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镇低碳生态规划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低碳城镇规划应该以低碳生态为编制理念,按镇域规划、镇区规划两个层次展开,本文对低碳城镇规划进行了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规划强调低碳经济系统和低碳城镇规划理念,从镇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心区城市设计导引和重要项目策划等多个方面对规划策略进行解读:镇域规划层面强调低碳经济园区产业系统、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交通系统、低碳物流系统和扩大碳汇系统等技术应用,总体规划层面注重园区低碳经济系统设计、低碳经济园区整体形态把握、土地利用形式和结构布局、道路系统规划与设计,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中心区城市设计层面强调减少碳排放的规划设计技术运用、注重低碳城市生活模式研究、生活居住社区规划与设计低碳编制技术研究,旨在建立低碳生态型城镇规划模式,为我国的城镇规划发展提供又一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2.
低碳城镇发展的综合路径规划——以獐子岛镇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发展是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本文以大连市獐子岛镇规划项目为例,讨论适合于我国城镇现实发展条件的低碳建设路径及其规划方法,以期对促进城镇低碳建设的尽快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低碳发展是我国城镇应对气候变化影响、保障能源安全、谋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主题。本文以大连市獐子岛镇规划项目为例,讨论适合于我国城镇现实发展条件的低碳建设路径及其规划方法,以期对促进城镇低碳建设的尽快开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于婷婷  冷红  袁青 《城市规划》2023,(6):110-120
县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阵地”,其碳排放总量约占全国50%以上,落实县域城镇减碳增汇任务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空间规划是结构调整式减排的重要途径,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技术能够完善国土空间低碳规划方法体系,在“十四五”阶段指导城镇低碳建设。本文提出了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研究思路及技术路径,从低碳布局、低碳产业、低碳交通、低碳人居和生态绿地五个方面解析低碳规划任务,依托多元回归分析、情景分析、核密度分析、建筑能耗模拟等方法,对应分析低碳规划影响指标、管控要素和碳排放关联机制,以此提出了通用型-地域型县域城镇空间低碳规划技术体系框架,并以长兴县为例进行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6,(7)
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镇建设缺乏针对西北地区小城镇客观现实的规划控制引导与适宜的技术方法措施。文章以甘南小城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镇特质及碳排放特征的分析,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与方法,遵循"低技术、低投入"原则,提出基于气候环境利用的城镇空间规划设计和基于绿色建材推广的地域乡土建筑建造是实现甘南小城镇低碳生态目标的关键策略,进而立足规划实践,结合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在各规划层面建立"目标—要素—方法"导向的规划控制体系,分别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层面提出适宜甘南低碳生态小城镇的规划编制技术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姜秀娟  刘继鹏 《工业建筑》2012,42(7):175-178
"低碳"近年来年已为世界各国所重视。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理念,对老窝镇的低碳概念规划提出自我见解,认为低碳规划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定位、合理的道路交通规划和城镇用地布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以及建筑的低碳规划等。  相似文献   

7.
高琴 《广东建材》2008,(8):195-197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城市规划与建设工作实践,并结合我国现阶段城镇规划发展现状,对城镇生态规划与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城镇生态规划建设的布局原则进行了详细阐述,对城镇生态规划建设的有效保障进行了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归纳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新加坡、巴西、墨西哥等国的相关城镇化规划建设与管理案例进行分析,从国外城镇规划体系、规划建设、规划管理等层面的经验与教训进行梳理、总结,提炼出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有启示与借鉴作用的经验和教训,并提出七点促进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建议:注重协调城乡发展平衡、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镇土地集约利用、全面推进绿色城镇建设、大力推进建设智慧城镇、推动低碳交通体系构建、着力打造特色人文城镇。  相似文献   

9.
建筑新信息     
《建筑技术》2009,40(10):953-955
建设领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启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正式启动建设领域“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工作,重点是以下方面:低碳生态城规划建设、城镇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管理、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城镇防灾减灾、城镇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与地下空间开发、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既有建筑改造成套技术与功能提升、新型建材与废弃物再生利用、可持续住宅区和建筑环境保障、绿色建筑、绿色建材和施工技术与装备、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住房城乡建设信息化应用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宏观层面的规划理念转换和微观层面的规划技术应对两个方面对城镇居住建设规划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我国城镇居住建设规划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碳排放现状和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等方面的问题,并进而从实现低碳城市的规划途径方面,就低碳城市的目标和模式、城市空间结构、土地利用和交通模式等提出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存发 《华中建筑》2014,(12):94-96
该文在对目前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有关中国低碳生态城市的理论框架体系,针对当前很多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实际上并未融入低碳、生态的理念和要素,与传统城市规划并无两样,从发展、规划等方面,以及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编制缺乏整体性等问题,该文首先阐明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内涵和原则,并从区域规划、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等不同规划编制层面对低碳生态规划的要点和发展进行了阐述,最后对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应考虑的重点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以低碳化城乡建设发展为目标的控规指标体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指导城乡土地开发建设的法规文件,城乡低碳化建设要求只有量化为指标并落实到地块开发导则中才能得以实施。如何使城镇低碳生态化发展的要求指标化并落实到建设实施中,是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探索的重点是如何选择将低碳生态化目标分解到开发建设的各地块的指标中,并以强制性指标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完整表达,纳入地块开发的控制图则,并制定奖罚制度,以指导城镇土地开发的低碳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对于低碳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城市规划研究、低碳城市规划政策研究、低碳城市规划治理研究三个方面,国内的研究,则对低碳城市规划研究的框架体系、低碳城市规划编制的探讨、低碳城市规划的实施、低碳城市技术等进行了探讨。以中国当前城市规划的发展实际来看,以低碳为切入点进行理论与体系的构建难于实现,将其理念在城市规划中予以应用则更为现实与可行。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城市迅速发展。越是发达的城市,其人口密集程度越高、工商业发展越快。现代发达的城市往往对能源的消费量更大、依赖性更强。现在各个国家的能源消耗问题与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节能减排等相关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尤其是在城市规划中加入低碳理念是当前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之一,我们在城市规划过程中也开始向节能方向发展。坚持低碳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注重探讨城市低碳理念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分析我国建设低碳理念城市所面临的一些具体问题,有针对的提出低碳理念的城市发展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6.
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交通规划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建设低碳交通是实现我国城市转型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城交通规划案例分析,提出低碳交通规划的体系框架以及各子系统规划的关键性策略,并以广州海珠生态城交通规划为例,探讨低碳交通规划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措施,包括以TOD模式引导城市交通和用地规划整合、构建"公交+慢行"优先的路网系统、构建以轨道交通为核心的绿色公交系统、建设高品质慢行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低碳城市规划——一个新的视野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和规划建设实践进行了回顾和总结,提出低碳城市规划主要应关注城市形态、土地利用、产业发展、能源利用、交通模式、城市建筑等方面,并针对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理论基础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通过30多年来深圳城市规划实践和转型期规划探索,阐述了城市的生态内涵和低碳基础,强调了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城市规划的作用体现在系统性、整体性和全局性方面,决定着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城市规划通过规划编制和规划实施贯彻低碳生态理念,是投资少、见效大、易推广、可持续的最有效方法。低碳生态从规划抓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田家乐 《山西建筑》2012,38(15):17-18
根据低碳城市建设理念,从空间规划、交通规划、产业规划三方面分析如何规划城市以适应低碳城市的建设方针,从而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建设蓝本,达到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