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双色高光注塑技术的特点,通过比较双色高光注射成型与单色高光注塑成型、普通注射成型,深入分析了双色高光注塑成型塑件结构与黏合设计及模具结构设计要点。阐述了国内外双色高光注塑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讨论并指出了将双色高光注塑成型技术进一步推广有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
借助Moldflow Synergy分析软件对某双色底壳产品进行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模拟仿真。结合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确定了该产品模具浇注系统参数:模具型腔采用一模二腔布置;第一次成型外层选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材料,采用点浇口进胶方式,浇口尺寸为1.3 mm;第二次成型内层选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采用潜伏式点浇口进胶方式,浇口尺寸为1.8 mm。同时还通过成型窗口分析,得到了PMMA材料和ABS材料的最佳工艺参数范围:PMMA材料的最佳模具温度为100℃,熔体温度控制在300~340℃,注射时间控制在0.2~1.1 s;ABS材料的最佳模具温度为60℃,熔体温度控制在220~260℃,注射时间控制在0.1~1.2 s。 相似文献
3.
4.
双色注塑成型技术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色注塑成型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塑料注塑成型方法。综述了目前采用的四种双色注塑成型工艺,探讨了其成型工艺特点,介绍了双色注射塑料制品及模具的设计要点,并展望了该项技术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6.
石波;铁盛武;沈亮涵;莫兴漫 《工程塑料应用》2023,51(7):110-115
针对某车型高光双色装饰件翼子板三角饰盖,分析了两种软胶、硬胶产品的搭接截面及其对应的模具方案;两种方案经对比后,选取了其中一种模具结构简单可靠的软胶、硬胶产品搭接截面,设计了一套双色注塑模具。该双色注塑模采用正装模一体式设计,匹配直角式双色注塑机,采用1模4腔的产品布局,软硬胶产品分别采用独立的热流道进胶系统,其中第一射注塑成型双色塑件的硬胶产品,第二射注塑成型软胶产品。为实现该双色塑件的结构成型,在双色模的定模侧分别设计了两套不同的弹块机构,来满足双色塑件软硬胶的产品搭接要求。为实现双色模具温度调节要求,双色模型腔采用随形水路设计,型芯采用“随形水路+水井”设计,并且匹配模温机进行模温调节。在双色模顶出取件过程中,第一射硬胶产品在动模侧斜顶机构的作用下留在动模内,且在液压油缸的控制下不执行顶出动作;第二射软胶模具注塑完成后,在液压油缸的作用下,动模顶出系统和斜顶机构执行顶出动作,将双色塑件顶出后,最后进行机械手取件。实践证明,该双色模具结构稳定可靠,塑件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8.
9.
10.
当今由金属材料制造的零部件,终究要由通过先进的模塑技术成型的高性能的塑件来替代。这些高标准的塑件,除了正确地选择原料、模塑方法、成型机械以及模具结构以外,还要对有关的工艺参数进行严格控制。 相似文献
11.
12.
13.
简要介绍了塑件表面模内装饰技术的分类及其工艺流程,分别针对模内镶标注塑(IML)、模内镶件注塑(IMF)和模内转印(IMR)等工艺的成型方式、工艺特点、适用范围等进行了比较和说明。重点论述了装饰膜的材料和结构,并列举了部分装饰膜的应用;同时讨论了模内装饰技术对装饰膜塑胶片材和油墨的要求。最后,列举了目前国内外模内装饰技术中较为新颖的实际应用和工艺方法,展望了未来塑件表面模内装饰技术的发展趋势,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两级石油化工流程泵的结构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离心式石油化工流程泵的不同结构进行了比较 ,指出了流程泵第 1级采用双吸叶轮、压水室为双涡室结构对于提高汽蚀性能和平衡径向力的重要作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及工业应用表明 ,采用小叶片出口角 β2 、少叶片数Z和大叶片包角θ的叶轮以及X形分布的两个中间过渡流道 ,能减轻泵的振动 ,提高效率 ,扩大高效区范围 相似文献
18.
20.
本文对水杯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结构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及模具形式。而且对水杯进行了相关数据的分忻与计算,根据分析结果选注塑机和注塑工艺,从而确定聚丙烯水杯设计思路及方案,最后在设计过程中运用Pro/E、Auto CAD软件进行注塑模结构设计与计算并绘制出模具总装图以及部分非标准图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