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Libero Andreotti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Education》2013,67(2):76-86
Largely ignored by historians and critics, the Mostra della Rivoluzione Fascista actually constituted a significant episode in the twenty-one years of Fascist rule. Organized by some of Italy's most talented painters and architects, the Mostra emphasized some of Fascism's fundamental themes and showcased some of the peninsula's most avant-garde designs. But it also expressed Fascist rituals in architectural and symbolic form, transforming earlier traditions on behalf of the new order.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艺术的创作原理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这一点在苏州园林上体现得尤为突出。1 乐曲和园林都有共同的节奏和韵律 音乐中的节奏和韵律,是作曲家通过变换音乐元素:强弱、高低、缓急、静动、距离、间歇、停顿……所组成的。而每一首成功的乐曲中,又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作曲家正是通过这些必要的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和谐统一。而这些重复的乐句和乐段则构成主调,成为主题,从而反映出特定的思想感情。 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我们感到它很和谐,很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统一的主旋律。主旋… 相似文献
4.
全球挑战的城市化趋势:以不对称战争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围绕这样的论点展开:对于大部分通常被称为全球管治的挑战,城市是前沿阵地。作者通过对不对称战争的案例研究,探讨了全球挑战的城市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冲突——其中最显著的是,强大军事力量在城市中所受到的限制,以及这使得弱势方不是单一的弱势而是情况更加复杂的方式。文章重点分析了孟买和加沙的案例,有助于我们理解战争一旦城市化之后所具有的极大的变异性以及不对称战争的多样性。文章结尾,作者论述了几种在案例中得到验证的更大格局的变化,如领土、权威、权利的重新划分。 相似文献
5.
6.
位于台北市热闹繁华的大安路上的Hair Culture发廊,是一间以时尚与建筑元素强力打造的顶级发廊。由于位于一座公寓楼的一、二两层,发廊还享有了两个小而精致的庭院,大一些的那个就被设计成为入口。笔直高大的椰子树,拔升了庭院的垂直高度。建筑的外立面以一层的大面玻璃与二层的深咖啡色穿孔铁板共同构成,在色彩、构图及材料上均构成强烈的对比,将发廊简洁现代的建筑风格表露无遗。同时穿孔铁板描绘出网点化的海浪图案,隐喻"水"的意象,让人直接联想到洗发时溅出的泡泡与水滴。 相似文献
7.
8.
如今的园林叠山,似每况愈下,堆得好的少,差的多。有的假山,堆得杂乱而臃肿;有的则硬做出龙、虎之形,似是而非;有的不管湖石、黄石或花岗石,见石就堆,假山成了乱石堆。如此等等,难以入目。要堆好假山,首先须懂得假山艺术之所在。堆山之术,不同于建筑设计,可以用图纸来表述,然后按图施工,达到设计者原先之意图。叠山之艺,则在于 相似文献
9.
10.
11.
艺术之旅——斯德哥尔摩地铁站巡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863年世界第一条地铁——伦敦地铁开通至今,地铁已有近一个半世纪的历史,并成为繁荣的现代化都市的特征之一。地铁的到来革新了城市生活的观念,人们对地铁的看法也随时间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考察与乘客关系密切的地铁站设计,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地铁是城市骄傲的象征,很多地铁站都是由著名建筑师设计的,如:奥地利著名建筑师Otto Wagner(1841~1918)为维也纳设计了36个地铁站;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地铁已不再新奇,只被看成交通工具,地铁和地铁站的建设都由工程师主宰,地铁站成为工程师们用钢筋混凝土建成的标准设计:第三阶段(20世纪下半叶至今)地铁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地铁作为交通工具,希望整个行程能有丰富的体验,地铁站能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相似文献
12.
13.
Mario Carpo 《Architectural Design》2013,83(5):128-133
Today, architecture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drawing. Drawing and representation are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e core skills of the professional architect. Architectural theorist and historian Mario Carpo challenges the notion that architecture has to necessarily be an art of drawing. He reminds us that the architect, as a maker of drawings, is in fact a fairly recent cultural and technical phenomenon - only emerging in early 15th-century Italy. Could, then, the digital revolution of the last 20 years be starting to challenge the drawing's hegemony? 相似文献
14.
15.
16.
该文通过元素的强化与诗意的问询、“平民化”的隐喻特征与意蕴的营造、“物化思想”的精神探询与暗示三部分举例阐释装置艺术作品的视觉语言,分析装置艺术家在视觉意象的表达与阐释自身思维中“化物游心”涵义的传达过程,从而更好地实现创作者与观者的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17.
Reviewed by Jaś Elsner 《Material Religion》2019,15(2):257-258
18.
在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设计实践中,以兰亭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灿烂的古越文化为创作背景,融于环境,传承文脉,体现兰亭独特人文特质.并通过禅意的院落空间和清新自然的建筑形式,营造修身养性、书香氲氤的学院氛围.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