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高层建筑对基础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比较高,通过对盐城某超高层建筑项目的场地勘察条件和基础设计需求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作为项目基础方案,通过采用桩端、桩侧复合后压浆工艺来提高基桩承载力,以满足其基础承载力和基础变形要求,同时也解决了超高层塔楼与纯地下室之间差异沉降问题,并通过工程桩静载试验,为桩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国家金融信息大厦高度360m,为北京西南地块拟建的超高层建筑之一。地上81层,地下5层,基础埋深约31m。主塔楼拟采用桩筏基础,桩基设计等级为甲级,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以指导工程桩设计,同时对工程桩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供处理预案。  相似文献   

3.
工程桩的单桩承载力静载试验中,仍采用极限承载力作为试验荷载,将导致近半数抽样工程桩破坏,对安全极为不利。从可靠度理论的角度探析,工程桩的试验荷载应取用0.75倍极限荷载即满足检验要求,避免了工程桩破坏的不利现象,对现行规范提出了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4.
王卫东  吴江斌 《建筑科学》2012,(Z1):303-307
上海中心大厦是国内在建的最高建筑物之一,结构荷载大,地表30m以下是超过60m厚的密实砂层,桩基础设计和施工难度大。基于土层的特点及上海地区超高层建筑桩基案例,并结合近年来桩基技术的发展,在对上海中心大厦桩型选择进行分析后采用了后注浆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并通过试验验证。试验桩桩径为1000mm,桩端埋深约88m,开展了灌注桩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桩端后注浆和不注浆的对比试验,载荷试验表明采用后注浆的试验桩承载力能满足设计要求。桩型试验验证了施工可行性、桩基承载力及桩身质量,表明大直径超长灌注桩是软土地区超高层建筑可采用的一种桩型,为工程桩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指南和基础。  相似文献   

5.
《安徽建筑》2019,(11):122-124
超高层塔楼整体结构施工过程较长,结构竖向构件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状态与弹性分析不同。同时,由于框架柱与核心筒应力水平的不同,在重力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轴向压缩量。文章以一栋超高层塔楼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 GEN V8.0,考虑收缩徐变,分析塔楼在竖向荷载下竖向变形,研究塔楼竖向变形规律,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口双子塔-南塔超高层建筑采用桩-筏基础,其上部结构传力复杂、水平及竖向荷载大、内筒与外框地基差异变形及群桩效应明显,基础设计难度大。分析研究了桩-筏基础设计中单桩承载力特征值取值、超高层塔楼核心筒与巨柱间的差异沉降控制、水平荷载影响等关键问题,总结了巨型外框-核心筒超高层结构桩-筏基础的设计要点。基于承载力及变形控制要求比选了3种不同的基础设计方案,结果表明采用变刚度调平设计方法有效地减少了不同区域的差异沉降,桩身承载力满足要求,经济指标更优。  相似文献   

7.
某项目位于柬埔寨金边,地面以上结构屋面高度为250 m,最大高宽比为5.7。采用混凝土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为超高层办公楼和酒店,塔楼采用新型的钢管混凝土叠合柱结构,柱截面较常规型钢柱要小;叠合柱竖向承载力高,节点设计易于施工,满足强剪弱弯节点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王震  汪浩  饶淇  高志林 《施工技术》2012,41(20):15-17
武汉绿地中心工程高度为606m,桩基承载力要求高,工程桩基试验要求加载至45 000kN,工程桩施工质量的控制非常关键.结合武汉绿地中心工程工程桩的施工,介绍了高承载力嵌岩灌注桩的成桩工艺、泥浆控制、高强水下混凝土的浇筑、后注浆施工、工程桩检测等施工关键技术控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静压桩试桩方法———隔时压桩试桩法,即试压桩后间隔2·0h即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测试,然后选择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压桩力作为工程桩施工时的终压力。用这种试压桩确定的终压力来指导工程桩的施工,既能满足单桩设计承载力要求,又不致产生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天津高银117大厦结构高度587m,是目前国内在建的结构高度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塔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巨型框架支撑结构。塔楼地处软土地区和高地震烈度区,建筑高宽比达到9.0,竖向荷载作用下巨柱最大轴力1 000MN,工程桩有效桩长75m,基础筏板厚度6.5m。超高层建筑物的这些特点给基础设计带来极大挑战。主要介绍了塔楼基础设计的关键技术,包括桩型选择和布置、基础筏板的沉降和内力分析、巨柱柱脚构造。另外,对基础埋深、结构嵌固端以及筏板冲切等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国瑞·西安国际金融中心主塔楼地上75层,地下4层,建筑总高度349.7m,为目前西北地区在建第一高楼。综合周边工程设计资料和勘察报告,塔楼采用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方案,桩基采用桩径1.0m、有效桩长约70m的超长桩。鉴于目前该地区超长灌注桩施工经验尚不充分,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桩基承载性状进行了专门的试验桩工程。在调研分析周边高层建筑桩基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取桩径为1.0m、施工桩长达76m的桩进行试验桩工程,采用反循环成孔施工工艺及桩侧桩端后注浆工艺。检测成果表明,成孔质量、桩身完整性均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76m长的试验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均可取30 000k N,根据勘察报告提供的桩侧摩阻力和采用滑动测微应力测算得到桩侧摩阻力计算,有效桩长为70m的单桩竖向抗压极限承载力可取为28 000k N。完备的试验桩设计、施工及检测工程为后续的工程桩设计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某超高层建筑物因地质情况及基础施工问题,为满足基础承载力的要求,需要减轻结构的自重,同时确保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故在此超高层建筑的48~54层采用外包钢板与钢管混凝土空实组合剪力墙。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及具体实例表明,空实组合剪力墙能较好利用钢板的良好的抗剪性能、出色的延性以及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等优点,使钢材与混凝土相互结合,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钢板及钢管的抗剪性能,大幅度提高剪力墙的延性并同时减小墙厚、减轻墙体自重。此技术可通过模数化的子荷载腔满足不同的承载力要求,亦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相似文献   

13.
在有着复杂环境保护要求的大面积基坑施工中,当超高层塔楼的工期作为整个工程的控制工期时,采用塔楼单独围护顺作法施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加快塔楼地下结构形成的速度,从而为缩短总体工期创造条件,裙楼或纯地下室区域采用逆作法施工既避免了设置大量的临时支撑,也可以有效地减小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顺逆结合的基坑施工工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中风化泥质砂岩层地基施工过程中,采用井点群井降水与明沟排水结合的方法可满足施工降水要求,避免降水井进入基底以下的钻井,降低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采用切割机配合人工清槽的方式,减少了人工投入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荷载试验验证了中风化泥质砂岩层承载力满足超高层建筑设计的承载力要求,可采用箱形基础加天然地基持力层的结构形式,不仅避免了桩基或其他基础形式存在不均匀沉降的风险,而且降低了基础施工造价,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超高层建筑作为现代城市建筑的代表,在满足多元化功能需求的同时,对建筑施工技术提出更高要求。本文以商业综合体塔楼为例,首先,深入分析超高层建筑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其次,详细介绍转换层的特点以及转换层施工难点方面。最后,深入分析了混凝土梁式转换层的工艺设计,阐述了转换梁和支撑柱的结构、截面要求,以及钢筋与立柱的连接方式。支撑施工和模板工程施工方面,介绍了临时支撑的设置和模板的安装,详细列出了转换层施工中涉及的各类荷载。叠合浇筑法作为施工方法,在钢筋工程方面强调了钢筋的加工和安装要求。混凝土浇筑方面,强调了混凝土配合比、浇筑过程的控制等关键点。通过分析这些技术在商业综合体塔楼项目中的应用效果,为类似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提供有力支持以及工程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浅谈超高层结构泵送混凝土的技术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维多利广场超高层塔楼结构施工中,采用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实现了混凝土一次泵送到顶,通过施工实践总结了超高层泵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瞿婷 《福建建材》2020,(4):84-86
以连城县城关中心小学工程为例,针对有效桩长不足、垂直度难以控制等问题,采用静压施工法和引孔植桩施工方法,并加强预制管桩施工过程控制,经管桩承载力检测,工程桩端承载力满足工程设计要求,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新主楼基础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央电视台塔楼结构重心高、荷载大且自身基底荷载分布很不均匀,塔楼与裙楼相邻部位的荷载差异悬殊,基础设计难度非常大。基础采用了桩、土与结构底板协同作用的理念进行计算,实现桩位布置、桩基受力、筏板厚度与分布的合理设计。塔楼采用大直径钻孔灌注桩,通过桩端桩侧联合后注浆提高承载力减少变形,以两种桩端持力层的载荷试验为依据,减少桩长和造价并降低施工难度。采用非均匀的变刚度布桩和变厚度底板布置较好地满足了基础沉降、倾斜和受力的要求。通过在主楼与裙楼之间筏板设置铰接构造,减少主楼与裙房之间基础内力。通过对基础沉降系统的监测,了解了基础变形性状并验证了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珠海某超高层项目位于强风作用区,结构高度超过200m,风荷载作用下基底剪力约为小震和中震作用下基底剪力的平均值,塔楼结构抗侧刚度受风荷载控制。通过调整结构体系和布局,优化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塔楼结构的各项性能指标,实现了强风荷载下200m以上高楼无伸臂桁架或腰桁架的设计,在满足结构设计规范的各项性能要求的同时提升了整个建筑的外观效果和使用品质。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现代化不断突破,更多的超高层建筑拔地而起。超高层建筑高度高,建造周期长,且往往位于城市核心地段,多采用大型动臂式内爬升塔吊作为主要垂直运输工具。该类塔吊利用建筑内部空间进行安装,随主体结构施工持续向上爬升,满足超高层垂直运输需求。但其施工荷载将全部传递至建筑承担,一般情况需对支撑塔吊的主体结构进行加固设计。以昆明某超高层建筑塔楼施工为例,该塔楼为钢骨核心筒加巨柱外框架结构形式,其钢骨核心筒内布置一动臂式内爬升塔吊。本文针对该内爬塔吊进行基础设计及爬升套件转运进行论述,总结狭窄井道动臂塔吊内爬升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