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将粒径为1~2μm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Mg(OH)2与无卤素阻燃增效剂复配而成的阻燃剂可用较少的添加量达到阻燃要求 ,因此能够较好地保持阻燃材料的强度、拉伸性能和加工性能。并可以较大幅度降低无卤阻燃材料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2.
合肥华达阻燃助剂厂对多种白色无卤阻燃增效剂与Mg(OH) 2 的复配效果进行了数百次试验 ,最近找到了较优异的复配组合。在基体树脂无卤聚烯烃中 ,添加Mg(OH) 2复配阻燃剂 ,即可制得 (1 0± 0 2 )mm厚度试样 ,垂直燃烧试验FV - 0级阻燃材料。因阻燃效果好 ,添加量少 ,因此可较好地保持材料强度、拉伸性能和加工性能 ,而且可大幅度降低阻燃材料成本 ,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该Mg(OH) 2 复配阻燃剂适用于生产低烟无卤白色或彩色高阻燃电线电缆料、注塑料等Mg(OH)_2复配无卤白色高效阻燃剂$合肥华达阻燃助剂厂@张治华…  相似文献   

3.
表面改性方法对PP/Mg(OH)2无卤阻燃体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聚丙烯(PP)为基体树脂,加入采用不同表面改性方法处理的氢氧化镁[Mg(OH)2]制备无卤阻燃PP复合材料。探讨了化学法和辐射法对PP/Mg(OH)2无卤阻燃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烷烃类偶联剂Ao-03进行表面改性的PP/Mg(OH)2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氧指数可以达到23.8%;拉伸强度变化不大,断裂伸长率达20%,是未处理PP/Mg(OH)2的9.5倍;冲击强度也最高,为未处理PP/Mg(OH)2的7倍。  相似文献   

4.
研究微胶囊红磷(MRP)和聚苯醚(PPO)复合阻燃剂对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用抗冲击改性剂SBS及SEBS对高抗冲聚笨乙烯(HIPS)/微胶囊红磷(MRP)/聚苯醚(PPO)无卤阻燃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优化.结果表明:MRP和PPO的加入均会使HIPS体系的冲击性能下降,抗冲击改性剂SBS及SEBS 的加入改善了无卤阻燃HIPS的悬臂梁冲击强度,且对材料的阻燃性没有影响,制得增韧改性后的无卤阻燃HIPS材料具有优异的阻燃和力学等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了Al(OH),Mg(OH)2无机填充阻燃剂、阻燃增效剂、膨胀型阻燃剂、磷系阻燃剂等,指出无机矿物阻燃剂、阻燃增效剂、偶联剂等将是今后无卤阻燃剂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6.
合肥华达阻燃助剂厂利用本厂生产的平均粒径1.46μm、经偶联剂表面处理的Mg(OH)_2阻燃剂与多种低烟无卤白色阻燃增效刘复配而制成复配阻燃剂,阻燃效果因多种成分的协同增效作用而有大幅度提高。例如,在100份聚烯烃中添加该复配阻燃剂80份即可达到垂直燃烧试验FV-0级(厚度3 mm)的高阻燃要求。较少的添加量使得阻燃材料的  相似文献   

7.
氢氧化镁表面处理工艺对阻燃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锦  欧育湘 《塑料工业》2003,31(12):13-15
为改善氢氧化镁[Mg(OH)2]与聚丙烯(PP)的相容性,将来源不同的两种Mg(OH)2进行表面处理后加入PP中,并对其表面性能、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P中添加占复合材料总质量65%的Mg(OH)2,其阻燃级别能达到V-0级,氧指数接近30%;且改性后的Mg(OH)2能大大改善阻燃PP的力学性能。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偶联剂和处理方法对包覆效果的影响,选出了Mg(OH)2表面处理的较优工艺。  相似文献   

8.
LLDPE/EVA/Mg(OH)2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玲 《中国塑料》2002,16(3):46-49
用线型低密度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作为无卤电缆材料主体,Mg(OH)2为主阻燃剂研制无卤阻燃电缆料,探讨了Mg(OH)2用量、粒径大小、表面处理方法有阻燃协同剂对体系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纳米Mg(OH)2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包括纳米Mg(OH)2的表面偶联和60Co-γ辐照改性方法、改性Mg(OH)2与红磷复配的协同效应、复配体系填充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g(OH)2在空气中经60Co-γ辐照后有硝基化合物和其它含N、O基团产生,使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高,改性效果优于偶联剂KH-570改性;Mg(OH)2与红磷起协同阻燃的最佳配比为15∶4,当复配阻燃体系的填充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氧指数提高到31.1%。  相似文献   

10.
以聚丙烯(PP)为基材,探讨了不同用量的氢氧化镁(Mg(OH)_2)、微胶囊化红磷(MRP)对PP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Mg(OH)_2用量的增加,PP/Mg(OH)_2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随之升高而力学性能下降。当Mg(OH)_2与MRP复配使用时,MRP的加入可减少Mg(OH)_2的用量,PP/Mg(OH)_2/MRP(100:100:12)与PP/Mg(OH)_2(100:150)的复合材料相比可以看出,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23.73%、38.52%、189%,表明Mg(OH)_2和MRP在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中具有很好的协效阻燃作用。相容剂PP-g-MAH的加入可以提升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PP-g-MAH用量为8份时,PP无卤阻燃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可达4.23kJ/m~2和25.6MPa,同时拥有良好的阻燃性能和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1.
Mg(OH)_2表面处理对阻燃PP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采用硬脂酸和硅烷偶联剂对阻燃剂Mg(OH)2进行表面处理,研究了Mg(OH)2的表面处理方法对聚丙烯(PP)复合材料熔体流动性能和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表面处理的Mg(OH)2与PP组成的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对材料的阻燃性能没有明显影响。相同条件下,硅烷偶联剂比硬脂酸的改性效果更好,酸化水解条件对硅烷偶联剂的改性效果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硅烷偶联剂对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及其在聚丙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具有相同亲水基团的4种硅烷偶联剂对工业级氢氧化镁进行常温湿法表面改性,并与聚丙烯(PP)熔融混合制得掺杂氢氧化镁质量分数为35%的复合材料,以SEM,FT-IR等手段对氢氧化镁及复合材料进行表征,考察了不同硅烷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湿法改性可以提高氢氧化镁的分散性和与材料的相容性,改善氢氧化镁/PP的力学性能,但对阻燃性能影响不大;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在水相中稳定性好,可以较多地包覆于氢氧化镁表面,改性后材料的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提高50%,断裂伸长率提高6倍,达到很好的改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唐勇  张翔  张帆 《广州化工》2010,38(8):103-104,111
研制了用硅烷和钛酸酯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氢氧化镁和聚丙烯的复合材料,研究了用不同表面活性剂改性的阻燃剂氢氧化镁的用量对复合材料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偶联剂表面改性后的氢氧化镁能更好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显著提高聚丙烯的阻燃性能,在用量为65%时,氧指数达到31.9%,垂直燃烧特性可达UL94V-0级。  相似文献   

14.
研究制备工艺和阻燃剂用量对EPDM/PP阻燃热塑性硫化胶(TPV)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十溴联苯醚(FR-10)/三氧化二锑并用阻燃体系,阻燃剂在动态硫化前加入,EPDM/PPTPV的阻燃性能较好,但物理性能稍差,阻燃剂用量较大时,EPDM/PPTPV的阻燃性能较好,但拉伸强度减小;采用FR—10/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并用阻燃体系,氢氧化镁在动态硫化前加入,EPDM/PPTPV的阻燃性能稍好,物理性能和挤出外观质量略差,氢氧化镁用量对EPDM/PPTPV的阻燃性能影响不大。采用FR—1O/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并用阻燃体系,氢氧化镁在动态硫化前加入,可制备低硬度阻燃低发烟EPDM/PP TPV。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乙烯基硅烷在氢氧化镁(MH)表面引入乙烯基后与苯乙烯原位聚合,制备苯乙烯原位共聚合改性MH。将改性前后的MH、微胶囊红磷(MRP)、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按不同配比熔融复合制备HIPS/MH和HIPS/MH/MRP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H能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改性前后的MH与MRP的协同阻燃效应使HIPS/MH复合材料极限氧指数提高到28.9%,UL 94垂直燃烧达到V-0级。MH与MRP的协同作用增加了HIPS/MH复合材料的点燃难度,有效抑制了HIPS的热释放速率和烟释放速率,对HIPS起到良好的阻燃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低品位菱镁矿为原料,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改性剂,通过蒸氨-沉镁改性-水热过程制备改性氢氧化镁[KH570-Mg(OH)2],改性剂在Mg(OH)2生成体系中加入。采用吸油值、活化指数、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改性结果进行表征,在改性时间为60min,改性剂用量为2%,并进行水热处理工艺制备的Mg(OH)2改性效果最好,改性后Mg(OH)2活化指数达到了98.75%,吸油值为53.05 mL/100g,接触角为149°。整个工艺连续且可循环,为制备疏水性Mg(OH)2工业生产提供实验基础。并将改性前后的Mg(OH)2应用于高密度聚乙烯(HDPE),测试其阻燃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KH570-Mg(OH)2添加量为40%时,HDPE/KH570-Mg(OH)2复合材料的氧指数为29.5%,达到阻燃级别,拉伸强度为18.40 MPa,断裂伸长率为217.11%...  相似文献   

17.
商平  孙彤 《塑料工业》2012,40(3):74-77
通过加入有机改性硅藻土来改善酚醛树脂的性能,测试其对发泡酚醛树脂同化时间、磨损率、阻燃性等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硅烷偶联剂( KH550)及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的硅藻土,均可提高发泡酚醛树脂的阻燃性与耐磨性,在添加质量分数为10%时,发泡酚醛的阻燃性有最大程度的提高,随着有机硅藻土的加入量的增加,发泡酚醛树脂的磨损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Mg(OH)_2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5种表面处理剂对氢氧化镁(Mg(OH)2)进行表面改性,并以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为基体树脂,制备了TPO/Mg(OH)2阻燃材料。通过氧指数(OI)、垂直燃烧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表面处理剂的种类、Mg(OH)2用量和粒径等对TPO/Mg(OH)2阻燃材料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OI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改性的粒径为2μm的Mg(OH)2使体系的OI达27.8%;改性Mg(OH)2用量为70份时成为难燃材料。垂直燃烧测试结果表明,100份改性Mg(OH)2使材料的燃烧等级达到FV-0级,无法引燃。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钛酸酯改性的粒径为2μm的Mg(OH)2使材料保持较高的应变;70份的Mg(OH)2使阻燃材料的拉伸屈服应力和拉伸断裂应力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9.
高填充无卤阻燃电缆料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研究基体树脂、Mg(OH)2及其填充量对电缆料性能的影响,确立高填充无卤阻燃电缆料的配方为:乙烯一乙酸乙烯酯共聚物、低密度聚乙烯、Mg(OH)2、马来酸酐接枝乙烯一乙酸乙烯酯与抗氧剂的质量比为28:8:50:10:4;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复合材料断面的形貌。结果表明,加人马来酸酐接枝乙酸乙烯酯作为界面相容剂能够强化界面柔性层的脱黏作用,有利于氢氧化镁在基体树脂中均匀分散,从而解决了由于大量填充氢氧化镁造成的电缆料力学性能下降的问题,改善了电缆料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