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苯乙烯为单体采用分散聚合法合成聚苯乙烯微球,1,4-二氯甲氧基丁烷与聚苯乙烯反应得到氯甲基化聚苯乙烯,用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与硫代氨基脲反应得到的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法、扫描电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其结构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考察了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对Ag+、Cu2+、Pb2+和Cr3+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聚苯乙烯硫代氨基脲螯合树脂对Ag+、Cu2+、Pb2+和Cr3+的吸附容量分别为16.38 mg/g、15.25 mg/g、13.69 mg/g和13.12 mg/g。  相似文献   

2.
以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为交联剂,制备了改性海藻酸钠吸附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海藻酸钠进行表征,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其对Cd~(2+)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改性海藻酸钠成功制备。吸附性能分析表明,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平衡吸附量为87.87 mg/g。  相似文献   

3.
采用浸渍沉淀相分离法制备了壳聚糖-聚乙烯醇(CS-PVA)吸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证实,此法制得的膜表面粗糙多孔,是一种疏松结构,对Cd2+的吸附效果大大高于流延法制得的光滑致密膜。对浸渍沉淀相分离法制得的膜进行了吸附时间、吸附pH以及吸附剂量等影响因素的考察,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对Cd2+的去除率影响显著,在pH=6、吸附膜质量与初始质量浓度100 mg/L的Cd2+溶液体积比为50 mg/mL、吸附时间240 min时,Cd2+的去除率最大。对吸附前后膜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的分析,并对膜的"吸附-脱附"循环使用次数进行了研究,确定此法制得吸附膜性能稳定,可以有效去除Cd2+。  相似文献   

4.
环氧树脂/二氧化钛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6  
以纳米TiO2 为填料制备了环氧树脂/ 二氧化钛(EP/TiO2) 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纳米TiO2 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TiO2 经表面处理后,可对环氧树脂实现增强、增韧,当填充质量分数为3 % 时,材料的拉伸弹性模量较EP提高370 % ,拉伸强度提高44 % ,冲击强度提高878 % ,其他性能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乳液共混法将纳米二氧化钛(TiO_(2))与天然胶乳直接混合,制备TiO_(2)/天然橡胶(NR)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自然凝固、乙酸凝固、氯化钙凝固3种凝固方式和TiO_(2)用量对TiO_(2)/NR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凝固制得的NR及TiO_(2)/NR纳米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优;TiO_(2)的加入可有效提高NR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和耐老化性能;随着TiO_(2)用量的增大,TiO_(2)/NR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理性能明显提高,耐老化性能有一定程度提升。  相似文献   

6.
以石墨粉和钛酸四丁酯为原料,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了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采用XRD和SEM对该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光照条件、石墨烯含量、煅烧温度、光催化时间和pH等因素对聚丙烯酰胺降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中,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均匀地分散在石墨烯层上;当在石墨烯质量分数为10%、煅烧温度为450℃、pH为6~7、光催化30 min等条件下,石墨烯/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在紫外光下对聚丙烯酰胺的光催化降黏率能达到96%以上.  相似文献   

7.
煤系废物地质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小童  徐子芳  陈娟  杨政 《硅酸盐通报》2014,33(11):2935-2939
鉴于目前大量煤炭附产品煤矸石和粉煤灰的资源化处置问题,本文研究了将两者制备成新型胶凝地质聚合物的科学性.地质聚合物水化产物具有三维网络状的类沸石结构,该种结构在稳定/固封重金属离子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采用水玻璃作为碱性激发剂激发煤矸石、粉煤灰、水泥、硅灰等新型复合硅铝材料,实验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并借助于XRD,SEM,FT-IR等手段分析了新型地质聚合物的制备机理和固化效果的定性分析.探讨了地质聚合物制备原料的最佳配比为:m(煤矸石)∶m(粉煤灰)=9∶1,硅灰掺量为7%时基体对Cu2+、pb2+具有较好的固化作用,基体的28 d抗压强度可达40 MPa,此时固封能力较佳.  相似文献   

8.
以腐植酸和水玻璃为原料,采用酸化共沉淀方法制备了腐植酸树脂/SiO2复合材料. 在腐植酸树脂中引入SiO2无机网络后,比表面积有较大提高,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明显改善. 通过差热分析、傅立叶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比表面积测定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复合材料对Pb2+, Cd2+, Ni2+, Cu2+四种典型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同时探讨了腐植酸组分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机理. 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的腐植酸组分对重金属离子的主要吸附形式应为离子交换吸附和络合(或螯合)吸附,复合材料对4种重金属离子有良好的吸附能力,对Pb2+, Cd2+, Ni2+, Cu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262.5, 43.55, 23.58, 45.54 mg/g,与同类吸附材料相比处于领先水平,对4种重金属离子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16,(5):854-857
采用多步接枝工艺,对M系列二氧化钛粒子表面改性,制备系列二氧化钛/氰酸酯树脂基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的摩擦力学性能、固化性能。结果表明,少量M系列Ti O_2粒子(质量分数≤4%)引入,可改善氰酸酯树脂(CE)的固化性能及摩擦性能。M-2粒子质量分数为4%时,复合材料摩擦系数降低约43.5%,摩擦损耗降低68.1%,复合材料耐磨性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纳米二氧化钛对聚L-乳酸进行共混改性,并对所得PLLA/TiO2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复合材料处于无定型态,退火处理后结晶,TiO2不改变PLLA基体结晶的α晶型,但结晶衍射峰强度随TiO2添加量增加而减弱。TiO2对PLLA基体的结晶性能和熔融行为影响较小,表明TiO2对PLLA的异相成核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1.
将通用聚苯乙烯(GPPS)、聚苯乙烯基微球(CSPS-SMs)、助剂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采用二次熔融共混挤出造粒法制备出了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工段一中:将EPDM、CSPS-SMs和助剂通过熔融挤出制得EPDM/CSPS-SMs母粒料;工段二中:将母粒料与GPPS熔融共混挤出制得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通过万能试验机、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热重分析仪(TGA)和扫描电镜(SEM)对聚苯乙烯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容性、热性能、分散性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研究表明:当添加母料至15份时其综合性能最佳,与纯GPPS相比,其拉伸强度提升了8.5%,冲击强度提升了59.6%。DSC结果分析表明:GPPS与EPDM具有良好的相容性。TGA结果分析表明:在250℃范围内,聚苯乙烯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SEM结果分析表明:当添加EPDM/聚苯乙烯基微球母粒料少于15份时,其聚苯乙烯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哈密膨润土为研究对象,将钢渣、聚乙烯醇和淀粉按比例混合成型处理,对钢渣、膨润土量、焙烧温度、时间进行了考察。用静态吸附法评价成型膨润土颗粒对废水中Ni~(2+)去除效果及散失率,对最优的膨润土颗粒,研究吸附时间和颗粒投加量对Ni~(2+)去除率。结果表明:钢渣11%、膨润土量9 g、焙烧温度600℃、时间为1. 5 h时制备的膨润土颗粒吸附效果最佳,颗粒投加量1 g/50 m L,对模拟废水中Ni~(2+)去除率为63. 5%,成型造粒后的吸附效果要比直接使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应用化工》2017,(6):1234-1236
分别以盐酸、醋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制备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用于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盐酸、醋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都能制得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其中醋酸掺杂的活性炭/聚苯胺材料吸附性能最好,对苯酚的吸附效率可达94.7%。  相似文献   

14.
《应用化工》2022,(6):1234-1236
分别以盐酸、醋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制备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用于对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苯酚进行选择性吸附。结果表明,盐酸、醋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掺杂都能制得聚苯胺活性炭复合材料,其中醋酸掺杂的活性炭/聚苯胺材料吸附性能最好,对苯酚的吸附效率可达94.7%。  相似文献   

15.
碳酸钙改性硅藻土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慧林  汪正军 《广州化工》2011,39(17):43-46
利用天然硅藻土为原料成功制备出具有高效吸附性能的碳酸钙改性硅藻土。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比表面测试仪对改性硅藻土进行了表征,研究确定了最佳的改性条件。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改性硅藻土对重金属离子Pb2+、Cu2+、Zn2+、Cd2+的吸附效果,同时以Pb2+为例探讨了吸附条件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石墨烯具备多种优异的性能,但容易通过π-π堆积和范德华力作用产生聚集,重新堆叠成石墨。为了改善石墨烯的堆叠问题,提高石墨烯材料的应用性,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和磁性纳米粒子复合,制备综合性能更优的新型材料。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报道,总结了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水热/溶剂热、化学接枝法、微波辅助法等),概述了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在环境样品分离富集、催化、涂层耐腐蚀性、吸波材料及能源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目前磁性石墨烯复合材料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磁性颗粒容易发生团聚、生物安全性有待验证、氧化石墨烯的还原导致其表面吸附位点减少等。目前(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工艺正在得到改善,而未来最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加强对磁性石墨烯的表面改性,从而可使其表面具有更丰富的吸附位点,同时也可使石墨烯表面的磁性纳米粒子的形态及分布更均匀,更有利于稳定发挥磁性石墨烯的功能性。  相似文献   

17.
18.
在有机硅弹性体中添加二氧化钛,通过不同的混合比例,在150 ℃下采用压模工艺制备厚度为0.8 mm的有机硅/二氧化钛复合材料。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有机硅/二氧化钛复合材料具有很高的防紫外线效果,但弹性强力和模量降低。复合材料的防紫外线效果和弹性性能与有机硅弹性体在乳液中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戴雷  胡珊  郑辉  晏海霞 《中国陶瓷》2007,43(8):47-49
通过固相烧结法制备PZN-PZT压电陶瓷,采用溶液共混法将PZN-PZT陶瓷粉均匀分散于PVDF有机基体中,制备了PZN-PZT/PVDF 0-3型压电复合材料,测试并研究了材料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量的铅过量可以有效抑制焦绿石相的生成,但含铅量过高会降低主晶相的结晶程度,从而影响最终制备的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通过实验得出用Pb过量1.5%的压电陶瓷制备的压电复合材料的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0.
施洁梅  王耀  朱丽云  徐晓军  覃荣高 《精细化工》2019,36(10):2128-2135
以核桃壳生物炭为原料,利用一步水热法合成锰铁氧体/生物炭复合材料(BMFC),采用SEM、XRD和FTIR对BMFC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pH、吸附时间、起始浓度等对BMFC吸附Cd~(2+)性能的影响,通过XPS对BMFC吸附Cd~(2+)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5℃下,BMFC对Cd~(2+)的最佳吸附pH为7.0,吸附平衡时间为80min,最大饱和吸附量为32.74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对Cd~(2+)的吸附过程属于单分子层化学吸附;根据XPS分析表明,Cd~(2+)的去除是因其与BMFC表面的官能团发生作用。解吸-吸附实验发现,BMFC进行5次循环吸附后,仍对Cd~(2+)表现出较好的再生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