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豆降压肽是抑制和治疗高血压病最有前途的天然产物之一。本文综述了大豆降压肽的制备、分离纯化及活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近况,分析了大豆降压肽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展望,以期为大豆降压肽的开发利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2.
大豆降压肽因天然营养和无副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主要阐述大豆降压肽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以及体内外活性实验,并对大豆降压肽的应用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普遍问题,除众多预防性和治疗性药物外,食源性蛋白肽也可能有助于心血管健康。这些蛋白肽主要来源于牛奶、鸡蛋、大豆、玉米、螺旋藻等动、植物以及微生物当中。该文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动、植物及其它食源性蛋白降压肽的作用和这些降压肽的商品化进行简单综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食源性蛋白降压肽的研究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血压患病率呈现高发趋势。药物治疗虽能有效降低血压,但长期服用存在明显副作用。饮食调控是缓解和辅助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植物源性降压肽因功效明显且天然、无毒副作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引起科学家的关注。针对近年来植物源性降压肽在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总结了植物源性降压肽的作用机理、制备方法和功效评价方法,进一步重点综述了植物源性食物如小麦、玉米、大豆、大米中降压肽的研究进展,为今后植物源性降压肽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降压活性物质由于无毒副作用而备受重视.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三种食源性降压活性物质大豆5,7,4′三羟基异黄酮、蒜素及ACE抑制肽及其降压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降压活性物质由于无毒副作用而备受重视。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三种食源性降压活性物质大豆574'-三羟基异黄酮、蒜素及ACE抑制肽及其降压机理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大豆含有36%~56%的蛋白质,是最丰富的植物蛋白质来源之一,是生物活性肽的良好来源,因此成为研究功能性食品和新药物的研究对象。生物解离大豆蛋白水解物和肽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优异的功能特性,有降压、降胆固醇、抗氧化和抗癌活性等生物学特性。该文综述生物解离大豆蛋白及肽的生产和生物功能特性,为大豆蛋白、肽的生产工艺、标准建立、功能开发及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豆蛋白肽降血压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大豆源降血压肽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抑制活性稳定性及降压效果,采用放大反应体系、热和酸、减压浓缩以及冷冻干燥等方法处理大豆肽产品.结果表明:酶解反应体系由1L放大到5L, ACE活性抑制率波动不大.样品经浓缩及冷冻干燥,稀释至原来浓度,其活性保持不变;选取85、100、121℃ 3种温度对降血压肽进行处理后,其ACE活性抑制率略有提升;用柠檬酸将肽液pH调至4.5和5.4,经相同热处理后,结果大致相同.3种pH样品装入棕色瓶,85℃加热15min贮藏;60d贮藏期间其ACE活性抑制率未发生显著性变化.经85℃处理15min样品灌胃SHR,其最大降压值为12mmHg(P<0.05);但经相同温度处理30min和60min后,其降压效果明显下降;冷冻干燥样品降压效果与原液大致相同.  相似文献   

9.
固态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肽是大豆蛋白水解后的产物,功能性的大豆肽由3-6个氨基酸组成,其必需氨基酸组成与大豆蛋白质完全一样,近年来,大豆肽的开发研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随着人们对大豆肽功能特性和营养价值的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研究发酵法生产大豆肽,近年来有些学者用固态发酵生产蛋白饲料,但米曲霉固态发酵法生产大豆肽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对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生产大豆肽的发酵过程中大豆肽的转化率、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发酵原料(由豆粕和麸皮组成)中豆粕含量为93%,发酵温度35℃,初始pH为6.8,发酵时间102h。在此条件下,发酵得到的大豆肽转化率达62.37%。  相似文献   

10.
益生菌降压肽的研究现状及其国内外新产品开发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俊  陈庆森  龚莎莎 《食品科学》2007,28(9):590-593
本文阐述了降压肽的作用原理以及乳源性降压肽独特的降压优势,概述了由益生菌研究开发的降压肽产品的现状,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利用益生菌开发具降压肽产品的研究成果以及研发的趋势。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在国内开发具有降压肽活性酸奶制品以及相关的产品必将会产生显著的社会影响,带来可观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