优美多姿,色彩缤纷绚丽,雕工精致细腻的艺术特色,在数千年人类文化、科技、工艺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大花软枝黄蝉(Allemanda cathartica),夹竹桃科黄蝉属,分布于热带美洲、巴西,我国引入栽培.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高2米,枝条柔软、披散.茎干绿色至深褐色.叶近无柄,3~5枚轮生,阔披针形,长10~15厘米,宽2.5~4厘米,两端均渐狭,厚革质,有光泽,腹面深绿色,背面黄绿色,全缘.花具短柄,黄色,花冠长7~10厘米,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冠五裂,漏斗状,花径10~12厘米,橙黄色,花背浅褐色. 相似文献
7.
郎德木(Rondeletia odorata),茜草科郎德木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植株高1~1.5米,枝条较披散,茎深褐色至黑褐色,嫩枝被褐色柔毛.叶对生,少有轮生,卵圆形,有时3枚轮生,长2~3厘米,厚革质,有光泽,表面墨绿色,背面绿色,托叶阔,在叶柄间,叶缘常反卷,质脆. 相似文献
8.
鸳鸯茉莉(Brunfelsia acuminata)茄科,鸳鸯茉莉属,又称番茉莉属.鸳鸯茉莉又称两色茉莉.英文名为"昨天、今天和明天"(Yesterday, Today & Tomorrow). 相似文献
9.
金合欢(Acacia farnesiana),豆科金合欢属植物,别名鸭皂树、消息花.常绿多刺直立灌木,高2~4米.小枝柔弱回折成"之"字形,有明显皮孔.叶互生,为二回羽状复叶,硬革质. 相似文献
10.
11.
《Planning》2014,(3):58-63
本文从跨文化角度对大学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与引导进行了探讨,并引入控制系统的思想与方法,构建一种基于教学效果反馈的跨文化引导控制模式,并从宏观上提出相应的几种跨文化引导策略,以期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与许多参与中国园林的当代实践的建筑师不同,王欣在作品“苏州补丁七记”以及“西江2号园”中发展出了一套图解式转换的方法。通过将得自中国园林的策略进行灵活运用,在基本建筑、园林策略和外部环境之间进行了批判性的工作,由此衍生出了某种对“最小状态的建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17.
都说愤怒出诗人,但对自然与生活有感知同样也能出诗人。Tokujin Yoshioka(吉冈德仁)就是这样一位有感而发的设计界的诗人,他用设计与艺术的语言赞美自然与生活情感。这位挖掘自然本质的 相似文献
18.
Bo Stjerne Thomsen 《Architectural Theory Review》2013,18(3):320-336
The paper explores how performative architecture can act as a collective environment localizing urban flows and establishing public domains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animation techniques. The NoRA project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performative environments,' focusing on the means by which architecture can enact places through socio-technical relationships. The architecture stands out as dynamic and open and carries emergent affects that facilitate interaction in a new configuration between objects and subjects. By crossing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networks between flows of local interactions and network behaviour, building becomes social infrastructure and prompts an understanding of architectural structures as quasiobjects, which can retain both variation and recognisability in changing social constellations.
Architecture becomes the result of competing forces. It is a programmatic architecture that registers the impulses of human habitation, and adapts to those impulses.1 Thinking of place as performed and practiced can help us think of place in radically open and non-essentialized ways where place is constantly struggled over and reimagined in practical ways. Place is the raw material for the creative production of identity rather than an a priori label of identity.2 Recently we have witnessed a paradigm shift from cyberspace to pervasive computing. Instead of pulling us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 into some sterile, luminous world, digital technology now pours out beyond the screen, into our messy places, under our laws of physics; it is built into our rooms, embedded in our props and devices—everywhere.3 相似文献
19.
20.
空间流动性曾经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其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通过绵延于建筑、城市、景观之间的流动性,使得建筑师能更为主动而深入地介入当代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但是面对流动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由此而来的流动空间对于场所空间的宰治,如何为人类创造生活的场所与交往空间,仍然是当代城市建筑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