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行了40Cr钢的激光表面淬火试验,观察分析了激光淬硬层的显微组织。试验结果表明:激光淬火预处理可在试验用钢40Cr表面获得0.55~0.65 mm的淬硬层深,激光淬硬层主要由完全淬火区、不完全淬火区与未淬火基材交界区组成。  相似文献   

2.
超声波无损评价40Cr钢显微组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莉  张庆军 《无损探伤》2000,(4):28-29,32
研究了40Cr钢不同显微组织的超声波衰减系数α。实验结果表明,40Cr钢的显微结构与α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αP+F〉αM淬〉αM回;当组织一定时,α值随着超声波频率f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40Cr钢表面纳米化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超音速微粒轰击技术(SFPB)对40Cr调质钢进行表面纳米晶结构层的制备,利用TEM、XRD、GX-71型金相显微镜和TUKON2100显微/维氏硬度计等对表面纳米层的组织结构、硬度以及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SFPB表面处理后,40Cr调质钢表面晶粒细化,形成了随机取向的铁素体和渗碳体纳米晶粒构成,晶粒尺寸达到10nm,纳米层厚度为40μm.纳米晶粒尺寸随着距表面距离的增加而增大,纳米化主要是位错运动的结果.经SFPB处理后,表层的显微硬度提高到526HV,且随着深度的增加,硬度迅速降低,表面的耐磨性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唐彩  陈波 《金属热处理》2020,45(3):174-177
采用光学显微镜(OM)对不同渗氮温度QPQ处理的40Cr钢表面渗氮层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分析,同时进行维氏硬度试验与销盘摩擦磨损试验,获得渗氮层硬度梯度与磨损失重,并观察分析了磨损表面SEM形貌。结果表明,经不同渗氮温度的QPQ处理后,40Cr钢表面均形成了由氧化膜层、化合物层与扩散层构成的表面渗氮层。但随渗氮温度的升高,其渗氮层厚度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4种渗氮温度(580、600、620、640 ℃)下样品有效渗层深度分别为0.14、0.20、0.29、0.26 mm。随渗氮温度的升高,磨损量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620 ℃下达到最低值。4种渗氮温度下磨损形式均以磨粒磨损与粘着磨损为主,但随着渗氮温度升高带来渗氮层厚度与硬度的变化,磨损程度呈现逐渐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利用Gleeble 1500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40Cr钢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10~1 050℃,变形速率为0.1~1s-1,变形量为0.7的热模拟单向压缩试验。分析了钢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该钢在950~1 050℃变形温度下,奥氏体发生了动态再结晶;710℃变形温度下,应变奥氏体加速铁素体析出。  相似文献   

6.
利用Gleeble 1500热/力学模拟实验机,对40Cr钢进行了变形温度为710~1 050℃,变形速率为0.1~1s-1,变形量为0.7的热模拟单向压缩试验.分析了钢热变形组织.结果表明,该钢在950~1 050℃变形温度下,奥氏体发生了动态再结晶;710℃变形温度下,应变奥氏体加速铁素体析出.  相似文献   

7.
对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分布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区组织结构和硬度沿层深明显变化,淬火区中奥氏体呈薄膜状,不连续地分布于马氏体间。除位错亚结构外,在局部地区还出现平行排列的微细孪晶组织  相似文献   

8.
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0Cr钢宽带激光淬火组织和硬度分布进行了较细致的研究,结果表明,激光淬火区组织结构和硬度沿层深明显变化,淬火区中奥氏体呈薄膜状,不连续地分布于马多体间,除位错亚结构外,在局部地区还出现平行排列的微细孪晶组织。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双重淬火工艺对40Cr钢的奥氏体晶粒大小、显微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发现双重淬火促进混晶出现和超高温双重淬火引起第二次淬火时的奥氏体晶粒粗化和产生粗大晶粒的遗传,从而使其冲击韧性下降。并指出,高温淬火引起40Cr钢形成的单一色调的束状马氏体不是板条马氏体,而是片状马氏体的一种新形态—束状薄片马氏体。超高温预先淬火并不能使40Cr钢生成板条马氏体,而只能生成束状薄片马氏体。  相似文献   

10.
40Cr钢复合镀膜处理的组织和滑动摩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40Cr进行复合镀膜处理和滑动摩擦试验,观察了处理后的组织,并对其横截面硬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经复合镀膜处理后形成了表面硬度高、硬度梯度合理的表面强化层;复合镀膜处理比离子氮化的耐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40Cr钢的硬度和耐磨性,采用不同的激光热处理工艺对调质态的40Cr钢进行了表面处理。实验表明,激光功率1000 W,扫描速度6 mm/s,光斑直径4 mm的工艺参数较为理想,并对该工艺条件下的金相组织和硬度分布进行了研究,硬化区厚度约为500μm,表面硬化层硬度显著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文中对调质态的40Cr钢进行了旋转弯曲疲劳试验,采用透射电镜对经过不同的旋转弯曲疲劳试验阶段的试样进行微观分析,并测定了不同疲劳阶段试样内部的位错密度。结果表明:开始时位错从晶界萌生,向晶内扩展,形成亚晶粒组织。随着旋转弯曲疲劳循环次数增加,位错密度逐渐增加,晶内碳化物也发生明显变形以至破裂。建立位错密度与旋转弯曲疲劳之间的数学方程式,旋转弯曲疲劳所引起的位错密度增殖与疲劳循环次数呈线性正比关系,函数公式为ρ=2.0108×108 N-1.914×108,R2=0.98193。研究结果可供无损检测法制订再制造毛坯剩余寿命判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特殊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使T10A和40cr钢在空气炉中实现超塑性压接,压接温度760~780℃、变形速率2×10 ̄(-4)s ̄(-1)、压力50~90MPa、时间5~10min,接头可获得与基材40Cr一致的强度。研究了压接区的显微组织,测定了碳浓度分布。  相似文献   

14.
15.
T10A和40Cr钢超塑压接接头显微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属热处理学报》1995,16(4):52-55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为探讨激光冲击处理对45钢-40Cr钢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对激光冲击前后接头各区域的显微组织、残余应力与显微硬度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焊接接头经激光冲击后,焊缝区原有的马氏体组织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分解为细小的马氏体组织;冲击区域内焊缝区、热影响区以及母材区的残余拉应力都变为压应力,并且焊缝中心处有最大平均残余压应力-395 MPa;激光冲击使接头各区域的硬度值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热影响区附近提高了约60 HV0.3,焊缝中心提高了约40 HV0.3,且其硬度影响层深度都约为0.5 mm。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40Cr钢的端面淬火工艺,研究了φ110 mm工件断面从表层到心部淬火后的组织,并测试了从表层到心部的硬度分布。结果表明:40Cr最佳淬火工艺为淬火3 min后250℃回火;按照此淬火工艺,φ110 mm工件断面淬火后淬硬层硬度为53~55 HRC,半马氏体深度为5~10 mm。在距表面深度超过15 mm后,马氏体消失,显微组织主要为片层状珠光体+先共析铁素体,硬度下降到表面硬度的1/2。  相似文献   

20.
35CrMo钢拉杆显微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35CrMo钢拉杆显微组织中出现的带状偏析、网状铁素体、粗大晶粒等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金相法分析了35CrMo钢拉杆校直出现断裂的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原材料存在带状组织偏析、平镦加热组织粗大、铁素体网状分布等组织缺陷,应在拉杆淬火加热前增加一道正火或退火工序。通过细化晶粒,消除网状铁素体和带状组织,可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